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95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郭台銘訪美/他說國家領導⼈應打造台灣成科技島,⽽非彈藥島 「若能掌握台灣資源,必妥善運⽤,投資年輕科技⼈才」

現年72歲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台灣時間周三(3/29)晚間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台灣同學會交流時,對於未來台灣發展的提問表示,鑑於近年美中局勢⽇趨複雜,國家領導⼈應該要運⽤優勢,把台灣打造成科技島,⽽不是彈藥島。他也說,根據⾃己在產業界50年經驗,「年輕⼈才應是政府真正必須投資、栽培、關懷的對象。據我了解,留學⽣中有很多科技⼈才,需求都沒有被滿⾜。」「如果有⼀天我能掌握台灣資源,⼀定會妥善運⽤,並投資在年輕科技⼈才⾝上,並建⽴⼀個適合發展的環境。」

日期:2023-03-30

產業時事

國道7號等了15年!1357億經費中央霸氣埋單….歷經10年環評,預計「這年」通車

地方期盼15年,行政院正式核定國道7號,全額補助與興建,總經費約1,357.9億元,未來高雄市區東側將新增1條南北向高速公路,提供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便捷聯外道路,自小客車能有效與大貨車分流,降低行車風險;路線由小港南星路一路往北至國10仁武,114年動工,119年完工。

日期:2023-03-24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安全、可靠、舒適、便捷、環保 台中捷運 以心貼心的好鄰居

身為台灣第五座擁有捷運的城市,台中捷運於2021年4月25日正式通車,如今即將迎來通車第二週年,2年來不斷以創新與創意,誓言要成為台中市民的好鄰居。「好漂亮喔!」小朋友在進入捷運車廂之後,望著清爽的蘋果綠與柔和的粉紅色座椅,以又柔軟又驚喜的語氣說著。而這也正是台中捷運想呈現給大眾的第一印象——溫暖、清新又舒適。這條在疫情下營運誕生的捷運線,雖曾有過低谷,卻未曾退卻,想方設法擴充便捷性,期待對民眾而言,不單單只是交通工具,也能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日期:2023-03-10

產業時事

65歲龍巖創辦人李世聰腦瘤病逝...昔談殯儀館讓人怵目驚心:「我要當殯葬業的台積電」

龍巖集團週三(3/8)發出聲明指出,65歲創辦人總裁李世聰於3/8上午安詳離世,遺愛人間,家屬、子孫等陪同在側,圓滿人生最後旅程。據了解,李世聰是在2020年11月罹患腦瘤,為了安心對抗病魔,當時62歲的他提早安排女兒接班,由Kelly Lee 扛起接掌龍巖集團的重任。 龍巖集團指出,總裁一生推動生命產業改革與發展,引領產業創新,樹立業界優良典範,龍巖人將秉持總裁精神理念,繼續提升生命產業服務。 有關治喪事宜正進行籌備中,龍巖集團感謝各界。今周刊曾於2013年專訪李世聰,當時他所經營的龍巖集團,是世界排名第三大生命禮儀服務公司,他更首度被《富比世》雜誌列為台灣第四十一大富豪。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13/12/12,更新時間為2023/3/8)

日期:2023-03-08

今選頻道

龍巖創辦人李世聰腦瘤病逝,享壽65歲...昔談殯儀館讓人怵目驚心:「我要當殯葬業的台積電」

龍巖集團週三(3/8)發出聲明指出,65歲創辦人總裁李世聰於3/8上午安詳離世,遺愛人間,家屬、子孫等陪同在側,圓滿人生最後旅程。據了解,李世聰是在2020年11月罹患腦瘤,為了安心對抗病魔,當時62歲的他提早安排女兒接班,由Kelly Lee 扛起接掌龍巖集團的重任。 龍巖集團指出,總裁一生推動生命產業改革與發展,引領產業創新,樹立業界優良典範,龍巖人將秉持總裁精神理念,繼續提升生命產業服務。 有關治喪事宜正進行籌備中,龍巖集團感謝各界。今周刊曾於2013年專訪李世聰,當時他所經營的龍巖集團,是世界排名第三大生命禮儀服務公司,他更首度被《富比世》雜誌列為台灣第四十一大富豪。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13/12/12,更新時間為2023/3/8)

日期:2023-03-08

職場生活

花4年力推動物福利、催生家樂福「透明吐司」!蘇小真:我要走出去,把更多認同價值的人帶進來

一名顧客拿出手機掃描「透明吐司」包裝上的QR code,螢幕上出現的影片,是這條吐司的原料來源之一、乳牛們的日常生活。透過影片可看出,牛刷抓背、柔軟牛床,以及良好的散熱降溫設施,都有助滿足牛的需求、安撫其情緒。消費者在購買吐司的同時,也能了解,作為原料供應者的乳牛,是如何被友善對待,讓隱含在食物背後的動物福利理念,獲得彰顯。

日期:2023-03-07

財經時事

情殺分屍頻傳!醫:別把暴力與精神疾病畫等號

今周刊編案:28歲香港名媛蔡天鳳疑似因為與前夫一家有金錢糾紛,2/21驚傳失蹤、2/24發現時已遭分屍殺害,據香港媒體報導,失蹤多日的蔡天鳳前夫準備在碼頭搭船潛逃時,遭到警方以涉嫌謀殺拘捕,而前夫全家3人也涉嫌重大已逮捕到案。香港駭人聽聞的分屍案,讓人聯想到台灣也曾傳出多起因感情、房產、財產等糾紛殺人甚至分屍的社會案件,一度引起民眾恐慌,也常將暴力事件與精神疾病聯想在一起。但精神疾患的暴力風險真的比較高嗎?(原文刊載於:2018/05/29 更新時間:2023/02/25)

日期:2023-02-25

產業時事

台積電美國擴廠內幕》中鼎董座:成本遠超出預期...客戶第一次看到建廠報價單直接說「你瘋了嗎?」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2-24

產業時事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

產業時事

翻轉市場派罵名 他入主三陽 從屢遭質疑到銷售冠軍 三陽吳清源九年逆襲路

成立超過六十年的三陽工業,曾以SYM品牌寫下海內外銷售佳績,風光一時;但隨著家族接班挑戰與財務危機,爆發經營權之爭,九年前交到開發商背景的吳清源手中。這位年逾六旬「最強市場派」老董,信守當年入主承諾,一步步率三陽機車重返榮耀。

日期: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