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6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投資理財

逾34萬股東注意!0050擬配息3.2元創同期新高

萬眾矚目的「國民 ETF」元大台灣 50(0050-TW) 坐擁超過 34 萬的股東,0050 今 (6) 日公告 2021 年度下半年的配息,每受益權單位預估發放 3.2 元,創下同期新高,將在 1 月 21 日除息,3 月 4 日發放配息,合計 2021 年度預計配息 3.55 元。

日期:2022-01-07

投資理財

股市暴跌和暴漲時最好賺!40年交易經驗日本股神:2張圖教你掌握「暴跌的前兆

股票投資的世界中,總是瀰漫著「股票不漲就不會賺」「跌了就會賠」的迷思。很多人誤以為,每當股價暴跌或是長期低迷的時候,投資人就只能大賠一筆,垂頭喪氣地離開投資世界。我對這樣的誤解感到憂心忡忡,於是決心開啟股票投資的「啟蒙運動」。「無論股票上漲或下跌,無論走勢偏向何處,都有辦法獲勝!請各位好好學習『上漲時做多、下跌時放空』的獲利技術。」股票道場的學生們反覆聆聽這條教義,聽到耳朵都要長繭了;眼睛也因為持續看著股價線圖,看到都要冒血絲。他們一路磨練股票投資技術,因此在其他投資人飽受恐懼與不安侵擾的疫情期間,我的學生都能不慌不忙地想起這條教義:「對了!這種時候只要放空就好了。」結果,股票道場的許多學生,都在疫情影響下的暴跌走勢獲得「人生賺最多」「獲利好幾百萬」「相當於一年收入」的龐大收益。而在那之後的股市反彈上漲中,他們也早已從線圖中瞧出端倪,輕鬆賺進大把鈔票。股票道場的學生無論做多或做空都能獲利,我本人當然也獲得龐大收益。此時,我不禁體會到「投資股票果然是種技術」。只要掌握好方向,當股價劇烈變動的時候,遠比小幅波動的時候更能獲得高收益。

日期:2021-12-16

產業時事

油價飆漲 但為何在好市多加油這麼便宜?

在油價格飆漲之際,美國民眾都想省一點油錢,這種情況有利於好市多(Costco)、BJ的量販俱樂部(BJ's Wholesale Club)和沃爾瑪旗下的山姆俱樂部(Sam's Club)。

日期:2021-11-25

產業時事

台積電「竟然」跟外銀借錢!國銀艷羨猜兩原因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一口氣向兩家外銀辦理ESG永續指數連結貸款額度共計約當新台幣800多億元,國銀聽說向來不需要向銀行借錢的台積電,竟然找外銀借錢,除了感到相當意外,也頗為艷羨。因為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更是現在主要強國爭取設廠往來目標,戰略地位超高,外銀借錢給台積電,「廣告效果超級大」,國銀想求台積電來借錢也很難求來,至於原因,國銀主管則是推測可能有這兩個。

日期:2021-11-25

投資理財

房市崩盤出現前兆?專家揭「30年往事」曝關鍵 若再次崩潰台灣恐承受1後果

台灣房價宛如「失速列車」,每年都以驚人速度向上漲,這也讓中央政府不得不出手,開始規劃「囤房稅」打炒房。在房價居高不下的狀況下,連房租也創下新高,加上少子化問題仍未解決,民眾幾乎被生活壓力成本逼得喘不過氣。不少民眾認為,房市崩盤已慢慢出現前兆,倘若台灣房市真的崩潰,是否會如同當年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房市長期低迷,並陷入失落的30年?對此,有房產專家認為,這幾年應該「暫時不會」,但有一個大前提……

日期:2021-11-25

職場生活

眼科門診可處理、雷射僅需五分鐘 白內障術後必追蹤 「續發性」治療不動刀

白內障是眼睛老化的過程,似乎沒人可避免,隨著醫學進步,白內障手術已可快速安全地治療,但是,開完白內障手術後,從此就一勞永逸了嗎? 有沒有可能再次出現,請眼科醫師張正忠解答。

日期:2021-11-24

投資理財

台灣跟進Fed升息?央行總裁親揭:這三項是要件!

隨著世界各國央行一步步將利率從歷史低點的水準提高,市場近期更預測,美國可能提前於明年(2022)中升息,外界關心台灣是否也會調升利率?對此,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表示,台灣升息有三大前提:包含未來展望的物價上漲率、周遭國家升息情況與台灣國內紓困振興的發展。

日期:2021-11-01

產業時事

在直升機上撒錢的鮑威爾,被通膨逼慘了!陶冬:英銀將開第一槍,全球升息潮就要開始

上周,兩條主線主導了風險資產市場:央行政策和公司業績。加拿大央行取消所有資產購買計劃,在G7國家中率先揭開退出QE的帷幕。 澳洲央行也停止對國債利率的干預,市場認作是調整政策的前兆

日期:2021-10-31

職場生活

名醫教戰》攝護腺癌發生率排名遲早拿第一,泌尿權威:每年盯緊PSA,緩升最危險

59歲的《六人行》經典綠葉「阿甘」男演員罹患攝護腺癌過世,令許多人驚訝,其實國人罹攝護腺癌的人數並不少,衛福部今年公布最新2021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最新統計排行,攝護腺癌名列第5,和前一年相比上升1名。攝護腺癌是男性獨有的癌症,在台灣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估計1年有1萬個攝護腺癌病例,且台灣近十年攝護腺癌死亡率增加7倍之多;在美國,攝護腺癌更早已躍居男性癌症死因之首。專家觀察趨勢和國際經驗,預測攝護腺癌遲早將成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今周刊》訪談泌尿科權威,教你如何揪出早期攝護腺癌,同時提醒,別輕忽攝護腺癌的致死率,60歲得就是高危險群,應該要盡早處理。

日期:2021-10-26

獨大的操盤周報

【獨孤求敗】被盤整雙巴甩到分手!耐心用關鍵價&ATR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