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15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台積電高雄廠沒要撤出!魏哲家親解「決策關鍵」…全年資本支出不變、第二季財測目標揭曉

今周刊編按: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召開法說會,總裁魏哲家表示,由於半導體供應鏈庫存庫存去化時間較原預期長,下修對今年產業與台積電營收預估,美元營收由微幅成長下修至衰退1-6%,但仍優於產業平均。今年半導體除記憶體外的產業營收由原預估的下滑4%修正至下滑 4-6%,晶圓代工產業由衰退3%調整至衰退7-9%,台積電今年美元營收由微幅成長下修至下滑1-6%,但仍將優於產業平均。至於第二季財測合併營收152億美元到160億美元,若以美元匯率30.4計算,毛利率介於52%-54%,今年資本支出維持320億到360億美元。第1季營收167.2億美元達標,毛利率56.3%超越目標並優於市場預期,稅後純益2069.9億元台幣,季減30%,每股純益7.98元亦優於市場預期。至於高雄廠投資部分,魏哲家表示,台積電會持續投資台灣,高雄廠將會彈性調整,但並非外傳的撤出,而是把28奈米改為更先進製程。魏哲家說,台積電在日本也有28奈米廠計畫、還有南京廠、歐洲部分,為避免過多產能,加上市場變化太快,所以高雄應該不用再做28奈米廠,這是經濟上考量最好的選擇。他表示改成做先進製程,也就台積電目前還很缺的產能,而且高雄和台南很近,可以互補、更有彈性。

日期:2023-04-20

產業時事

「台版晶片法」三讀過關,研發費25%可抵營業稅!影響產業有多深?一文看懂除台積電還有誰受惠

立法院會周六(1/7)三讀通過有「台版晶片法案」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及第72條修正草案,未來半導體、5G、電動車等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研發費用的25%以及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等支出的5%,皆可抵減當年營所稅。條文施行期間,自民國112年1月1日起至118年12月31日止。 重點說明如下:一、適用對象不限產業別,只要在國內進行技術創新且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符合適用要件者均得申請適用。二、適用要件包含當年度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且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即112年度有效稅率應達12%、113年度起應達15%,但113年得審酌國際間施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情形,報請行政院調整為12%,以給予我國產業緩衝期。三、符合適用要件者,得享有前瞻創新研發投資抵減,當年度抵減率為25%;購置用於先進製程之設備投資抵減(金額亦須達一定規模),當年度抵減率為5%,支出金額無上限。二者合計的抵減稅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50%。四、施行期間為自112年1月1日至118年12月31日止。相關適用企業以及名詞定義,經濟部將與同財政部協力,於6個月內完成。

日期:2023-01-07

產業時事

力積電銅鑼新廠只做到28奈米 未來如何因應大廠夾殺?黃崇仁對3D IC超有信心 因為力積電有「這」法寶

力積電(6770)耗資3000億台幣的銅鑼新廠,也是台灣最新一座12吋晶圓廠P5,在周四(2日)舉行啟用典禮,惟該廠將建置55、40、28奈米製程,最新的製程只有到28奈米。面對部分晶圓代工同業同步進攻7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連晶圓代工二哥聯電(2303)都將與英特爾共同開發12奈米製程,未來力積電的贏面在哪裡?對此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認為,隨著3D IC當道,先進封裝技術成為主流,未來邏輯晶片與記憶體共同堆疊將成為趨勢,而在全球晶圓代工業者中,只有力積電同時具備邏輯晶片及記憶體的技術,這就是力積電的利基。

日期:2024-05-02

投資理財

台積電Q1獲利飆破2000億、全年營收更可望超標! 魏哲家:產能一路吃緊到年底 「這兩類」產品旺到爆

台積電再度震撼市場,不僅今年第一季財報破表,全年營收更有機會超標,這意味先前外界擔心,烏克蘭戰事或中國生產重鎮封城的變數,並未明顯左右台積目前的經營表現。不僅如此,3奈米製程(N3)將如預期在今年下半年量產,加強版的N3E也有機會提前投產;至於下一代的2奈米製程則預計2025年投產。當然,未來台積電並非一切順風順水,總裁魏哲家指出,半導體生產設備交期拉長,已經同時影響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雖然還不影響2022年台積產能,但對2023年影響還是未知數,管理層正與供應商全力解決。

日期:2022-04-14

財經時事

台積電5奈米是吃電怪獸 比28奈米多一倍! 「護國神山」如何愛地球 還讓螢火蟲成最佳證人?

台積電(2330)是台灣科技業象徵,也是全球晶圓代工霸主,只是隨著製程精密度愈來愈高,先進製程的耗電量也節節升高,讓台積在台南科學園區的5奈米製程產線有了吃電怪獸的外號,3奈米製程估計用電量更有過之無不及。台積電堅持根留台灣,為了節能環保愛地球,2016起訂定自主節能目標,2016至2019年累計每年節省12億度電,中期目標是到了2030年,每年節電50億度,相當於半個台電核一廠的全年發電量!台積也承諾,2030年全公司將有25%廠房、100%的非生產用廠房使用再生能源,並在2050年底前全球營運據點都100%使用再生能源。

日期:2020-11-16

產業時事

台積公司綠建築為本、綠色管理為用,致力於環境永續

台積公司晶圓十二廠六期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積公司先進製程研發廠。自規劃之初,即納入台灣EEWH及美國LEED-NC二個國內外重要綠建築認證標準,全面選用高效率供電系統設計及設備,建立節能的綠色體質。在運轉營運階段,不僅嚴格執行公司的各項節能措施,為有效確保各設施的節能績效,也依據國際能源管理標準建置並通過ISO50001認證。2015年,台積公司晶圓十二廠六期節省的電力約2,450萬度電,此電量相當於1.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等於35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碳吸附量,成效顯著。

日期:2016-12-10

產業時事

張忠謀33年前創業大家都唱衰 這家「武林盟主」幫了他一把 如今意外讓台積飆上435元新高

台積電(2330)股價連續兩天飆高,今(28)日更一度衝上466.5元新天價,最大「助攻」就是美國半導體霸主英特爾上周透露7奈米製程卡關,且執行長史旺(Bob Swan)首次鬆口提到,公司考慮將部分產品委外生產。其實在30多年前台積電創業伊始,當時已是半導體業「武林盟主」的英特爾,曾幫過台積電一把,是台積成立後第一家大客戶、台積的長期技術標竿,也為台積日後爭取市場主流客戶奠下基礎。沒想到風水輪流轉,30多年後台積電躍升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不僅先進製程投產的進度超越三星及英特爾等主要對手,甚至可能成為英特爾7奈米製程卡關後,最需要的救星。

日期:2020-07-28

財經時事

傳美國再洽台積電設廠 為何背後是軍方使力? 故事要從15年前說起

紐約時報25日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美國國防部擔憂美中貿易戰若持續下去、甚至升高,未來恐不利美國持續取得需要先進半導體製程的軍事用途晶片,因為16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產能,大多都不在美國本土,因此美國政府持續與多家半導體業者洽談在美國設廠,包括台積電在內。 若消息屬實,台積電赴美設廠議題可能已超越商業經營面的考量,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紐時訪問時強調,在美國建廠一大問題在於資金,因為在美國經營晶圓廠的成本高於台灣。他正衡量赴美建廠的利弊得失,只是目前距離定論還為時過早。

日期:2019-10-28

產業時事

川普稱「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工作」!王美花:他不了解半導體業...台積電設高雄廠絕非「政治宣示」

對於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質疑台灣搶走美國人的半導體工作的說法,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川普此說法不太了解半導體產業。她強調,去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為7000億美元,其中美國占43%、3000多億美元,台灣僅23%、2000億美元,若無台灣幫美國製造出半導體產品,「是沒有辦法賺大錢的」。關於台積電在台中或高雄廠建廠進度,王美花表示台中的2奈米廠仍在市府都市計畫審查中,而高雄廠設廠獲得高雄市政府團隊大力支持,在高雄建廠絕非「政治宣示」。她表示目前台積電的28奈米製程要去日本設廠,所以台積電提及要將高雄廠改成先進製程,「至於是幾奈米?還是由台積電來說」。

日期:2023-08-04

財經時事

「一個世界兩個系統」…晶片禁令打不死中國野心!他預言2030年市占超越台灣,但威脅遠比想像小

美國拜登政府10月以來使出「交戰等級」制裁手段,擴大對中國晶片及設備出口限制,範圍從邏輯晶片擴大至記憶體,同時禁止美國人在中國半導體公司工作,透過徹底斬斷對中國的關鍵技術供應,要全面遏制對北京發展科技與軍事的野心。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老謝看世界》專訪時分析,未來將走向「一個世界、兩個系統」,中國發展成熟製程拓展低階庶民產品,不過高階還是掌握在美國手上。至於中國欲靠「晶片國家隊」另闢戰場,恐衝擊台灣半導體產業?郭智輝則估中國27奈米以下的市占率將於2030年超越台灣,不過台灣是發展先進製程,這種做法對台灣企業威脅不大。

日期: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