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6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職場生活

首批AZ疫苗檢驗通過 陳時中宣布:最快3/22開打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7)日晚間宣布,台灣首批牛津AZ新冠肺炎疫苗,已通過安全性檢驗,待專家會議提出建議、完成整體研判後,最快下周一(3月22日),就可開始施打。

日期:2021-03-17

財經時事

台灣「這款水果」有本事賣到杜拜去 還被日本人視為高價農產品 為何得擔心被菲律賓超越?

來自台灣屏東、總重量達30噸的水果,被分裝在兩個貨櫃中,歷經超過20天的海運,終於抵達遠在6500公里外的杜拜。這趟台灣農產品的「長征」,看在「三代從農」的余致榮眼中,一方面,是台灣農業拓銷海外市場的機會;另一方面,卻也隱含著農產品外銷的兩大困境。

日期:2021-03-12

職場生活

疫情匯報》波蘭返台學生檢疫期滿確診!COVAX疫苗何時到?莊人祥:晚幾天還不清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案956),去年9月至波蘭就學,今年1月28日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獨自於親戚家檢疫,檢疫期間皆無症狀

日期:2021-02-28

產業時事

指揮中心闢謠!嚴正否認「已透過在美外交途徑取得10萬輝瑞新冠疫苗,預計2/4空運來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針對昨(1/31)晚間傳出指揮中心已透過外交途徑,取得十多萬劑輝瑞疫苗,預計2/4會空運來台,民航局也要討論冷鏈倉儲以及配送等問題,指揮官陳時中嚴正否認!

日期:2021-02-01

職場生活

10多萬劑輝瑞疫苗周四將抵台 桃園醫護優先施打

歐盟日前發布出口禁令,新冠疫苗何時來台引發關注。聯合報獲得獨家消息,指揮中心已透過在美外交途徑,取得十多萬劑輝瑞疫苗,預計2月4日由阿聯酋航空運送來台,民航局將於今天下午召開內部會議,討論冷鏈倉儲以及配送等技術問題。

日期:2021-02-01

產業時事

養精品豬聽莫札特不夠,還要睡冷氣房!全台最大養豬戶,為何砸百億元蓋高科技豬舍?

誰說養豬只能是汙染、落後的代名詞?最老養豬大戶台糖正斥資百億元,帶頭在全台蓋起現代化豬舍。精品豬推手祥圃實業,也從飼養、冷鏈與通路端,持續提升台豬價值。

日期:2021-01-26

產業時事

熱感測應用廣 亞迪掌握兩關鍵技術...摸不到,賺更大!

非接觸防疫新秀亞迪電子,透過2大關鍵技術可以零接觸監測體溫、呼吸、心跳,應用層面擴及居家安全、長照醫療、智慧畜牧等領域,讓各國大廠紛紛尋求合作。

日期:2021-01-15

公投專區

借鏡國際》縮短與伊比利豬的距離 台豬迎頭趕上的三大關鍵

2021.12.09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伊比利豬,產自西班牙西部伊比利半島,雪花狀的油質分布,有「豬肉界的和牛」之稱。台灣豬該如何升級,我們與伊比利豬的距離又有多遠呢?

日期:2021-01-06

產業時事

環境升級》從飼養、冷鏈到訂價 他們正掀起養豬革命

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以下是全文:

日期:2021-01-06

公投專區

萊豬進口沒在怕》「你吃的豬每3頭有1頭出自這裡」,台灣種豬大王竟是這位53歲宜蘭大叔

2021.12.09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2021年1月起,台灣開放萊豬進口,消費者擔心買到、吃到進口萊豬,以及台灣豬肉因反映成本而喊漲;業者則怕消費者信心受挫,而選擇不買、不吃豬肉衝擊生意……。一家家傳統市場豬肉攤與滿街小吃店,貼上各種台灣豬標章,也有賣場推出「非萊豬」專區搶市,方便消費者一眼辨識豬肉產地。原本擔心萊豬衝擊台灣豬產業,沒想到居然演變成台豬身價水漲船高。之前使用進口豬的業者,都因為標示而改用國產,讓台灣豬業迎來一波成長好機會。

日期: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