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比國王還有錢!42歲蘇納克登英國首相背後寓意:狠甩華人、直追猶太人...印度人將主宰21世紀?

英國在動搖國本的危機中,誕生最年輕、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蘇納克是英國「又老又青春」民主制度的產物,更是印度人掌控全球的最新里程碑。

日期:2022-11-02

產業時事

安倍晉三的人生故事:出生政治世家6歲就收恐嚇信,母親被稱「昭和妖怪之女」,年輕時被封日本政壇「裴勇俊」

編按: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日上午約11時30分(台灣時間10時30分)於奈良市發表演說時突遭槍擊倒地,經緊急搶救後不治身亡,享壽67歲。安倍晉三剛出政壇時有日本政壇「裴勇俊」之稱,擁有超強純正的世家血統,前首相岸信介——安倍晉三外公;前首相佐藤榮作——安倍晉三叔公;前外相安倍晉太郎——安倍晉三之父。安倍晉三本人2006年以52歲之齡首次擔任日本首相,成為日本首位戰後最年輕的自民黨總裁和日本首相,被視為改革的象徵。任職一年後因潰瘍性結腸炎於2007年突然請辭。2012年再度出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兩度出任首相的政治人物。

日期:2022-07-08

財經時事

18歲公民權成世界潮流!國民黨逆勢而為,恐加深在年輕人心目中「這」形象

立法院朝野黨團上周協商「18歲公民權修憲案」,因國民黨團有意見,最後仍未達共識。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若3月底前修憲案出不了立法院院會,恐怕就無法在今年底11月的縣市長選舉時,一起進行修憲案的全民複決投票,因此修憲案暫訂在本周五(3月25日)或是下周二(3月29日)的院會進行表決。

日期:2022-03-21

產業時事

強化政經體質

內有接連不斷的罷免動員造成社會對立、外有中國對核心關鍵技術的虎視眈眈,享有民主自由的台灣,在政治經濟上,都還有進步空間。

日期:2022-02-09

產業時事

提案徵收「超級房東」資產 同意票過半 柏林百萬人公投反炒房 勢將在歐洲發酵

德國人「打炒房」的決心堅定,踏實朝習近平「房住不炒」與孫文「照價收買」的願景前進。房價高漲已成全球共同議題,德國的反炒房風潮,著實值得我們省思。

日期:2021-10-20

產業時事

日本新首相的台灣酒豪傳奇》24年前訪台為安倍擋酒 「從啤酒、紹興喝到茅台」! 岸田文雄會打開什麼台日新局?

日本執政的自由民主黨今(29)日選舉新任總裁(黨主席),由現年64歲的前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勝出,擊敗了在選前呼聲極高的河野太郎,這也意味日本新任首相就是岸田。岸田預定明天正式接替現任首相菅義偉,成為新任自民黨總裁,並於10月4日的日本國會臨時會,經過首相指名選舉,成為日本第100任內閣總理大臣(就是首相)。自民黨在日本國會的參眾兩院都掌握多數優勢,例如在眾議院462席就佔了近六成,因此不論誰在自民黨總裁選舉勝出,就篤定成為新任日本首相。隨著東亞情勢近年變化及日台關係日漸緊密,立場親台的岸田上任後,可望維持目前日本政府友台抗中的政策基調,特別是岸田本月初曾公開表示,台灣就是「亞洲民主國家對抗威權體制的前哨」。有趣的是,1990年代岸田還是一介年輕眾議員時,曾隨後來擔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訪台,在台北應酬場合面對我方立委的「乾杯攻勢」時,幫安倍等多位同團大老擋酒,而且是「從啤酒、紹興酒喝到茅台」,從此為他在日本政界搏得了「酒豪」外號。

日期:2021-09-29

產業時事

「蔡英文不改革,我就選總統!」立院開議討論修憲 趙少康主張議會內閣制

立法院的新會期將於2月26日開議,因萊豬爭議而卡關的修憲委員會要如何運作受到關注。欲競選國民黨黨主席的中廣集團董事長趙少康率先在今(23)日拋出「國政建議」,支持投票年齡下修到18歲與不在籍投票,同時呼籲台灣要從「半總統制」改為「議會內閣制」。

日期:2021-02-23

產業時事

令和大叔菅義偉 美大選將是首項資格考

八月底,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因病閃電請辭,震驚世界。在日本最艱難時刻接下新首相職務的菅義偉,無背景無派系的他,如何坐穩大位?

日期:2020-09-23

產業時事

全面解析韓國瑜的暴起暴落:為什麼台灣社會在2018年之後,會出現瘋狂的「韓粉」

為什麼台灣社會在2018年之後,會出現瘋狂的「韓粉」?就是因為雖然社會思潮已經慢慢在轉變,委婉地說就是「典範轉移」。但是仍有上述那樣型態的人們,不願意直視這樣的轉變。

日期:2020-01-12

財經時事

為什麼總統選舉公報沒有「政見欄」?一段衝撞、台獨、與電視機交織而成的故事

馬上就要總統選舉了,每個人家裡信箱都收到選舉公報。最重要的總統選舉到底要投誰呢?一打開公報,看到公報上印了三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號次、相片、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別、出生地、推薦政黨、住址、學歷、經歷……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總統候選人居然不用提出「政見」?當我們翻到公報的後面幾頁,區域立委候選人政見內容和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其所屬政黨的政見卻皆有完整刊載,為什麼同樣一份官方的選舉公報會有如此雙重標準的違和感呢?難道是出了什麼奧步嗎?

日期: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