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86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人資長論壇/二寶媽不抽煙、49歲肺腺癌末期…台大肺癌權威陳晉興:即早做LDCT才能救命

如何讓員工擁有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和生活,在ESG時代更為重要。今周刊在周三(3/29)舉辦「2023企業ESG永續人資長論壇」,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致詞時指出,肺腺癌已經成為台灣「新國病」,因此特別邀請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分享如何防治肺腺癌。

日期:2023-03-29

職場生活

找工作連一份offer也沒有收到,父親卻只是叫她把眼淚憋回去...成年人的生活是1000次崩潰,1001次挺住

我們畢業那年,妍妍考研究所意外落榜。偏偏學校結果又公布得晚,畢業季徵才基本接近尾聲,想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妍妍每天早起整理面試資料,校園徵才、線上徵才和公職考試。但凡有一點機會,妍妍都不想錯過。可是半個月過去,一份offer 也沒有收到。

日期:2023-03-15

全台防疫報導

等了800多天,室內今起免戴口罩!公共運輸、醫院…只剩這8類場所需配戴,3張表一次弄懂

等了800多天,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不過校園防疫規定未同時放寬,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百貨業者遠東SOGO即搶先宣布,配合指揮中心放寬室內配戴口罩之規定,2/20起放寬百貨室內口罩配戴政策,消費者來店不強制要求佩戴口罩,但公司餐飲部門人員依規定配戴口罩,第一線服務同仁仍建議持續配戴口罩。而民眾關心的確診者隔離及傳染病改類等放寬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由於確診隔離調整為0+N,會牽涉到給付調整等跨部會協調,3月比較有可能實施,傳染病改類則是最後的措施。王必勝2/18視察台中市次世代疫苗快打站時表示,口罩令循序鬆綁,目前追加劑涵蓋率僅2成多,加上感染後自然產生免疫力約6成,盼能達到8成目標,未來也建議民眾1年打1劑,提升保護力。另外,北市從2/20起,50歲以上接種任一「追加劑」就送500元禮券,新北2/15起65歲以上長者不限劑次也送禮券。

日期:2023-02-20

產業時事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

全台防疫報導

長者頻傳「隱形缺氧」、雙北殯儀館冰櫃滿到大體放化妝廳…台大醫:「4個原因」讓急診應接不暇

昨天新增一萬六千多例新冠本土個案,較上周日下降二成五,但新冠死亡人數高居不下,前天八十二人,昨天也有五十七人,醫師研判部分年長者確診後不願服用抗病毒藥物,「隱形缺氧」死亡風險大增;數據另顯示,年後大醫院急診人滿為患,雙北殯儀館冰櫃更是大爆滿,罕見出現「確診死亡、急診滿床與冰櫃滿櫃」三多現象。

日期:2023-02-13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85期︱群益證、捷敏KY、神基、麗豐KY一月營收評析

一月營收陸續公布,儘管一個月的營收看不出什麼苗頭,但因為我們對存股池個股進行長期性而且專注地追蹤與研究,單一個月營收在我們來看也可以是解讀出一些未來動向的珍貴線索。

日期:2023-02-08

投資理財

LV股價漲5成、愛馬仕漲8成帶頭衝!精品族群熊市下逆勢創高,10檔績效領先基金一次掌握

LVMH、法拉利等歐洲精品及豪車業者公布去年財報,皆繳出優異的營收、獲利數字,隨著這些品牌的股價今年持續走強,投資人該如何觀察精品族群?

日期:2023-02-08

投資理財

「我連剖腹產的錢都是找爸媽借的,只恨當初怎麼就想做全職太太,現在出去應聘都沒人要...」

窮困最大的痛苦,是根本沒有選擇「要」或者「不要」的權利。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不要。

日期:2023-02-06

職場生活

台日線班機「幾乎客滿」!國人春節赴日大血拚 六天要噴5萬台幣 從化妝品、止痛藥、止癢膏都要

日本經濟新聞今(27)日報導,本月22日開始的農曆春節,是亞洲觀光客湧進日本的高峰期,特別是來自南韓、台灣、香港、越南、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旅客。歷經三年疫情後,2023年春節是亞洲旅客首次可以在這個時候到日本,因此日本觀光業都寄予厚望,希望好好迎接遲來的疫後復甦商機。

日期:2023-01-27

職場生活

財神在家》她不提名牌包、只用一張信用卡...曾任法師助理,從剩菜悟得「無痛省錢法」

迎接兔年,不少人替自己訂下理財目標,希望加速累積財富。理財作家十方表示,展望兔年,投資人應全神貫注在自己能「控制」的事務上,她在Podcast節目《毛利小姐變有錢》中,分享無痛省錢實用方法,有助來年加速累積一桶金。

日期: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