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13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產業時事

國際賽奪36面獎牌 木工名校公東高工陷廢校危機 推校園文創、賣木作 蔡總統愛校拚續命

六十多年前,一位天主教神父在東部偏鄉創立以木工聞名的技職學校,全盛時期達一三○○名學生,近五年卻腰斬剩下五百人,讓這所名校面臨退場危機,它該如何天助自助、翻轉續命?

日期:2023-11-01

產業時事

增加勞工休假天數、降低賦稅…總統大選倒數74天,賴侯柯郭誰提了收攏民心的政見?

2024總統大選倒數74天,選情逐漸白熱化,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獨立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各陣營持續在各地衝刺選情、拉高聲望。10月最受矚目的便是「藍白合」。國民黨與民眾黨從10/14起正式開始「藍白合」磋商與談判,侯、柯雙方不斷隔空喊話,並由柯文哲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10/30展開首度「政黨協商」會談。此外,中國10月下旬對鴻海富士康集團展開稅務和土地使用調查,引發熱議。郭台銘此後減少出席公開行程,僅在10/29出席「北台灣媽祖文化節」活動,但仍持續透過臉書發表政見或時事見解。隨著各總統參選人競選活動強度、密度都在提升,透過各種場合提出各類政見、政策及其看法,《今周刊》彙整總統參選人9月底至10月期間所提各大領域政見或政策,根據時間軸順序整理,供讀者比較參考。

日期:2023-10-31

產業時事

缺工流標、財源不穩 社宅占全國住宅不到一% 八年20萬戶恐跳票 拆解社宅興辦三關卡

居住正義大旗下,藍綠白總統參選人難得有志一同,讓「蓋社宅」成為最大政見公約數,但總統一任僅四年,和興建一棟社宅時間相當,如何永續穩定推動,比喊什麼口號都重要。

日期:2023-10-18

產業時事

國慶前夕驚喜!台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今晨順利升空…第23次執行發射任務

我國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今天上午9點36分在法屬圭亞那,搭乘亞利安公司的織女(VEGA)號火箭升空,這也是該火箭第23次執行發射任務。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均至太空中心觀看直播,現場氣氛緊張,倒數15秒後,最終火箭順利發射,太空中心升起一片歡呼,獵風者衛星54分鐘後將開始與火箭分離,開始執行任務。

日期:2023-10-09

產業時事

總統大選倒數百天,NHK專訪賴清德:「所有努力都在避免戰爭」…台灣被侵略,下個受影響是日本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專訪時表示,國際社會愈團結、愈有準備的話,中國發動戰爭、「台灣有事」的機會就變少。他說:「我所有的努力都在避免戰爭、穩定台海、確保世界的和平,這是我的目標。」

日期:2023-10-06

產業時事

美國政府關門倒數2hr,眾院、參院接連通過臨時支出法案!到11/17無虞,對烏援助將中斷

今周刊編按:就在美國政府10/1倒數3小時關門前,美國眾議院以335票對91票,通過共和黨籍眾院議長麥卡錫提出,旨在讓政府持續運作45天的支出法案。CNN報導,隨後送參議院後以88:9表決通過,在11/17前聯邦政府不會停擺。在眾議院、參議院接連通過法案後,將送交總統拜登辦公室,據了解他週末仍留在白宮,就是為了臨時支出案送進來就能立刻簽署。這項臨時支出法案,保障美國政府延長運作45天至11/17,同時提供160億美元救災資金,但不包含對烏克蘭提供援助資金。

日期:2023-10-01

產業時事

台灣經濟別像滾輪上的倉鼠

追求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成長,可能是今天讓我們陷入「匱乏」的主因。到頭來,台灣就像滾輪上的倉鼠,忙個不停卻獲益有限……。

日期:2023-09-20

投資理財

「內憂外患」夾擊 估值低或成投資吸引力 中國拚救市 陸股ETF現築底跡象

原先備受預期能扛起疫後全球復甦動能的中國,在內需信心不足、青年高失業率、地方債務風暴、供應鏈外移等「內憂外患」夾擊下,成了一具失靈引擎。

日期:2023-09-20

產業時事

北京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即將揭曉,ECFA讓利恐叫停,台灣該怕嗎? 兩岸貿易戰   —全解析—

(今周刊1395)今年4月,中國對台灣發動貿易壁壘調查,伴隨「終裁日」的臨近,不少人士憂慮,中國或將對台祭出貿易制裁,甚至在最極端情況下,全面終止行之有年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究竟,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的下一步是什麼?如果中國發動貿易制裁,對台灣產業的可能衝擊為何?台灣政府和企業,又能如何「趨吉避凶」?

日期:2023-09-13

投資理財

今周重磅》鑽石生技(6901)抽籤能賺2.4萬,申購倒數!蘋果iPhone 15亮相、還能當台股救世主?

台灣首檔生技創投公司鑽石生技(6901)開放新股抽籤,周一(9/11)將截止,承銷價40元,抽中有望現賺2萬4000元。只不過,創投與公司行號不同,看的是鑽石生技投資的新創公司市值,所以要投資人要留意的是經營者投資眼光。當蘋果(AAPL-US)秋季發表會前夕,台股投資人都會期待「一顆蘋果拉台股」的光景,只是這次發表會前夕,蘋果股價暴跌,1周來市值蒸發近2000億美元。今年iPhone 15還能再當台股救世主嗎?

日期: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