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8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怎麼可能?不是快要出院了嗎?」安寧醫師:父親突然離世教會我,原來善終不是理所當然

《與神同行》(Along With the Gods: Two Worlds)是父親逝世後,我進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還沒看之前就聽說這部電影會讓人流淚,只是我沒想到,引發的情感會這麼濃烈。劇情描述一位正直的消防員金自鴻(車太鉉飾)在火場中意外身亡後,被陰間使者帶領到地獄,一關一關接受7大審判的故事。只有通過7大審判,死者才能夠順利轉世。這7大審判分別是:謀殺、怠惰、欺騙、不公正、背叛、暴力、不孝。

日期:2021-07-15

財經時事

本土今新增23例!Rt值連3周低於1 陳時中:除非有大群聚、病例數才會攀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3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整體在三級警戒期間Rt值連續3周都低於1,相信疫情會持續向下,「除非有大群聚、病例數才會攀升。」

日期:2021-07-12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今28例1死!北市15例最多、新北降個位數 3大市場染疫人數曝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3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日期:2021-07-05

產業時事

逾萬人確診、疫調難落實,高風險族群成疫下受害者 因公染疫難認定 職災補償有等於無?

本土疫情爆發,由於人數增多、疫調混亂,醫護、勞工在難以確認感染源的狀況下,可能無法透過疫調資料舉證自身是因工作而染疫,進而無法獲得職災給付、補助等補償。

日期:2021-06-30

全台防疫報導

10至19歲年輕人有3位重症!皆申請使用瑞德西韋 羅一鈞:雙側肺中、下葉發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有提及0至9歲有出現1位重症確診個案,今(29)日疫情記者會上,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仔細查看該個案發現,該位小朋友只有輕微肺炎,因此修正該年齡層,尚未出現重症案例。不過,羅一鈞提到,10至19歲的年齡層,有出現3位重症案子,並且都已申請使用「瑞德西韋」藥物!

日期:2021-06-29

全台防疫報導

疫苗接種話題夯、疫苗險保單熱銷已逾50萬件! 6家保險公司「疫苗保單」內容一次看

國內疫情有趨緩態勢,但社區中仍有隱形傳播鏈存在,仍大意不得。全國各縣市疫苗開打後,預期未來待疫苗陸續到位,將開始大規模施打,但打完疫苗後猝死的個案頻傳,讓不少長者對於施打疫苗感到不安,影響疫苗施打率。隨著民眾對施打疫苗後不良反應有所疑慮,讓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疫苗險」保單,近期成為保險市場中受到矚目的商品。4月中以來,投保疫苗險的件數已逾50萬件,成為近期大熱門。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4個Q&A看懂Delta變種病毒有多難纏!專家憂秋季恐出現新一波感染潮,接種疫苗能帶來多少保護力?

最早在印度被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株B.1.617.2(命名為Delta),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現蹤」,專家擔憂,Delta變種病毒恐在秋季,引爆新一波感染潮。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疫苗量」也有貧富差距! 全球新冠疫苗仍缺貨,這些「疫苗富國」鼓勵青少年接種引爭議

當台灣與許多其它國家還在為新冠肺炎疫苗數量不足,無法保護醫護人員、高風險族群時,許多「疫苗富國」,像是加拿大、以色列、新加坡…等,卻已經在鼓勵12~15歲的青少年接受接種,引發爭議。

日期:2021-06-09

職場生活

91歲爺爺去龍山寺拜拜不幸染疫...喘不過氣了還「自責自己害了全家人」成臨終最大遺憾

編按:一名每天去萬華龍山寺拜拜的91歲爺爺不幸染疫去世,臨終前仍口口聲聲說著「要回家要回家」,責怪自己染疫才會害全家被隔離。作者陳護理師入行7年,坦言看過很多死亡,但這次特別有感觸,她感嘆,爺爺只是一個住萬華的老人家,每天沒事到廟裡拜拜,他真的沒有錯,沒有錯的人,還在自我反省,那些不知檢點、逃院的、砍傷醫護人員的、霸凌醫護人員的......到底知不知足?懂不懂珍惜?腦袋都在想什麼?

日期:2021-06-03

職場生活

1傳25》土城養護中心爆群聚感染!侯友宜:長照將優先打疫苗 新北172賣場人流管制

新北市土城區某長照機構爆發院內群聚感染,目前已有5位工作人員、20名高齡住民快篩後,呈現陽性反應;新北市衛生局今表示,已立即採取分艙、分流、分層方式,並將快篩陰性者送備援單位照顧,原機構環境全面清消,感染源仍在疫調中。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早市政會議指出,未來疫苗進來長照將全面施打,同時指出172賣場人流管制,落實2.25平方公尺內以1人為上限,及娛樂業停業期間減徵稅負等等。

日期: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