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8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財經時事

動作的專家 淪為「高級作業員」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物理治療師淪為代操機械的工人,真正專長難發揮,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日期:2018-11-28

財經時事

【專題】救人與過勞陷入兩難...醫師爭納《勞基法》求救:誰來照顧我們?

「你是因為內心的召喚,而非商業目的,投身這項專業。所以你會隨時為身邊的人們自我犧牲、奉獻,付出愛與溫柔。」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奧斯勒(William Osler)這句話,道盡了醫師為病患奉獻的天職。但在號稱「醫療王國」的台灣,已有一批醫師,憂心高壓過勞的工作環境,讓他們無法在堅守醫師誓詞的同時,維護自身健康,因此要求被納入《勞基法》,獲得法律保障。

日期:2018-11-15

財經時事

【誰來照顧醫護之五】醫師為何爭納勞基法?「這個」成最大關鍵

然而,台灣醫師過勞是事實,建立在醫護人員血汗上的便宜醫療,也讓醫師的專業光環逐步黯淡。

日期:2018-11-08

產業時事

策略投資與國際行銷的人才荒

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核心問題在於人才與資本的國際化不足,如何透過與歐美日各國合作,將人才引進來、送出去,將是台灣最迫切的課題。

日期:2018-10-24

職場生活

別讓醫師過勞 四藥方有解

在討論如何改善醫師工作環境之前,應該先掌握一個關鍵數字:六十五。

日期:2018-10-03

財經時事

醫師爭勞權 從不是為自己

編按:對於醫師究竟應否適用《勞基法》,醫界內部意見呈現高度分歧;而執業年資,恰好是區分贊成與反對陣營之間,最為清晰的一條界線。部分要求合理權益的醫師,認為「醫界大老」難以從第一線從業人員的視角,看待醫療環境問題;許多資深醫師則因為「我們以前都是這麼走過來的」,而無法理解改善醫師勞權的訴求。

日期:2018-10-03

財經時事

台灣醫療新危機如何解 誰來救命?

「你是因為內心的召喚,而非商業目的,投身這項專業。所以你會隨時為身邊的人們自我犧牲、奉獻,付出愛與溫柔。」「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奧斯勒(William Osler)這句話,道盡了醫師為病患奉獻的天職。但在號稱「醫療王國」的台灣,已有一批醫師,憂心高壓過勞的工作環境,讓他們無法在堅守醫師誓詞的同時,維護自身健康,因此要求被納入《勞基法》,獲得法律保障。寄望於《勞基法》,或許不是現階段的最佳解答,但來自醫界的求救信號,不容輕忽。若不正視第一線醫療人員的艱困處境,被兩千三百萬台灣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優質醫療體系,終將無以為繼,逐漸崩壞。

日期:2018-10-03

保險稅制

投保醫療險比例年年高 小心留意醫療險新制4月起取消「復效等待期」

在現行的健保制度下,民眾濫用醫療資源的情形時有耳聞!根據衛福部統計,105年全台門診、住院(含急診)人次多達6.3億人,健保支出超過新台幣200億元,台灣最為人樂道的健保制度,因為看病方便又便宜,上醫院、看醫生就像是逛賣場稀鬆平常,尤其是急診「亂象」更是突顯出長期醫療資源的過度浪費,「輕症患者不斷湧入,反而讓有急迫需求的重症患者一位難求……」;儘管醫療資源的浪費為人所詬病,但是可以看出一般民眾與醫療院所往來密切,加上近來自掏腰包看病及投保醫療相關保險的比率逐年增高,小花平台提醒你,及早做好妥善的醫療規劃是有其必要的,日後才不致因為醫治而拖垮全家生計。

日期:2018-08-27

產業時事

中國施壓台二度無法參與WHA 蔡英文宣布捐WHO百萬美元

今年台灣再度無法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但總統蔡英文今接見「世衛行動團」致詞時表示,儘管台灣無法參與WHA,但台灣有決心為世界衛生貢獻,宣布捐100萬美元給世界衛生組織(WHO)作為對抗伊波拉病毒的基金。

日期:2018-05-26

競爭力

「為什麼陸生都這麼用功?」陸生來台拚博士:台灣年輕人後路太多,可以轉學、轉系、延畢…

台灣與香港一樣,許多大學高比例師資都受過完整且嚴謹的西方教育訓練,惟相較之下,中國大陸學生若選擇到台灣念書,無論學費或食衣住行花費,都要比直接到歐美留學便宜得多,所以來台灣念書很大程度上是前進西方世界的「近路」。

日期: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