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53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台積電進軍熊本不是美國黑船再現!「三星教訓」讓台日雙方知道:不要跟對手合作

台積電日本JASM廠日前風光開幕,也吸引各國媒體報導,其中有日本媒體以當年美國的「黑船再現」,形容台積電熊本廠對日本的意義。

日期:2024-03-04

職場生活

2024怎樣走出舒適圈?每天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接著再做另外一件,然後再換一件

既然叫舒適圈,離開舒適圈當然讓人不舒服。但這正是我們應該擁抱及接納的作法,而且應該保持下去。刻意製造機會,讓自己盡可能與恐懼面對面。我訪談的每個人都提供類似的建議:每天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接著再做另外一件,然後再換一件。這個辦法讓你足夠熟悉面對恐懼的感受,把恐懼漸漸縮小成為好奇心之旅的一個小角色。我訪談的對象多半都同意,我們因為缺乏自信而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裹足不前。我們降低對自己的期許,覺得自己達不到預期目標;而且習慣和好奇的對象保持距離。我們必須勇於站出來,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如何讓其他人相信我們呢?

日期:2024-02-29

投資理財

發多少薪水給自己?一堂理財課解鎖她2個人生難題

創業之前我猶豫很久,最糾結心頭的問題是:我到底要付自己多少薪水?此時我的師長推我去上一堂《今周刊》理財課叫「周休7日月領7萬」,在這裡,我一次得到兩個人生解答。上完課4個月以來,我創業既心安又扎實,7位老師的提醒都成了我的人生錦囊。

日期:2024-02-28

產業時事

美國直擊〉劍指台積 「不在台灣也能做出最先進半導體」 揪台廠、牽安謀 英特爾強攻代工

在台積電攜手日本政府啟用JASM前三天,英特爾高調舉辦了晶圓代工服務大會,攜手美國政府強調晶片製造實力。英特爾這三年做了哪些改變,藉此爭取客戶青睞?

日期:2024-02-27

產業時事

固守財政紀律自綁手腳 內外循環同步熄火 德國經濟陷衰退 淪OECD墊底國

德國陷入經濟衰退,過往高度仰賴出口、中國市場、嚴守財政紀律等成功方程式,如今都淪為拖累經濟轉型的包袱,「後梅克爾時期」的德國如何找到新出路?

日期:2024-02-27

產業時事

台積電熊本廠光索尼CIS晶片及TOYOTA需求,訂單吃不完!為何連美、德及中國車廠,都關注這新廠?

2月24日,台積電日本子公司JASM舉辦啟用典禮,離進入量產至少還有8個月,指標客戶索尼、車用半導體廠商已排隊下訂單,老神在在對外展現晶圓代工龍頭的實力。鏡頭轉往相隔九千公里之外的美國,2月21日,半導體科技強權英特爾,也宣布了晶圓代工服務IFS的最新進展,AI大咖、Open AI執行長阿特曼親自站台,台積電重要客戶聯發科、過去最大敵手聯電也赫然在列,不難嗅出為了追趕龍頭,火力全開。從美、日兩地兩大現場,看東西半導體巨頭的晶圓代工戰,熱鬧滾滾開打!

日期:2024-02-27

產業時事

專家拆解「習語言」 打破極權統治神話 超派直男習近平 如何點燃美中貿易戰?

剖析習近平弄文操武的「帝王術」,以及中共政權「以誑言掩飾真相」的各式詭辯,讀懂為何台灣和全球必須看清中國,並與之告別⋯⋯。

日期:2024-02-27

產業時事

晶圓代工序曲,超過40年前的經驗分享!科技老將王伯元笑談歷史,回憶IBM、摩托羅拉合作往事

去年11月初,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舉行首屆李國鼎獎頒獎,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獲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夫婦還特地搭私人飛機來台祝賀,蔡英文總統也應邀致詞,大家都推崇李國鼎與張忠謀共同奮鬥的故事,是台灣半導體業在世界寫下領先地位最珍貴的一頁。

日期:2024-02-26

投資理財

為什麼有些人能變成有錢人?30歲前要存到多少錢?檢測你的儲蓄體質:做到3件事,一輩子不再為錢煩惱

編按:作者KURAMA是名擁有財務規畫師證照的上班族。現居東京,曾是月光族的他,靠著只租便宜房子、不買車、不買保險的「8成儲蓄率的精準節約術」,工作第一年就還清近300萬日圓的學貸(約合台幣63萬),4年半後存款已達2000萬日圓(約合台幣423萬),30歲前找回掌控財務與人生的主導權!

日期:2024-02-23

職場生活

國小兄妹天亮睡醒就「寫公文」!公文是啥「答案揭曉」...補習班喊告網友告得成?律師解關鍵

台北市一間補習班在臉書粉專分享一對國小兄妹的日常作息表,兩人每天不到6點就起床,從清晨5點50分到7點10分,都要早起寫「公文」,接著一路學習到晚上11點30分,每天只睡6個多小時,甚至在車上用餐,引起民眾討論。對此,不少人疑惑,國小生要寫什麼「公文」?事實上,指的是「公文式教學」(KUMON),此種教學方式並非台灣獨創,而是源起於日本,是一套強調「自學且進度因人而異」的系統化教材。也因為兄妹的作息表被民眾稱作「魔鬼作息」,該補習班最新發文呼籲媒體與網友尊重父母教育權,並還給孩子一個安心的成長空間,同時說將蒐集證據、委請律師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期: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