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5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東亞青運遭打壓 他說:若認咎由自取 等於把自己當龜孫子

東亞奧會理事會原定明年8月在台中舉辦首屆東亞青年運動會,中國評估台灣民間發起「東京奧運正名」,已違反奧會規定,在會議主席劉鵬及中國代表的強勢主導下,昨(24)天召開臨時理事會,舉手表決,決議取消台中市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的主辦權。

日期:2018-07-25

職場生活

獨家專訪美國最大洩密案幕後關鍵人

格林華德家後院像是一片森林、距離海灘十分鐘、擁有十條狗。別小看他,他是美國恨得牙癢癢,卻動不了他的反抗者。為何他住在巴西,卻能讓遠在夏威夷、從未謀面的史諾登信任,進而和他一起合作,「共謀」美國史上最大洩密案?

日期:2014-05-15

產業時事

選前被轟假民調,柯文哲點名是美麗島營造棄保!趙少康認柯網軍操作好:以為對方機會大就棄我們了

2024總統大選落幕,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369萬票落選,屈居第3。然選後風波仍不斷,除了民眾質疑開票過程有瑕疵以外,民眾黨內參民調「柯文哲第2」也挨轟假民調等等。對此,柯文哲在臉書發文表示,內參民調絕不可能造假,且「全市話」封關民調其實與結果非常接近,只是這個調查結果要等於「現實」,就要看「投票率高低」,年輕族群投票率愈高,就會與他們的民調結果更接近。但這一次投票率僅7成1,使結果不如預期。至於國民黨「侯康配」無緣政黨輪替,擔任副手候選人的趙少康,接受專訪時向支持者道歉,對不起6成希望下架民進黨的選民。他指出敗選4大原因,其中一點就是柯文哲的空戰效應,使得「棄侯保柯」發酵,此外,侯講話不夠靈活,這在選舉中扮演挑戰者的他很吃虧。

日期:2024-01-17

產業時事

揮別媽寶!《民法》應下修成年年齡至18歲

《民法》過九十大壽,對於成年年齡的界定,卻也僵固了九十年未變。然而,早在五十年前的一九七○年代,歐洲已經普遍認定十八歲即屬成年。

日期:2019-10-08

產業時事

一部賣座片 煽動美國歧視風暴

一九一五年二月八日,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上映,片中把黑人形塑成愚蠢、邪惡的種族,政治影響力甚巨,連3K黨都死灰復燃,更有白人看完電影,殺害無辜的黑人少年……。

日期:2017-04-06

產業時事

藍白合首次政黨協商 總統怎麼配未定案》柯文哲:公平、公開比賽方式即可 兩黨發「四點共同聲明」

藍白合踰越開放式民主初選或全民調的最後決定時刻,正式進入政黨協商階段。在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多次隔空喊話「催婚」後,雙方同意由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代表,率先在周一(10/30)進行政黨協商會議。雙方在會後共同發佈四點聲明,首先是,共同進行台灣第三波民主改革,避免一黨獨大、贏者全拿的民主獨裁,更進一步深化民主。第二,針對兩岸共同主張在對等、尊嚴、友善的原則下重啟兩岸對話,以及能源議題五大原則等。第三,為要求總統應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行政院長提名應獲立法院多數支持。第四,國民黨、民眾黨兩黨同意於2024大選共同努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在立委席次上,雙方相互支援、將席次最大化。朱立倫表示,對於總統人選部分,雙方這次達成的共識,是大家能往合作目標來努力,但限於時間,這次主要針對共同理念、共同政見、立委合作等部分先「堆疊善意」,針對總統部分希望「愈快愈好」,把所有事情做到圓滿。柯文哲表示,雙方此次會談先將可以解決的部分先解決,但有部分有爭議還沒解決,要要尊重當事人意願,所以不能說在當事人缺席下決定。他強調只要是公平的、公開,且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比賽方式,就可以接受。

日期:2023-10-30

產業時事

猶太人漂泊千年,為何能獨立建國?台灣最該向「以色列」學習的一堂課

猶太人從漂泊的民族到建立自己的國家(註),從同化到認同的千年歷程,值得台灣人研究學習。

日期:2020-12-30

產業時事

「35年前的今天,全世界都屏息看著天安門」賴清德紀念六四:真正令人尊敬的國家,能讓人民大聲說話

5月20日,北京部分地區實施戒嚴,軍隊圍城,「報社擔心我的安危,要我趕快撤退。」今周刊曾專訪用影像為歷史留下見證的攝影師謝三泰,「天安門上的學潮,撞上了這歷史的節點」。「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錯過火苗點燃的那瞬間,謝三泰總感覺自己沒能完成這項任務,沒能待到最後記下事件全貌。週二(6/4)是天安門事件爆發屆滿35年的日子,總統賴清德在臉書發文紀念六四:「35年前的今天,全世界都屏息看著天安門,那時候,民主化浪潮席捲全球,亞洲各地的青年學子們同樣站出來,追求民主自由、呼籲國家改變」。然而,國防部指出在六四這天上午,中國自上午8時20分起陸續派遣23架次各式軍機擾台,其中16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艦艇執行「聯合戰備警巡」。

日期:2024-06-04

財經時事

【解惑Q&A】數位身分證跟傳統身分證有什麼不同? 可以不換嗎?

新式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原訂今年(2020)10月全面換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後至明年(2021)7月全面換發。內政部長徐國勇昨天在立法院表示,「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規畫明年1至6月在澎湖縣、新竹市及新北市進行小規模試行換發作業,7月啟動全面換發作業。

日期:2020-10-06

投資理財

當你被房東趕走2、3次就會認真考慮買房了...看似租與買的居住自由,誰知咬牙背負上千萬房貸的苦

政府向來以為面臨居住困境的青年是「剛畢業沒幾年的新鮮人」,例如央行總裁楊金龍2021年至立院接受質詢,立委質問青年高房價困境,他回答:「建議年輕朋友不要一開始就一定要買房,負擔不起可以先用租的。」但2022年巢運團體進行的「青年居住困境與政策調查」顯示,有62%的填寫者年收入高於中位數,他們有92%介於18至45歲之間,其中更有過半(54%)介於31至40歲之間,且有45%已婚、32%正在撫養小孩。這些人絕非政府所謂「剛畢業沒幾年的新鮮人」,而是支撐起臺灣社會與經濟的中間階層。

日期: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