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11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雇用改革》勞動生產力排在後段班 日本央行急獻策 「職務型雇用」打破終身制 日本企業經營新神器!

「日本企業長期採用『會員型雇用』,主要原因是早前日本處在經濟高度成長期,公司需要的是『可以長久使用的人』,至於公司希望他會什麼技能,就等進了公司再說。」對會員型雇用制度透露一絲肯定意見的,是日本知名經濟學家、昭和女子大學全球經濟學院院長八代尚宏。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小米揮刀砍總部9成35歲以上員工?官方回應了…近5成營收靠海外,「3麻煩」擋不住

小米在2022上半年,3個月內解僱了逾9百名、約占總數3%的員工,近期又傳出武漢總部35歲以上員工只會保留10%,意即裁員9成;不過,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透過微博回應此消息為謠言。小米公布2022年財報,全年營收人民幣2,800億元(新台幣1.2兆元),年減14.7%;淨利潤人民幣25億元(新台幣110.5億元),年減87.2%;境外收入人民幣1,378億元,年減15.8%,占總收入49.2 %。營收、獲利下滑面臨挑戰,小米今年也宣示將「規模與利潤並重」定為集團2023年的經營策略。

日期:2023-05-15

投資理財

避開風險的分散投資、獲取報酬的集中投資,該怎麼決定自己的投資風格?

投資分成「分散投資」和「集中投資」兩類。分散投資指的是將投資資金分成小份,拿去投資多個不同的個股;集中投資則是將投資資金集中在特定的個股。一般會建議投資新手嘗試分散投資。

日期:2023-05-12

產業時事

地緣政治風險帶動全球投資潮 ——兼論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廠迅得

打造自主供應體系及分散化、區域化生產為當前全球企業共識,台灣企業已前往各地尋找生產基地,且台灣產業群落中的設備產業族群,將首先受惠此波全球擴產潮,值得關注。

日期:2023-05-03

產業時事

陳來助:淨零承諾不能只停留在碳盤查!智邦攜手舞雲智網、創「智邦永續學院」:這是零碳鏈的起手式

網通大廠智邦科技4/21在新竹總部舉辦智邦零碳鏈計畫供應商分享大會,旨在共同擘劃永續減碳行動計畫,並以「零碳鏈」作為此次供應商大會主題,強調未來ESG永續減碳在智邦集團整體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性,共同打造一個更加永續的未來。

日期:2023-04-28

產業時事

國合會「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研習班」 參訪航空城公司 進行國際交流跨域整合創新應用

國合會「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研習班」,由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率領一行16國共22位學員,為學習數位科技之轉型工具及創新商業模式應用,於4月19日參訪桃園航空城智慧應用展示中心,了解智慧城市5G應用現況及「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智慧運籌管理平台」,本次參訪由航空城公司副總經理羅碧霞親自接待。

日期:2023-04-24

產業時事

解封後的內需商機 ——美妝連鎖品牌麗豐-KY業績飛揚

中國「顏值經濟」持續看漲,並於解封後逐漸恢復消費需求,目前正是關注相關產業的時機。隨著中國內需逐步回穩,醫療美容相關產業重回成長軌道,值得投資人研究關注。

日期:2023-04-19

產業時事

台灣街上每3輛車就有1輛是和泰賣的!當年曾被勁敵輾壓,如何蛻變穩坐21年國內汽車銷售冠軍?

44歲那年蘇純興接下和泰總經理,13年過去,集團不僅營收翻倍,市值更是暴衝10倍。這段黃金成長期的成功背後,他歸功於50周年的一次重摔⋯⋯。

日期:2023-04-19

產業時事

2023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 Cheer Up Asia ! 5月宜蘭傳藝見!

第六屆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Asia Pacific Social Innovation Summit)於4月13日下午2時,在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舉辦起跑記者會,除指導單位行政院由政務委員李永得率行政院各部會前來參與外,立法院周雅淑顧問、立委陳歐珀與陳琬惠,以及宜蘭縣政府與鄉親,也熱情相挺這場結合中央與地方的盛會。

日期:2023-04-14

產業時事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連台積電劉德音都示警!大學理工科學生驚現三大危機 2030年台灣霸業如何撐下去?

台灣半導體霸業眾所周知,在IC製造及IC封裝都是全球第一,IC設計則是全球第二位,使台灣的全球影響力,遠遠超乎在國際政治地位上的侷限。但在許多半導體業高層的眼中,台灣早就不能高枕無憂,因為即使沒有當前地緣政治的因素作祟,台灣半導體產業已經面臨不少逆風。台灣能否到2030年仍掌握當前半導體優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偏偏國內半導體業人才供給,現在就已經不足,未來只會更糟糕。根據多位半導體業高層的公開說法,台灣半導體人才主要來自國內大學理工科畢業生,而這一塊至少浮現三大危機:包括理工科畢業生人數逐年減少、攸關先進研發的博士生數量降幅比大學部畢業生還高;以及年輕學子「吃軟不吃硬」,資訊類系所(資訊工程、資訊科學)更受到大學理工科系新鮮人青睞,超越了長年受歡迎的電機系。

日期: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