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25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保險稅制

抗通膨又能存老本 美元保單成新寵! 儲蓄型 vs 保障型差很大 注意「這兩大風險」

編按:新台幣兌美元匯率5月13日已貶破29.8元關卡,不少民眾購買美元利變型保單,期待未來保單期滿時,台幣若貶回30元以上,用美元換回台幣有機會賺匯差。再加上美國聯準會後續將持續升息,且幅度可能較原本比預估大,利變保單利率看俏,也讓買氣維持熱絡。不過除了宣告利率,購買美元利變型保單要留意保障內容及相應的內扣保費成本,業者建議,保戶應回歸自身投保目的選保單,才能保本投資,又有實質保障。(原文刊登於2022/2/16,更新時間為2022/5/15)

日期:2022-05-15

保險稅制

全因阿中一句話,防疫保單嚇到全下架!改推9張新保單...但隔離、確診補償「掰了」

國內確診人數不斷創新高,防疫保單太夯,賣到產險公司提前下架,雖然保險局預估,本周有9張新防疫保單改版上市,但產險業者透露,被指揮中心台灣未來染疫率達15%、約350萬人口數字「嚇傻」,面對每天暴增的保單進件量,「不賠死才怪」,下架停售才是「上策」;主管坦言,改版的防疫保單「隔離」、「確診」補償將成絕跡。

日期:2022-04-19

保險稅制

從全人健康照護的體貼之心出發,與女性美力相守

隨著女性意識抬頭,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更在社會各領域取得專業上的傑出表現,不過在顧家拼經濟的同時,女性健康還隱藏許多被人忽視的威脅,根據統計,女性罹患婦科疾病的比例逐年攀升,其中乳癌更是女性發生率的第一位,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風險,要如何投保才最有保障?

日期:2022-03-16

保險稅制

99%的人該保的是「定期壽險」而非「終身壽險」!保險業務員話術下,你必須要懂的3件事

我們這些普通人,請記住:保險是「風險管理工具」,我不認為它應該被當成一種投資工具。保險公司從事的保險業務,而不是投資業務。如果你要做投資,你應該把錢放在股票、共同基金與 ETF上,而不是把錢放在保險公司裡。

日期:2022-03-11

保險稅制

「這年齡層」逾8成都有長照保單 進入超高齡社會,你的保障該這樣規劃!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國發會甚至推估,我國將在2025年進入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的超高齡社的,這意味著青壯年人口的負擔將越來越重,也因此有更多人開始積極規劃起自己的老後生活,也購買長照保單,希望能藉此在退休後能有一定的生活品質。不過,長照與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根據富邦人壽保單健檢系統的數據指出,長照保障比例雖然高達75%,但是,進一步分析其年齡層,發現以45至54歲中壯年群族的投保比例82%最高,也代表這個年齡層的人長照保障相較其他年齡層充足,反映出國人養兒防老的思維已不如過去根深蒂固,面臨屆退階段的他們,更懂得為自己的老後生活多做準備。

日期:2022-02-11

保險稅制

數位工具讓團隊有共通語言 31歲年輕處經理組織經營從「好好說話」開始

業務工作需要能言善道,這是社會大眾對這份工作的既有印象,富邦人壽富北通訊處處經理孫振文笑說:「說話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那是可以訓練的,『學會好好說話』就是我入行的一大契機,還記得當年每天撥打500通陌生電話,現今數位時代讓不同人格特質的人,都有機會投身保險工作。」

日期:2022-01-18

投資理財

我家買房「本來投資變自住」,白白多花400萬:一家四口用10年血淚寫預售屋勸世文

本文介紹,買房的第一件事:先區分用途,自住或者投資?

日期:2021-12-21

產業時事

科技拉升保險服務力! 資深業務員善用數位工具 做到「客戶在哪、服務就到哪」

近兩年來的COVID-19疫情已大幅改變許多人的生活習慣,甚至驅動企業開始加速數位轉型,特別是原先主要以面對面溝通,做為商品行銷推廣方式的保險業務員,也不得不改變現有的銷售作法,開始思考如何用遠距的方式服務並與客戶互動。

日期:2021-12-20

產業時事

「賣的不只是保險,更有一份關懷社會的心意…」 他如何用幾十場公益活動與社區建立連結、進入人群?

富邦人壽富琦一分處經理陳威宇,進入保險業已18年,他早期以店頭行銷的方式開始走入人群,並藉此打下業務基礎。2017年開始更在此基礎上,做起社會關懷活動,密切與地方鄰里交流互動,迄今已辦過五十多場公益活動,讓他與團隊成員化身為多個社區的最佳夥伴,足跡橫跨台北市士林區、大安區及文山區的8個里,並持續努力在各社區內進行社會關懷工作。

日期:2021-12-20

投資理財

每月5000元,該存股還是買儲蓄險?7年存700張第一金達人:用股息繳保費,讓錢幫你賺錢

粉絲提問:不好意思,想請問孫大/孫太(題外話:若是打擾了的話,就請忽略我),實在困擾我了,前兩年在吵說儲蓄險利率要降趴,那時的我還完全未接觸存股/股票市場,想透過儲蓄險的方式存錢,於是108年買了一張10年期月繳2000元,109年買了1張6年期年繳35000元,這樣每個月就是固定存5000元,大大們會建議我將這兩張退掉嗎?

日期: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