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43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房價高漲、產業升級不力...「14A總裁彭淮南」掌權20年種下禍根?這些年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多少代價

編按:什麼樣的一本書,還未上市就引起整個金融界熱烈討論?央行前任總裁彭淮南頂著「全球唯一14A總裁」光榮退休才3年,近日由央行現任理事陳旭昇、李怡庭,前理事、台大經濟系退休教授吳聰敏,3位前後任理事合著新書《致富的特權:20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劍指擔任央行總裁20年的彭淮南,抨擊這些年來,台灣房價高漲、人才外流、產業升級不力,都跟央行政策脫不了關係。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更為本書寫了推薦序,陳南光指出央行必須做出制度上的改革,央行應是一個介於政府機構與研究單位的綜合體,不僅組織與運作上應更加靈活有彈性,在面臨新的總體金融與經濟情勢挑戰時,有發現問題、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並自我調整的能力。「主要國家的央行在面臨國際經濟與金融情勢的鉅變時,總會大膽地調整政策目標、啟用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或重新思考貨幣政策架構,必要時進行組織結構的大幅變革。要能做到這點,央行必須有札實的研究團隊與更具彈性的組織架構與人力配置,以及應對制度變革與制定長遠計畫的能力,才能因應未來各種挑戰。」媒體上經常出現美國聯準會或是臺灣中央銀行的新聞,但是在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央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新聞中利率的升降、匯率的升值或貶值、貨幣的供給,這些看似抽象的貨幣政策調整,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絕對超過你我的想像。臺灣房價之所以如此高漲,就跟央行20年來一直維持低利率有關。而長期壓低新臺幣匯率,雖然對於臺灣的出口貿易或許曾有助益,長期而言卻也導致產業升級不力的後果,對經濟體質有負面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背後的道理是什麼?本書用簡潔的篇幅,提供外行人也能輕鬆看懂的解說,讓大家瞭解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多少代價。

日期:2021-04-06

投資理財

「白飯理論」選保單,3類險種別急著買

達成存錢的第一步:對數字有感。當你對數字有感後,下一步就應該是,不為「錢」所困。因此事先擬定預算、妥善分配每筆資金用途,就不至於在面臨資金大額支出時感到措手不及。

日期:2021-03-24

投資理財

比台積電更好的選擇!他44歲提早退休,「穩賺投資術」年賺18%:像定存一樣安心又賺更多

我接下來要顛覆大家一個觀念,那就是目前股市中,真的有可以「長期」穩賺不賠的股票。如果你想追求「短期」穩賺不賠,那就是阿湯哥演的「不可能的任務」了。

日期:2021-03-22

保險稅制

儲蓄險已經到期,利率才2.5%,該解約投入股市嗎?過來人的3大反對理由

為存到人生一桶金,許多人趁年輕開始學習投資理財,最常見的莫非是儲蓄險、股票、基金等方式。

日期:2021-03-18

投資理財

解約儲蓄險,300萬All in兆豐金?500張金融股達人:一條公式算出「能賺不易賠」進場價

兆豐金股價最近表現不錯,有些散戶看到上漲就想重壓進場,昨天就有位讀者跟我說,他解約儲蓄險,加上手邊一筆閒錢,加起來大概300多萬,要存股兆豐金,現在已經買進19張了。(原文發布於2021-03-17)

日期:2021-03-17

財經時事

年輕車主很有愛!全額貸買BMW重機 網友:前兩年都在繳息、當房貸在背的男人

「年輕氣盛,百萬重機不是夢!」台中重車車行「兆豐車業」日前於臉書PO出一張照片,內容感謝一名桃園車主,向該車行購買價值台幣108萬BMW S1000RR重機,「全額貸超低月付84期!」換算下來貸款全數繳清需要7年的時間,貼文底下引起許多網友熱論。

日期:2021-03-15

投資理財

儲蓄險改存股好嗎?他憂小錢「放大」不成反死「股底」 存股不敗教主曝避險心法

儲蓄險雖然投資報酬率未必比股票來得高,但風險相對低,不少人透過儲蓄險累積第一桶金。近期一名網友表示,想要把已繳滿的儲蓄險解約改做存股,猶豫不決遲遲無法下手,許多網友聽聞以後驚呆,急喊千萬別衝動,還有另一種方式存股會更划算,而有存股不敗教主之稱的陳重銘,也曾針對想要操作存股的小資族提出建議。

日期:2021-03-12

投資理財

學生時去郵局定存5萬塊,就覺得自己更懂理財...他25歲存到100萬剖析:ETF其實很適合2種人

新生代理財投資YouTuber李勛 SHIN LI,從大學時期每月零用錢5,000起,就存下20 萬;出社會後,沒進公司上班、沒有固定收入,藉著理財技巧,卻能賺多存多,25 歲成功達標百萬存款。沒有富爸爸、也非財經背景出身的他,想把這樣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透過投資理財讓人生有更多的選擇,且必須要身體力行才有機會達成。

日期:2021-03-12

保險稅制

夫妻贈與不是免稅,怎麼竟被國稅局連補帶罰?400萬保單要保人改配偶案例...節稅你要懂4件事

一位民眾生前將4張保單的要保人全部變更為配偶,死亡後配偶沒有將保單價值納入遺產稅申報,國稅局抓出並開罰。

日期:2021-03-09

保險稅制

勞保年資不滿15年退休金泡湯?內行人一招請領「雙年金」 每月創造穩定現金流

吳姓民眾於65歲屆齡退休時希望申請老年年金給付,但年金給付的要件為「勞保年資需滿15年」,吳姓民眾直到申請前發現自己的勞保年資只有12年,以為自己無法申請老年年金給付。

日期: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