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71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競爭力

不要什麼事情都要問個清楚,『我為什麼不知道』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很多人都是被『好奇心』給害死的,該你知道的就會給你知道,如果沒有讓你知道那就是代表一定有原因,這個時間點就是把嘴閉上,就你所得的訊息好好的工作,別一直把為什麼掛在嘴上,因為知道的多不會代表你多重要,這反而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日期:2017-03-24

競爭力

所謂的秋後算帳,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很多人都喜歡問『為什麼』,而不是問自己『憑什麼』,小路最大的毛病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套在老闆的身上,以為自己勞苦功高,所以這個位置應該是自己的,如果看倌有這種心態的,麻煩您趕快改盡一下,因為你想的…那最多就是一種「想法」,但要化為實際,那還是得看老闆的想法,所以應該多問自己『憑什麼』,小路的工作深受好評,但請問一下,這是老闆的標準?還是一般員工的標準?如果是後者,我根本不意外老闆會做這樣的安排。

日期:2017-03-21

職場生活

身為勞工的你,今年萬一拿不到年終獎金的話該怎麼辦呢?

大家早安,昨天我想打勞動部的電話都打不進去,因為很明顯,一例一休與特休的法條,其實讓大家都覺得混亂,不蓋各位,小弟昨天光是接到邀課就高達16場,說實在話我一點都不開心,因為我看到後面絕對會造成很大的混亂,我們的國會議員竟然是用數字加減法來制訂勞動政策,這也難怪資方、勞方沒有一邊是買單的,只怕後面會有更大的抗爭,我現在仍在蒐集相關的資料,準備好的時候,我除了寫文章之外,也會在粉絲頁中直接將圖像化的簡報放上去供大家參考,所以大家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慢慢的將這整個體系建立起來。

日期:2017-02-22

財經時事

工時太長辭職,結果被雇主提告,該怎麼處理?

不合理的合約條款、有錢請律師不代表你就會安然的度過,我們的確有不少不肖的員工,想趁著勞基法來鑽漏洞、來要脅企業,但惡質的企業也不在少數,特別是這種不肖業者,該是好好的讓他們嚐嚐新法的裁罰了。

日期:2017-02-22

產業時事

從國道意外來談談這一件事!

運輸業的休息時間到底要如何做實質上的認定?開到一半滿了4個小時所以要停在路邊休息嗎?我個人覺得這很不合理,因此我覺得用「補休」的方式才是一個合理的方式,且補休一定要帶薪,這才有辦法保障司機的權益。

日期:2017-02-18

產業時事

年關要到了,你是要加薪還是要跳槽?要做什麼準備?

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鴻海數位高層被對岸挖角,郭董非常的生氣,現在要提起訴訟,看看這個時間點,其實又是年關要到的時候,一天都都跟錢有關係,所以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其實就在盤算,如果年終獎金不ok,我是否要跳槽?還是要談加薪?

日期:2016-12-22

職場生活

年終獎金不給不犯法,但身為企業主你不可輕忽的風險在哪裡?

大家早上好,昨天一位看倌私訊問我一個問題,請問年終獎金不給有沒有違法?我想這個答案其實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勞動政策的不確定,在過份政化治化的考量下,結果就是刻意營造政府與勞工站在同一陣線的假象…結果就是企業主開始消積的抵抗,年終獎金大幅縮水就是一個必然存在的現象,12月才開始沒有幾天,線上問我類似問題的「企業主」不下於300個,所以總統您不知有沒有看我的文章啊?我從不相信抽樣調查,因為有很多企業根本連受訪都不給受訪,因此考量這個問題,我會於今天於明天各上一篇關於年終獎金的文章,今天是針對僱主寫的,明天是針對勞工,希望還是可以給各位一些不一樣的回饋與分享。

日期:2016-12-20

競爭力

總經理一大早找我進會議室,開始逼我離職…你的自保動作是什麼?

個當下如果你一直在問為什麼?那永遠都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是要強硬的質問這位總經理:「請問你憑什麼叫我走人?請說明清楚」,勞資爭議案件就像是在談判一樣,你一直沉浸在情緒中,只是浪費時間而已,因此請做第一件事,那就是問問對方憑什麼?

日期:2016-11-28

職場生活

全球3億職缺恐被AI取代!引進AI、解雇真人員工合法嗎?勞動律師:企業該注意4件事

隨著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美國投資銀行高盛指出,未來全球預計將有3億個職缺被AI取代,勞動市場的面貌也將隨之改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AI不會導致失業,而是會使某些工作變得過時。這意味著企業在引進AI時,必須重新評估員工的角色和工作內容。當企業因業務性質變更,有減少勞工之必要時,依據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4款,企業確實可以在踐行法定程序後,合法地預告勞工終止勞動契約。

日期:2024-05-02

職場生活

老闆「下班傳訊息」就算加班,而且「以分計費」!北市提離線權保障勞工,已讀不回也算加班?

台北市勞動局首創「台北市事業單位實施居家工作勞動條件保障指導原則」,當中提及雇主應尊重勞工的「離線權」,讓勞工在下班後可拒絕回覆工作訊息。勞動局長高寶華表示,由於離線權目前沒有母法,所以暫時沒有相關罰則,但可透過《勞基法》針對加班做開罰。他提醒,勞工要提出證明說自己有看,比如回訊息的截圖,就可以當作證據,若看了沒有回訊息,這樣無法證明自己有看到工作訊息。

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