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85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5億高中生均為不當贈與、賴母變人球她故意造成」!賴家子女首發聲2300字還原家族恩怨情仇

5億高中生命案至今仍未能釐清死因,而他的母親賴母放棄中國戶籍,發生公媳亂倫後遭法院判決失去入籍台灣的機會,兒子賴男過世後,她失去依親資格也沒有中國戶籍,等於是「兩岸人球」。移民署周四(5/25)表示,過去曾多次依兩岸機制協助賴母回中國,但因各種原因包括疫情、家庭因素無法執行,未來仍將持續尋求兩岸溝通管道,協助賴母返回中國。

日期:2023-05-26

產業時事

香港作家李怡遺作《失敗者回憶錄》: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卻不斷感受價值敗壞的悲哀

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3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香港電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著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據說是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這句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原文發布於2021年4月19日)

日期:2023-05-25

產業時事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日本軍事專家語出驚人:台灣人想保台抗中 為何最佳線索是「老喊要反攻大陸的蔣介石」?

「唯有眾志成城,方能將習近平變為第二個蔣介石。」長期研究美中台關係的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也是前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主任研究官的松田康博認為,台灣想要保衛自己,不讓對岸武力侵略成真,理想策略有兩個,而且彼此高度相關。第一是「『不是今天』理論」,也就是設法拖延對岸真正動武的時機。第二是促進「習近平的『蔣介石化』」。簡單來說,1960年代蔣介石在位時,曾經認真計劃反攻大陸,惟受到客觀條件限制,反攻大陸的可能性隨著時間過去而愈來愈低,最終只是淪為口號。松田康博認為,台灣人想要保衛家園、嚇阻可能的中國武力進犯,就是要提高中國動武的成本及風險,維持各國對中方動手的嚇阻力量,以促使習近平重蹈當年蔣介石的覆轍,最終讓武力犯台只是口號。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影/「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蔡英文執政7周年,發表最後一次520談話!細數政績、提重中之重「2件事」

總統蔡英文2023年5月20日就職滿7周年,今上午在總統府發表任內最後一次520就職演說,蔡英文說,7年前抱著改造國家初衷,邁出改革步伐,讓台灣面貌和7年前有很大不同,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不可忽視的存在。她致詞也提到,「我們以全球視野處理兩岸關係」,台灣問題要用和平解決,堅守個堅持、信守承諾、維持現狀。以對話化解兩岸分歧,這是台灣不分黨派及對岸共同責任,「和平是兩岸的唯一選項,以維持現狀作為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之鑰」。

日期:2023-05-20

產業時事

台灣是世界最危險的爆發點之一!紐約時報:國民黨提名「溫和派」侯友宜,對2024總統大選利弊分析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5-18

產業時事

現場直擊》高中生「很敢問」,小英總統端政績拆招!跟緊時事脈動,從缺水、詐騙談到阿共打來

總統蔡英文連續八年出席《今周刊》高中生論壇,今年是任期內最後一次參與,面對高中生犀利提問,宛如化身民代上演質詢秀,小英怎麼見招拆招?

日期:2023-05-17

產業時事

中國示警黃海今有「重大軍事活動」 我綠島「登陸艇、軍卡」穿梭街道,柯文哲:中國,你要懂得1道理

中國近日動作頻頻,先是3天環台軍演、27分鐘禁航區以及施行對台貿易壁壘後,又突然宣布4/18黃海上午將進行「重大軍事活動」。眼看台海局勢升溫,不僅印尼4/17傳出研擬撤僑計畫,G7外長會議也針對台灣議題進行討論,而我國也不敢大意,綠島一早便進駐數艘登陸艇、軍卡,當地居民坦言第一次感受到緊張氣氛。而人正在訪美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認為,台灣「維持現狀」是不得已的選擇,中國不斷挑釁只會讓兩岸關係越來越差,「人心的距離是會變動的,中國要懂得這道理」。

日期:2023-04-18

產業時事

禁航區從3天改27分鐘,為何北京對台讓步?空軍前副司令分析目的 影響33航班今晚發飛航通告

中國原定4/16~4/18要在台灣北方設「禁航區」,在交通部抗議後,中國罕見讓步,將時間縮減為全程27分鐘。有專家認為,這可能顯現中國內部部門間的協調出現問題。空軍前副司令更進一步分析「禁航區」之後未來的兩岸來往動向會如何發展。

日期:2023-04-13

產業時事

62歲淡大前副校長墜樓離世,上週才上節目毫無異狀…遺書寫下「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教學

新北市淡江大學週三(4/12)發生墜樓意外,警方獲報後經查是知名學者、淡江前副校長王高成從12樓墜落,當場明顯死亡。淡江大學稍早發表聲明證實王高成教授墜樓身亡,校方表示他留有遺書表示因為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研究。淡江大學表示,王副校長學養深厚,對本校貢獻良多,發生此事本校深感震驚、遺憾,將協助家屬妥善料理後事。士林地檢署檢察官稍早相驗王高成遺體,認為王是墜落意外死亡,排除有外力介入,將遺體發還家屬辦理後事,王高成的太太和子女到地檢署等候開庭領相驗屍體證明書,太太當場痛哭失聲令人不捨。

日期:2023-04-12

投資理財

蔡英文訪美,中共艦隊就來,台股拉回量能未擴增…分析師:股民「認錯買回」,兩岸利空持續鈍化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與共和黨籍眾議員的一場非公開會議裡,被問到今年還會再升息多少,鮑爾提到利率決策會議後公布的利率點狀圖,這個圖表顯示的是Fed決策官員的利率預估落點,也就是暗示今年預期僅會再升息一次,顯示整體升息步調已逼近尾聲,美元避險的需求將下滑,有機會激勵科技類股轉強,在美元弱勢之下,將帶領台幣走強,吸引外資轉為偏多布局,台灣電子族群也有望轉為相對強勢,但市場對於基本面仍有疑慮,後續仍待電子法說會釋出下半年展望,確認上半年庫存能消化到正常水位,第三季傳統旺季仍值得期待,指數將有另一波行情。

日期:202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