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67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保險稅制

停車場小擦撞「產險公司代位求償14K」!施昇輝「沒請律師」上法院:最終僅判4千,他怎辦到的?

開車一旦發生事故,若認為對方保險公司代位求償的金額不合理,該怎麼辦?理財作家、樂活大叔施昇輝分享自己曾與保險公司交手的經驗,他強調,屬於自己的權益就不該放棄,應勇敢爭取,「整個過程會讓你充滿學習的熱情。」

日期:2024-04-15

保險稅制

分紅保單新制7/1上路!「高分紅」話術不可再用….想買保單還有什麼改變?5大重點一次看

金管會11日正式公布分紅保單新規範,明訂分紅機制要透明、不能過度渲染「分紅夢」、不能以高分紅作為宣傳話術,並要求現金流量測試,分紅保單要設區隔帳戶等,7月正式上路。保險局表示,現行正在架上賣的分紅保單,壽險公司要在上路前審視是否符合新制,現行若主約中有意外、醫療等理賠項目,7月要重新送審,或是改為附約。

日期:2024-04-12

職場生活

花蓮7.2強震9死821傷…鴻海豪捐8千萬!還有哪些企業樂捐?壽險受災戶怎麼理賠?

7:58左右花蓮地區發生有感地震,震央位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公里處,地震深度15.5公里、規模7.2,花蓮縣地區最大震度6強,隨後8:11再次發生餘震,地震深度5.5公里,規模6.5。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下午4時30分為止,強震造成9人死亡、821人傷及127人受困,全國建物傾倒部分28件,其中花蓮縣17件、宜蘭縣1件、基隆市2件、新北市8件。全國總災情為1103件,已處理 460 件、處理中 643 件。目前不少企業、名人展開捐款動作,今周刊整理各界善心善舉,以及受災戶紓困貸款。

日期:2024-04-05

產業時事

花蓮7.2強震!華南銀行助企業及個人度難關…地震受災戶本金利息延繳,派員關懷理賠

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華南銀行積極協助受災情影響企業或個人度過難關,在華南銀行的貸款戶緩繳本金利息或展延借款期間,將全力提供寬緩措施。華南銀行表示,如需協助者請洽原承辦營業單位。

日期:2024-04-04

保險稅制

「紅利共享」超誘人 但不保證每張保單能分潤 分紅型壽險如何挑?投保目的是關鍵

標榜「除了享有壽險保障,還能分享保險公司盈利」的分紅保單,近期於保險市場上崛起。究竟買分紅保單之前要特別注意什麼?這類保單比較適合哪一類理財族群?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4月新制整理包/電價調漲11%、房貸利率最快這時候調升⋯823萬車主注意!牌照稅別忘記繳

時序即將進入4月,有哪些和民眾荷包息息相關的新制即將上路呢?最受關注的新電價4月起上路,平均調幅約11%。此外,823萬車主注意,牌照稅將於4月1日開徵。而央行日前升息半碼,各公股銀行的非政策性房貸利率最快在4月2日起反映,調幅多為0.125個百分點。還有哪些新制呢?《今周刊》帶您一次了解。

日期:2024-03-31

產業時事

央行意外升息半碼!對我的荷包有什麼影響?房貸族、存款族、股民與保戶…4大衝擊一次看

中央銀行昨 (21) 日出乎市場意外升息半碼,重貼現率將重回2%,創下15年新高,跌破各界眼鏡。 央行升息對民眾荷包有什麼影響?對存款族是意外之喜,但對借款人、如房貸族來說卻是增加負擔。本新聞網整理帶大家瞭解未來經濟影響。

日期:2024-03-22

產業時事

國泰金48萬股東開心!股利上看1.5元、配發率10年新高…有人解約保單買00940?國壽這樣說

國泰金週五(3/15)舉行法說會捎來好消息,在2023年獲利成長36%的背景下,股利配發率可望衝破40%、創近10年新高,法人估算,今年股利配發金額有望上看1.5元。

日期:2024-03-15

投資理財

00940連師父都搶開戶買…台灣人的錢遠比想像多!謝金河:錢多只能往2條路「ETF規模會續升」

今天打開電視,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元大投信募集的一檔高股息ETF,在FB,Line的群組都po出一張出家人開户的照片,各家電視台都以頭條新聞播出。看到00940的狂熱,今天立法委員紛紛跳出來質詢,央行總裁楊金龍,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都跳出來澆冷水,示意投資人不要激情過度!站在理性投資的角度看,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大家一窩蜂投入,恐怕有後座力。

日期:2024-03-15

保險稅制

超過七成五保戶不知道公平待客原則 恐與權益擦身而過 電訪、網路綜合滿意度評比 富邦皆居冠 國泰、三商美邦次之

《今周刊》首次針對全台2,139保戶以電訪、網路問卷進行「壽險業公平待客原則」消費者認知與感受度調查,並於今天(13日)舉辦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電訪調查發現,竟有75.5%消費者對與自己權益相關的「公平待客原則」表示不知道。另外,在「廣告招攬真實原則」的認知同意度上,有九成以上的消費者同意保險公司廣告應與實際相符,不應誇大詐欺以致誤解,但切身經驗的滿意度則不高,電訪調查僅78.1%表示滿意,網路調查更降到71%。此結果也與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統計有類似現象,統計顯示,在非理賠爭議中,以「業務招攬爭議」相對居高,約占27.6%,主要爭執包括招攬業務的說明使消費者產生誤信。

日期: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