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6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印太經濟架構台灣沒加入會怎樣?重點不在加入群組,能否「私訊美日」才是關鍵!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剛結束上任以來的首次亞洲訪問行程,此次行程除了代表美國將尋求多國結盟來抗衡中國以外,另一個焦點為啟動「印太經濟架構」,以此抗衡中國「一帶一路」的外交戰略。不過,台灣並未在首輪納入印太經濟架構中也引起討論,《今周刊》專欄作家蔡致中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主持的《老謝看世界》節目中表示,相關的協議或架構已有很多個,猶如一個個LINE群組,但重點還是台灣有沒有辦法跟美國或日本「私訊」,因此也不必對此感到過於憂心。

日期:2022-05-30

產業時事

「美國政策沒有改變,變的是中國」 布林肯批北京挑釁:將助台維持自我防衛能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6日發表中國政策演說,有關台灣,布林肯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作為,不支持台灣獨立,期盼透過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

日期:2022-05-27

產業時事

拜登對台政策模糊少了點、戰略意味多了點!去年至今講了3次「保護台灣」,玩真的還假的?

雖然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次亞洲行已落幕,但他在東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對於美國記者提問,美國是否會在中國進犯台灣的情況下採取軍事介入,拜登明確而肯定的答覆,依舊餘波蕩漾,並且引發不少討論,多數的爭議都集中在美國是不是放棄長久以來對台「戰略模糊」的政策。

日期:2022-05-26

產業時事

美國大哥說話了!拜登表態北京若犯台、願用武力捍衛台灣:解放軍持續飛近是在「冒險」

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週一(5/23)在東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美日峰會,會後共同聲明表示,反對單方面改變東海及南海現狀,並強調台海和平的重要性。而拜登也說,如果北京犯台,他願意動用武力捍衛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回應,台灣會持續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並與美國在內的理念相近國家,共同捍衛民主自由的價值、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張惇涵說,台海及印太區域和平穩定,不僅對於國際社會的安全繁榮不可或缺,更是區域內各成員的共同責任。針對拜登發言,路透則是援引白宮官員談話報導稱,美國對台政策並未改變。中國外交部則回嗆拜登,「不要站在14億中國人民的對立面,任何人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日期:2022-05-23

產業時事

英國的「向印太傾斜」與台灣政策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曾表示,如果西方國家沒有兌現支持烏克蘭主權獨立的承諾,衝擊將在世界各地產生迴響,包括台灣和東亞。其聲明直接了當的反應英國對亞洲與台灣政策的態度,雖然強生未表明英國將在短期內改變台海政策,但強生再度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日期:2022-03-17

產業時事

俄國入侵烏克蘭給台灣什麼教訓? 英國經濟大師:北約壞在「這件事」所以美國捍衛台灣 「別再模糊曖昧了」

一直到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第7天,《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Martin Wolf),才終於發表第一篇關於戰爭的評論,文章標題「普丁再次點燃暴政與自由民主間的衝突」和他擅長的國際金融分析,卻有些距離。或許面對紊亂不明的局勢,這位大師並不急著估算短期經貿衝擊,倒想花更多時間思考兩種極端意識形態對撞,對世界可能產生的長遠影響。

日期:2022-03-09

產業時事

不甩中國制裁、吃鳳梨乾挺台灣!從西點軍校學霸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何讓北京恨得牙癢癢?

照片中,身穿軍綠色帽T的男子,雙眼盯著棋盤,似乎正在思考棋局,但他手中拿的,並非西洋棋,而是一包鳳梨乾。搭配這張照片的推特PO文寫道,「身為自由的擁護者,享用一些台灣鳳梨乾。將軍(Checkmate)。」

日期:2022-03-02

產業時事

新民意調查凸顯台灣戰鬥意志及其黨派分歧的趨勢

對美中台三方來說,台灣是否有戰鬥意志來抵抗中國的軍事入侵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議題,事實上中國一直以來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2021年12月下旬,台灣民主基金會發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年度調查發現,如果因為台灣宣佈獨立導致中國武力攻打台灣時,近62.7%的台灣人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而若中國為了統一對台使用武力,近72.5%的台灣人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

日期:2022-02-08

產業時事

「軍公教」概念遺害台灣

「軍公教」三個行業總被歸為一個詞彙、類別,但在各行業中,只有「軍」隨時準備為你我赴死,它需要一個明確的認同,確知為誰而戰;它必須以獨立角色視之,以特別制度對待。

日期:2022-01-19

產業時事

4個不同意「證明台灣不是國際巨嬰」!矢板明夫:國民黨若再不分大是大非,將被選民唾棄

1218「四大公投案」昨(18)日晚間落幕,根據中選會的開票結果,四大公投案不同意票數全數突破400萬票,估計已超過有效票數的一半,代表四案全遭「完封」否決。對於四大公投案皆未能過關,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認為,這「證明台灣不是國際巨嬰」,用理性戰勝了民粹,選擇站在國際社會的這一邊;不過,他也提出,在這過程中有3點值得反思之處。

日期: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