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0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職場生活

台大醫院創亞洲首例》人體動脈成功移植成氣管 讓44歲男子向葉克膜bye bye 把人生找回來!

要把他人捐贈的人體主動脈,移植到有需要的病人身上,不僅闖過極低的成功門檻,在新環境還能順利長成氣管,讓原來身在加護病房、必須要呼吸器或葉克膜才能維生的病人,最後得以健康出院,正常走路,這可能嗎?台大醫院就做到了。由台大外科部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宣布,去年4月完成了亞洲首例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手術,也是世界第一個利用此方法治療結核性氣管病變成功的案例。

日期:2022-01-29

職場生活

曾被宣判活不過半年,連遺照都拍好了...曲全立3D電影車走遍台灣316城鎮、繞地球6圈:傻一點,才走得遠

如果你動過一場性命交關的手術,如果你腦袋裡有11c.c.腦瘤的汁液、如果你的左耳沒有聽覺,右耳只剩下40%的聽力,你會怎麼辦?台灣首席3D導演曲全立,曾經是台灣拍攝音樂錄影帶的第一人,當時KTV裡的歌幾乎都是他的作品。他也拍過《嘎嘎烏啦啦》《強棒出擊》《百戰百勝》《金曲龍虎榜》等知名節目,更是周華健、梅艷芳、高明駿、張清芳、殷正洋等人的音樂錄影帶幕後操刀者,也拍過舒淇、崔苔菁等大明星,連星雲大師都請他協助拍攝影片。就在事業風光之際,他卻被診斷出腦袋裡有一顆拳頭大的腦瘤,醫生宣判只剩不到半年的時間。奇蹟走過鬼門關,留下半聾半盲的後遺症,他對自己說︰「這是我重生的第二人生,既然我的生命是個奇蹟,那就得完成一些使命。」靠著自學,他成功研發了3D影像拍攝,於2013年以《3D台灣》紀錄片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情片同獲I3DS國際大獎。他也曾製作《美力台灣》紀錄百工技藝和台灣瀕臨消失的美景,現在則正著手以影像記錄台灣超人的故事。曲全立為了讓偏鄉孩子也能感受3D的魅力,於是載著夢想,開往台灣每一個角落。2014年至今跑了316個城鎮,超過250,000公里,相當於繞地球6圈。這些超凡的作品與計畫,每一個很難、每一項都是挑戰,他不但都做了,而且全數都是曲全立2002年開完腦瘤手術後才展開的拍攝計畫—在他失去的半邊的聽力與視力之後。「做就對了!」成為曲全立不可撼動的人生態度,立願以影像專業回饋社會。

日期:2022-01-19

職場生活

龐建國墜樓身亡享壽68歲》大腸鏡檢查揪出大腸癌,一度暴瘦心情欠佳…醫: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

20220111編按:前立法委員龐建國驚傳墜樓身亡,享壽68歲,太太也是前主播邱秀珍當時人也在家,當接獲警方通知後,才知先生已經發生憾事。邱秀珍說,龐建國去年做大腸鏡檢查,查出罹患結腸癌(大腸癌)2-3期,做了切除手術,並以化療口服藥進行治療。由於龐建國很少生病,邱秀珍猜測他是對健康很在意的。龐建國的友人、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彭錦鵬也在臉書寫道:「看到建國兄受到病魔的摧殘,內心實在難過,但是他總是永遠面露微微、堅定的笑容,說一切還好。從剛開始的暴瘦,到體態的復原,我們也都相信了,深深為他高興和祝福。但是內心深處還是替他擔心。沒想到,是用這種悲壯的方式,結束無法言語的痛苦。」太太邱秀珍則是回憶:「他最近情緒不佳,尤其是周日(1/9)開始就情緒不穩。」據了解,在龐建國身亡前3小時,也就是凌晨4點左右,在學生LINE群組連續傳訊「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字眼,身體上的不舒服、加上牽掛政情,是憾事發生的關鍵之一。

日期:2022-01-11

產業時事

龐建國凌晨4點三度傳訊 墜樓前留2紙條「謝謝妳的愛和付出…」

國民黨前立委、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今(11)日驚傳在內湖住家墜樓身亡,據悉,龐建國於凌晨4時許,曾在LINE群組三度貼出訊息,寫下「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上午7時就被發現墜樓當場身亡,妻子邱秀珍聽到「砰」一聲才知大事發生。龐建國在墜樓前留下2張紙條,分別是「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以及「謝謝妳的愛和付出。」消息曝光令人萬分悲慟。

日期:2022-01-11

產業時事

開盲腸炎卻無法獲理賠? 小心舊保單不賠新手術 一文解讀買保險你所不知的事

國人愛買保險,但保單條款內容繁雜,如何讓保險在生病時發揮最大作用?業者指出,投保時的項目額度、門診手術給付原則、保證續保等,都是要注意的細節。

日期:2021-12-15

財經時事

瑞昱葉家投資的中國IC設計小金雞上市了!股價首日上漲近100%、市值逾400億

台灣網通晶片大廠瑞昱大股東葉家家族投資的中國IC設計公司炬芯科技,於今(29)日於中國上海科創板上市,炬芯主要產品為藍芽耳機晶片、mp3晶片等等,客戶包括華為、Sony以及羅技、漫步者、小米等公司,為全球第六大藍芽耳機晶片供應商。

日期:2021-11-29

職場生活

孫道存癌逝享壽72歲/惡性腫瘤養成至少10年!3種癌細胞轉移很致命「這些定檢必做」

太電前董事長、微風集團少奶奶孫芸芸的父親孫道存,週三(11/17)凌晨癌逝,享壽72歲。孫道存因罹患惡性腫瘤,期間經腸胃鏡及電腦斷層等檢查並進行治療,但病況沒有改善、爆瘦10公斤,日常生活皆需他人協助,10/1才剛保外就醫,短短一個半月即傳死訊。有媒體傳出孫道存最初是喉癌,後為肺部腫瘤又擴散轉移,亦有消息為他早前因攝護腺癌進行化療,卻因入監服刑療程沒做完,所以惡化迅速。

日期:2021-11-17

職場生活

美國青少年打第二劑BNT,患心肌炎增10多倍! 何美鄉:有這「8大疾病」者強烈建議打

美國青少年打第二劑BNT後發生心肌炎的比例,高出第一劑10多倍之多!台灣的青少年目前大多都已接種第一劑BNT,不少家長煩惱著是否要施打完整的二劑?對此,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建議,若有以下「八大疾病」者,強烈建議要施打第二劑。

日期:2021-11-03

產業時事

快訊》樂天銀行董事長簡明仁「胃疾」住院 今晨辭世、享壽70歲! 曾被稱「最資深高年級實習生」

純網銀樂天銀行董事長簡明仁今(30)日清晨因病安詳辭世,享壽70歲,

日期:2021-10-30

職場生活

名醫教戰》50歲必做大腸鏡!腸癌權威:瘜肉癌化至少5年,4個好習慣遠離癌細胞

大腸癌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國建署資料顯示,50歲以上成人,終生約有7%機率罹患大腸癌,也就是每15人中就有1人會罹癌。醫師表示,大腸息肉演變成大腸癌約需要8至10年時間,多數大腸息肉沒有症狀、不影響生活,因此不易察覺,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切除,有效預防癌症的形成。其實,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大權威名醫,教你如何揪出早期大腸直腸癌,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