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20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賴正光捐麻州婦女醫院1億美元,該院史上最高捐款!將持續回饋科學界、致力在台培養更多專家

來自台灣的生技創業家、百進生技(BioLegend)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賴正光,週二(5/9)透過旗下Laygend基金會向麻州(Massachusetts)布里格姆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捐贈1億美元,成為該醫院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捐款,將用於成立研究中心,以研究發現轉化為慢性炎症相關的免疫介導疾病的治療方法。自百進生技在2002年創立以來,該公司在全球持續擴張,包括在台灣、日本設立研發機構,也在中國、德國、英國、荷蘭和法國等地設立子公司,同時賴正光也持續回饋科學界,也致力於在他的出生地台灣培養更多的專家。例如過去他透過Laygend基金會捐贈2500萬美元,支持聖地牙哥加大(UCSD)生物工程系,並感念錢煦(Shu Chien)院士對其過去的照顧。

日期:2023-05-12

投資理財

從目標「30歲成為百萬富翁」,到28歲那年聲請破產...他自省:我確實賺了錢卻完全搞錯儲蓄的意義

1989年春,年輕的我正身處人生中最悽慘的低谷:銀行帳戶裡一分錢都沒有,未繳的帳單堆得比山還高,而且已經有7年沒有繳過所得稅了。我只想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但當時既沒有錢,也沒有容身之所,於是在28歲那年聲請破產。是什麼引領我走向這悲慘的結局?要從10年前的一個希望講起。當年的我是個初出茅廬的房地產經紀人,有一次參加了一場銷售研討會,也是在那天首次聽到有人將「正向」、「思維」與「態度」3個詞彙搭配使用,用以表達一種概念。也是在那天的會場,我見識到了前所未見的樂觀態度,並在人生中燃起了新希望的火種,這種希望是我的父母(卸貨平台工人與護理佐理員)不曾有過的。我抱著一大疊書與錄音帶離開會場,於深夜回到我的小公寓,開始聆聽、閱讀、編織美夢。那些書籍與錄音帶都提到了同一件事,那就是無論你的野心多大,都要在夢想的彼端訂定清晰且可衡量的目標。當時我亟欲追求更好的生活, 於是在這陰暗的地下室套房偏安的我,拒絕聆聽自我懷疑的呢喃低語,無視理性的聲音,訂定了第一個人生大目標:「在30歲時成為百萬富翁。」我把這句驚世宣言貼在浴室的鏡子上,每個早晨與夜晚都直挺挺地站立在鏡子前宣示這句話,臉上毫無懼色。我感到前途一片光明,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接下來10年我勤奮工作,孜孜不倦地付出了一切,只可惜仍不足夠。本該在30歲成為百萬富翁的我,在28歲時便宣告破產。如果你的職業是律師,宣告破產後你依然是律師。但如果你是一名28歲的中學中輟生,宣告破產後,你不只窮,內心更多了一絲絕望與恐懼。

日期:2023-05-08

職場生活

在美國請年假只需告知,在台灣請特休卻得拜託主管批假...問題出在哪?美台勞工的「溝通文化差異」

在轉型成運動粉專之前(?),先發一篇跟本來風格比較相關的:來聊聊勞工界的文化差異吧!

日期:2023-05-07

產業時事

老謝觀點》銀行、石油業到新經濟 看20年霸主更迭 台灣隱形冠軍光芒受限 兩岸三地突圍就看電動車!

《今周刊》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市值排行」調查公開,幾家歡樂幾家愁。究竟,此次榜單透露了中港台經濟的哪些「玄機」?

日期:2023-05-03

投資理財

破除有錢人刻板印象!資產3千萬富翁的前5大職業,為何沒有醫師、卻有老師?他揭2個致富關鍵

編按:書籍累積銷量超過2,000萬本,30年來美國人最信任理財專家之一。作者戴夫・藍西年輕時曾賺進千萬卻很快破產,重新學習管理金錢,以「嬰兒學步致富法」再度致富,這一套反覆測試與實證的理財法,過去30年來指導數百萬人管理金錢、儲蓄、投資,建立其夢寐以求的人生。只要掌握本書的思維和策略,就可以擺脫月光族、青貧族、貸款債務,精準快速達標,從一無所有變身有錢人!

日期:2023-04-23

產業時事

已在AI中,雲深不知處

傳奇連續創業家Peter Thiel是OpenAI創辦人之一,也是大數據巨擘Palantir創辦人,Palantir早在十幾年前就用AI協助金融機構揭弊,甚至幫美國中情局活逮賓拉登。

日期:2023-04-19

職場生活

當目標大於恐懼,就能無所畏懼!「1人拿出100萬元」創業,第8個月進帳千萬,她如何從工程師變校長

許多人懷抱創業夢,卻不知道從何著手,女力學院共同創辦人謝瑞珊(江湖人稱S姊)強調,創業之路若想走得長久,重點在於最初的動機與理念,她以自身從工程師身分轉化到經營品牌為例,分享創業心路歷程。

日期:2023-04-17

產業時事

矽谷銀行成為永續新創的伯樂

全球氣候變遷下,這幾年矽谷銀行融資給不少永續新創,雖然倒閉震驚外界,但許多手中有具體相關投資組合的創投卻老神在在。反觀台灣永續新創崛起,還沒有見到銀行伯樂的身影。

日期:2023-04-06

產業時事

把商品放網路上就會有人買?20年經驗電商老手教戰給5大建議

如今幾乎所有品牌都必須經營線上網站,然而,把商品放到網路上就會有人買嗎?實則不然。在EGM國際菁英學院今天(3/31)舉辦的線上講座中,美萃思執行長劉國良就透露,其實線上販售比實體門市更難,想做電商還得從五大層面著手。

日期:2023-03-31

產業時事

從矽谷銀行到瑞信...台灣金融業去年也狂風暴雨!2因素成重傷害,謝金河:踩到地雷粉身碎骨

百密不容一疏!金融業荊棘滿佈三月過去了,在這個月內,先是美國矽谷銀行破產,也造成第一共和銀行等地區性銀行的骨牌效應。接下來是瑞士信貸破產風暴,一家百餘年的大型資產管理銀行瞬間冰消瓦解,這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事。

日期: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