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品味人生

缺「鎂」症狀:易怒、抽筋、心律不整族群易猝死!含鎂花生、杏仁4食物遠離發炎、糖尿病

我們都知道鈣對人體的重要性,但其實鎂這種礦物質在人體內也具有相當重要的生理功能。鎂是人體細胞內含量超過鈣、排名第二多的陽離子,鎂參與體內多種酵素所進行之生化反應,包括能量代謝、訊息傳遞、細胞膜穩定性及神經傳導等等。

日期:2019-10-09

職場生活

癌症是紅肉、糖害的?美醫學期刊:每天必吃2種食物,遠離大腸癌、肥胖

20230402編按: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今(4/2)日驚傳已在3月28日癌逝,享壽71歲。他曾於2014年罹患咽喉癌,抗癌6年病情緩解,但2020年又罹患直腸癌,當時他透過臉書與官網宣布此一消息,表示將會「與癌共生」,依舊會持續音樂創作。未料抗癌多年,坂本龍一仍不敵病魔,留下《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 、《小活佛》和《神鬼獵人》等知名作品傳世。大腸直腸癌是日本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女性則僅次於乳癌,在台灣也有同樣情形,國人大腸癌發生率更是高居世界之冠!究竟要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呢?來看這則報導。(原文刊載於2019/10/9,更新時間為2023/4/2)

日期:2019-10-09

品味人生

為什麼姊妹都罹乳癌?醫師:7種人乳癌風險高,有家族史更要注意

乳癌是女性的頭號殺手,具有乳癌家族史的民眾更要提高警覺,二等親以內都要特別注意。除了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之外,一定要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早期乳癌的存活率相當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日期:2019-10-09

幸福熟齡

連營養師都在吃:專業營養師證實10大最抗老食物,減肥、降低癌症風險最有力

人要活得好,就要活得健康!專業營養師證實10大最健康食物,除了幫助減肥外,也降低癌症等許多疾病風險。讓中年後的你,成功減肥、並遠離癌症等疾病的侵擾,給自己最快樂的第二人生!為了防止體內過多自由基傷害身體,身體內天生具有許多不同的抗氧化酵素,例如過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麩胱苷肽過氧化酶等,這些都是人體天然的抗氧化防禦系統。除了人體內自然生成的酵素可以幫我們清除過多且失去控制的自由基外,日常飲食中,也有許多天然食物也可以幫我們一起抗氧化喔!

日期:2019-10-09

產業時事

超過六成茶飲品牌都愛用  台灣飲料隱形高手-達鑫機械

來到位於南投草屯鎮郊的達鑫機械,兩名來自土耳其的老外正全神貫注盯著經理謝昀倫示範操作粉圓成型機,看著一顆顆小巧渾圓的珍珠(Tapioca)從篩網咕嚕嚕滾出來,當場煮熟試吃,大讚:「Very good!」決定買回去好好研究。他們慕台灣珍珠盛名遠道而來,輾轉找上達鑫機械,除了一嚐珍珠美味,更為準備擴展土耳其當地的飲料事業。他們說,來之前便四處打聽過了,業界對達鑫產品品質十分肯定,不易故障也不大需要維修,「這對國外業者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日期:2019-10-09

品味人生

不沾鍋竟會致癌?化學博士1秒破解,但提醒少碰這4種食物

不沾鍋的塗層可能致癌嗎?不沾鍋是一個統稱,使用這種鍋子時,炒菜時較不易燒焦,也可以節省烹飪用油。一開始是杜邦公司(DuPont)以鐵氟龍(Teflon)塗層的不沾鍋打響這個名號,因此許多消費者便將不沾鍋與鐵氟龍畫上等號。不沾鍋的使用過程可能產生「全氟辛酸PFOA」,這種物質也曾經被發現,出現在某些披薩盒、微波爆玉米花紙袋、速食店漢堡和炸物的防油紙袋中,提醒民眾注意。

日期:2019-10-09

品味人生

90%胃癌患者,都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注意胃癌7個危險因子

高達九成的胃癌患者都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提醒民眾平時應注重飲食衛生、多吃新鮮蔬果,並且少吃煙燻、醃漬、過辣、過度刺激的食物,遠離胃癌威脅。

日期:2019-10-09

品味人生

年紀大、代謝慢,身上容易有異味?護理師4招改善「老人味」,清爽又自在

引起老人身上異味的主要原因,是當年紀逐漸邁入老年後,皮脂腺功能逐漸退化不平衡,四肢與身體的皮膚出油少、呈現乾澀;但臉部、額頭、頭皮和胸前等部位的皮脂腺卻會大量分泌油脂,經氧化後形成不飽合醛,容易產生一種「油膩」的味道。

日期:2019-10-09

幸福熟齡

「殺人兇手!都是你們害死爸的...」2例子告訴我們:家裡面誰最笨?付出最多的人最笨

總是為家裡付出,照顧弟妹、孝順爸媽;人到中年,成為父母的照顧者,不料卻被兄弟姊妹辱罵:「殺人兇手!」照顧者付出了一大半輩子,奉獻的熱忱瞬間冰凍至極。付出照顧被視為理所當然,沒有換來群起的掌聲,而是無情的責備。心裡面哀號:「我這麼努力付出照顧,到底是為了什麼?」家裡面誰最笨?一面倒付出照顧最多的人最笨...

日期:2019-10-09

品味人生

腦神經外科名醫高明見,大推2招遠離中風!不失能不臥床,人生下半場更快樂

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名譽教授高明見,是台灣權威神經外科醫師,更是開顱手術的先驅。近幾年,他致力於推動腦中風防治,提醒民眾加強控制三高,並呼籲政府重視心律監測、頸動脈超音波這2項篩檢,以降低中風的發生率、致殘率,減少失能與臥床,樂活人生下半場!

日期:201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