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201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索尼本田與微軟結盟開發AI對話系統,共創全新主力品牌電動車「AFEELA」2025年開賣

索尼本田的當家亮點產品「AFEELA」電動車即將於2025年上市,由於電動車需要較多AI與軟體相關技術,因此索尼本田決定與軟體大廠微軟聯手,共同打造索尼本田的主力產品。

日期:2024-01-09

產業時事

地震捐紙鶴沒用又麻煩,他直呼特級污物...災區「不歡迎物資」曝光,這款泡麵上榜!專家解答原因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今年元旦發生規模7.6強震,造成至少161人死亡、565人輕重傷,該縣至今仍有103人下落不明;當地不時仍發生地震,搜救行動也持續進行,但由於交通中斷,不少民眾只能待在斷水斷電的家中,或是待在車上避難。救難物資陸續進入能登災區,但搜救組織和不少日本網友呼籲,不要再把千羽鶴或是不必要的東西送到災區,避免造成困擾;過去,日本媒體曾列出「災民不需要的物資一覽表」,除了紙鶴,生鮮食品、白米外,「辣味泡麵」也入列,而烹飪專家也解釋原因。

日期:2024-01-08

產業時事

「台積電被美國牽著走,完全不合理」赴美談判一開始就輸了?專家看後劉德音時代:護國神山最需要「這種人」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期無預警宣布即將退休,讓各界相當震驚。台積電表示,下屆董事長將由總裁魏哲家出任。前巴克萊銀行首席分析師楊應超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在一開始談判就輸掉了,當前需要的是像創辦人張忠謀這樣的角色,知道跟美國打交道的眉角,了解美國文化脈絡的人。

日期:2024-01-07

產業時事

趙少康專訪》九二共識像「芝麻開門」是通關語、兩岸一家親只是形容詞:到我死都不可能看到統一條件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今周刊》專訪藍綠白三陣營副總統候選人。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在這次專訪時特別對於選民們最關注的幾項議題,包括地緣政治議題、兩岸、產業政策,以及「九二共識」內涵等,從國民黨的觀點完整闡述與解讀。

日期:2023-12-29

產業時事

路透爆中共施壓五月天「選前要發親中言論」!想影響百萬首投族,趙少康:若是真的中國太愚蠢了

中共介入台灣2024選舉,這次把手伸向天團五月天!路透報導多位知情人士及一份文件顯示,中國要求五月天必須要在1月大選前對外發表親中言論,認為可以影響台灣百萬首投族年輕人選票。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晚間表示指出,路透報導是徹頭徹尾的假消息,中國有關部門向「五月天」施壓完全是子虛鳥有。陳斌華表示,路透報導引述台灣有關機構的文件,說明民進黨在蓄意製造謠言,這是陰險惡毒的政治操弄。「希望廣大台灣同胞認清他們的圖謀,不要上當受騙。」

日期:2023-12-28

職場生活

無數老母親為了孩子能兼顧事業與家庭,再次投入顧孫的修羅場...心理諮商師:隔代教養也需要愛與肯定

進入職場的女性變得更多,如今也迎來了女性握有一定話語權的時代,理所當然地,女性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也變得更加多元,不過,更讓人訝異的是,不論是以前或是現在,女性在家庭裡扮演的角色依然沒有改變。那麼,這一切究竟是為了誰而改變的呢?我也曾產生這樣的疑問,但無論如何,我都需要一位救星來分擔我一個人無法負荷的育兒生活,那就是我的母親。

日期:2023-12-27

產業時事

站上強韌電網與新能源的浪尖\華城總經理 許逸德

重電大廠華城電機2023年前11月營收創歷史新高,股價更是1年內飆漲近6倍。對於斬獲佳績,總經理許逸德先解釋了短期因素,表示業績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銷、綠能產業三大領域,受惠於能源轉型、美國基礎建設等政策,一舉將華城推上浪尖。(編按:2024/3/25收盤785元,較2023年同期股價71.6元已大漲10倍)

日期:2023-12-27

職場生活

用交友軟體,可找到對的人?電腦配對行不行?愛情心理學家海苔熊3建議找到「合適的對象」

市面上交友軟體盛行,更成為Z世代的年輕人交朋友、尋覓伴侶的主要管道之一。然而,交友軟體運用演算法來配對用戶,真能幫助我們找到「對的人」嗎?《今周刊》專訪愛情心理學家海苔熊,解析「尋找對的人」的迷思,並傳授運用交友軟體找對象的三大訣竅。

日期:2023-12-25

投資理財

他上班10年存下230萬,沒想1年就在股市賠光還揹了信貸:散戶高速敗光本金往往跌在「飆股」

過去曾有一位散戶向我訴說自己的慘況。他說自己辛苦上班10年存了一億韓元(編按:約230萬新台幣),在短短的一年內就賠光了。不僅如此,更借了信用貸款,背了一身負債。他的投資故事完全是場悲劇,透過勞動收入好不容易存下的一筆錢,轉瞬間全在股市中輸光。

日期:2023-12-20

職場生活

感染症,不曾消失的生命威脅

醫療進步加上集中式醫療,帶來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等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議題。1950年代美國發生金黃葡萄球菌院內感染全國性疫情,開始重視醫院的感染管制;1970年代全美研究證實院內感染監視及回饋可以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台灣在前輩的呼籲及播種,歷經1984年某醫院發生新生兒沙門氏菌腸炎群聚感染事件,衛生署開始推行院內感染管制計劃,並培訓流行病學及傳染病防治人員。自此,在政府、學界與醫界合作,台灣的醫院感染管制迅速發展。

日期: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