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7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87歲評論家李怡今晨病逝…曾說離開香港是「完成最後的人生」: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監獄

編按:旅居台灣的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李怡周三(10/5)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87歲。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過去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文章,被視為立場反共。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落腳台灣,認為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他曾經在臉書寫道,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邱吉爾的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而《今周刊》在今年5月曾專訪李怡,評析香港政府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逮捕香港「六一二人道支援基金」5位信託人,對香港社會具體影響與象徵意義,以下是訪談口述摘要。(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10/5)

日期:2022-10-05

產業時事

美中對抗宛如一戰前的歷史重現!那場毀滅性戰爭別再次上演:只盼普丁戰事挫敗有所反思

現代的關稅戰已經爆發,中俄試圖建立互補的工業與能源聯盟,要獨立於美國領導的西方經濟秩序之外。現在只能期盼俄在烏克蘭的軍事挫敗,能給俄中帶來反思的空間。

日期:2022-09-28

產業時事

蘋果、谷歌、鴻海猛加碼 GDP年增13.5% 莫迪8年改革大豐收 印度「好日子」近了

印度總理自二○一四年上任以來,陸續推動強勢的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不免伴隨看衰聲浪。然而,如此「具印度特色的資本主義」,確實大力催動經濟成長,這之中莫迪究竟做對了哪些事?

日期:2022-09-21

投資理財

美股重挫下台股進入萬6保衛戰...這波熊市何時是盡頭?高盛首席分析師:一張圖帶你看歷史經驗

編按:近日由於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飆升再創41年來新高,市場擔憂引發進一步緊縮貨幣措施,道瓊工業指數10日終場下跌880點,收在31392.7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16.96點,收在3900.86點。受連帶影響,台股13日盤中一度大跌逾400點;指數終場下跌389.14點,以16070.98點作收,進入萬六保衛戰。熊市毫無疑問的來了,但它到底要待多久?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的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和歐洲宏觀研究部主管,具有35年的研究分析師經驗的彼得.C.奧本海默表示,熊市是投資週期裡一個正常或甚至不可避免的部分,不過它們的持續期間和嚴重程度有天壤之別,端視熊市發生前的導火線與情勢而定,其中也包含估值在內......

日期:2022-06-15

產業時事

「群眾與情緒」為何是投資中最常被提起的虧損原因?

在市場上虧損的原因,最常被提起的就是情感和情緒。對於這一點的解釋,從最簡單的貪婪和恐懼到最細微的各種說明都有,其來源是從我們幼年時期到日後的影響。

日期:2022-05-09

競爭力

從社會邊緣人到創業家 崴爺:愛錢,才會更努力

台中一中音樂課師生互嗆引發熱議,網紅企業家「崴爺」王明崴,想起大學時曾被教授當著全班的面,撕掉有關政治議題報告,他認為「有些人只是通過教師甄選,並不一定有資格成為人師」,也稱讚如今的學生已經進化,敢與和權威衝撞。------這個人吃人的社會,到現在還是脫離不了「悲慘世界」的情節;貧窮的人、知識貧乏的人很難有能力保護自己,更別寄望別人的協助,因為大部分的人只會自掃門前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文刊載於20180511,更新時間為2022/3/16)

日期:2022-03-16

職場生活

肺癌長年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首位…權威醫師陳晉興:做對這件事,是所有治療的根本

日本是全世界肺癌治療存活率最好的國家,國民常主動接受肺癌篩檢。二○○二年,全國肺癌第一期(1A+1B)(編註:期數分類)的人數比例竟然多達四四%;反觀台灣,我們直到二○二○年還沒有四○%,癌症篩檢制度落後日本將近二十年。二○一○年到二○一四年的世界肺癌存活率統計,日本肺癌五年存活率約三三%,反觀台灣只有二一%。

日期:2022-03-02

產業時事

國民黨團40席立委 要繼續站在年輕人對立面? 夾帶其他修憲議題 就是反18歲公民權

逐一檢視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的修憲訴求,不僅未如十八歲公民權一樣具社會共識,其中甚至自相矛盾,若仍宣稱是支持修憲而非刻意杯葛,著實令人難以信服。

日期:2022-01-19

職場生活

徜徉水流、風吹、雲湧 他是現代文學先鋒

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十九世紀法國「意識流」作家,出身有錢人家,從小慣養長大,父母過世後,他深感幸福歲月已逝,創作長河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共七冊,一九一三年自費出版。

日期:2022-01-05

職場生活

現代護理之母-南丁格爾用「數據圖表」,拯救無數英國士兵的生命

因為相信「數字會說話」,所以愈來愈多的決策依賴數據。

日期: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