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47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投資理財

演藝圈公認「存款最多」的男人!51歲梁赫群2大理財秘招「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自從美國首席理財大師同時也是知名暢銷書作家大衛・巴哈(David Bach)提出廣為人知的「拿鐵因子」(Latte Factor)理論後,不少人將其奉為圭臬、趨之若鶩,作為個人投資或是理財的範本;不過,也出現部分聲音認為,身邊點點滴滴的小錢固然不容小覷,只是如果連喝杯咖啡的生活情趣都被剝奪了,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意思?

日期:2022-02-06

【股科大夫容逸燊】股市診療室

資產配置的重點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30

保險稅制

高通膨、高震盪兩大殺手下 富過N代的魔法棒

隨著財富的逐漸累積,做好長期、可持續性的資產配置,才是對抗市場波動的萬全之策,但該如何做,才能一兼二顧,讓自己樂活過下半場人生,也能夠讓自己辛苦打拼一輩子的寶貴資產,交棒給後代呢?

日期:2022-01-28

保險稅制

親人癌症過世 她體認保險珍貴、投身30年助逾2千人

人生大大小小風險總是來得又急、又突然,保險為的是,當我們面臨事故時,讓生活震盪幅度不至於過於劇烈、難以承受。富邦人壽嘉珈通訊處處經理戴麗美,在她28歲那一年,前夫因為鼻咽癌過世,由於當初沒投保醫療險,導致拖累兩家親戚,協助支付大筆醫藥費;不過,幸好前夫有壽險基本保障,身故後100萬元保險理賠金,才讓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保障。

日期:2022-01-25

保險稅制

2022年贈與免稅額244萬元!長輩給孩子錢要懂的節稅事:這樣做,2年可給子女1176萬元

父母將財產移轉子女要注意!大家都知道每年有贈與免稅額度,今(2022)年贈與免稅額調高至244萬元,但卻很多人不清楚該如何計算。

日期:2022-01-21

保險稅制

疫情拉警報/6款防疫險一表比較 隔離最高理賠5萬元

近日不幸連環爆出確診個案,讓民眾憂心疫情捲土重來,去年大賣的防疫保單商品多為一年定期險,且不保證續保,隨著保單陸續到期,促使民眾開始尋找下一款防疫保單,針對民眾在意的「隔離補償」,好險網整理以下幾款有隔離保障的防疫險供民眾參考,快為自己與家人規劃起來!

日期:2022-01-20

保險稅制

掌握雙十原則、定期險優先 讓小錢也有大保障 年關保單大盤點 小資族如何保好保滿?

預算有限下,小資族投保可以較便宜的定期險、保障範圍較廣的醫療險為主,但要留意保單是否有「保證續保」與最後投保年限,以免屆時失去保險保障,得不償失。

日期:2022-01-19

產業時事

禾馨集團涉詐保數百萬!百警同步搜索5診所 大陣仗嚇壞看病民眾

台北市知名的禾馨醫療集團,旗下5家診所今日同步遭到搜索,刑事局動員百名員警兵分5路,由於陣仗頗大,引起民眾側目。據了解,禾馨診所疑似涉及「詐保案」才遭到搜索。

日期:2022-01-13

保險稅制

投保時「指定受益人」少寫這一項,遺孀100萬元保險金慘被國稅局扣遺產稅

台灣人愛買保單的程度眾所周知,人壽保險滲透率更高居世界第一;然而,投保眉角多,如果沒有掌握好這些眉角,即便買了再多的保險,可能都是白搭!就像你還記得之前買保險時,是否有填寫要保人、被保人及受益人等相關資訊?或是壓根已經忘了是否有指定受益人,甚至有填寫受益人卻不記得寫了誰當受益人……。

日期:2022-01-12

投資理財

年終到手別只顧著花! 1/5先犒賞自己,剩下的「這樣做」才能減輕退休壓力

年終將屆,媒體上又開始傳出不少各家公司「年終獎金」的發放情況,根據求職網調查顯示,今年有58.7%上班族預估將在農曆過年前,領到2021年的年終獎金。其中,年終獎金前五大用途,主要是過半數存起來、孝敬父母長輩、拿來發紅包、投資理財及用來還貸款。對此,全球人壽提醒上班族,退休金的主要來源是自己的儲蓄,建議可善用年終獎金實現短、中、長期的目標,並儘早透過保險規劃啟動退休資產準備。

日期: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