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21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投資理財

00878配息出爐》什麼時間點買最好?她43歲存1500張00878,光這季就領息42萬曝「存股退休策略」

編按: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將進行111年第3次收益配息,8/1公布預估配息金額每單位發放新台幣0.28元現金股利,除息日則生訂在8月16日,因此最晚要在8月15日前持有或申購,皆可參與本次配息。持有1500張00878的存股達人孫太,預計這次可以領到42萬元股息,早在42歲就提早退休的她,認為00878符合她「降低單一持股比重+穩定的現金流」的需要。曾有股友詢問孫太:「請問00878是現在買?還是等之後再買?00878還會下跌嗎?」,孫太的建議如下。

日期:2022-08-02

職場生活

曾登WHO演講、被國際譽為「針刺安全深度之父」 中研院首位針灸院士林昭庚:要讓「中西合璧」更進化

早在當選中研院院士前,林昭庚就被國際譽為「中西醫結合之父」,他不僅以實證研究提升針灸治療安全性,更替中西醫創造對話平台,推動醫學進展。

日期:2022-07-13

職場生活

她放棄到手的台積電聘書 考上清大學士後醫!「希望未來當研究型醫師,將科技推廣到偏鄉」

國立清華大學第一屆學士後醫學系單獨招生近日放榜,其中「自然科學組」從431位報名學生,挑選出22位公費錄取生,「智慧資訊科技組」則從28人中錄取一位公費生。在這次上榜的清大新鮮人中,有人放棄了美國耶魯大學入學許可,還有人放棄了台積電聘書,也有因家境因素而休學的藥師。他們展現投入跨域醫學研究及基層醫療服務的決心,成為清華「醫學元年」的生力軍。

日期:2022-06-23

產業時事

新二代獲嘉邑行善團助學金 移民署助延續學業夢想

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嘉義市服務站接獲轄內NGO團體轉介認真、好學的新住民二代阿偉,因家庭經濟困難恐中斷學業,便協助他向嘉邑行善團申請「善因種子助學行動」。經行善團評選阿偉獲得助學金2萬元,延續想完成學業的夢想。

日期:2022-06-02

投資理財

歷經投資慘賠200萬,賣光結婚金飾度日...她如何43歲存破千張00878,月領10多萬股息提早退休?

在存股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想存個上千張,畢竟存股張數破千是一個成就的里程碑——但,這通常是還沒了解存上千張投資人的煩惱和想法!

日期:2022-05-27

產業時事

靠身障津貼養大、59歲澳洲新總理傳奇身世:一個清潔婦之子如何從廉價公宅入主總理府?

大學時期,他是狂野的左翼分子,多年歷練後,逐漸轉為務實的溫和左派;唯有希望下一代擁有更公平競爭機會的初衷,從未改變。艾班尼斯當選總理,是「澳洲夢」的具體實現,但美夢成真後,嚴峻的挑戰才要開始。

日期:2022-05-25

產業時事

從外貿小秘書成國際品牌共同創辦人,她用20年製包經驗堅持MIT:業績只剩20萬也要做下去

鄭鈴珠大學時半工半讀,在皮包廠擔任外貿小祕書,因而認識Kipling創辦人Xavier Kegels,並協助他創業。然而,每個代工廠心中都有品牌夢,2004年她與先生以20多年做包的經驗自創品牌,取名satana。他們以究極精神製作包包,材料、皮革、五金、做工,都與國際接軌,鄭鈴珠笑道:「消費者最常抱怨我們家的包包『用不壞』。」2020年,satana苦蹲16年,即將看見曙光,卻遇到了新冠疫情,2020年業績勉強打平,2021年虧損,鄭鈴珠苦笑道:「今年我們要很努力。」

日期:2022-05-12

產業時事

「別人是手機成癮,我卻是不知要去哪在7-11打手遊打到哭…」社會角落那些想「返家」的孩子

努力活出自己名字的阿虎:關於獨立,你已經做了好多好多。那晚,坐在副駕的你分享了好多來家園以後的改變:你努力適應環境、半工半讀、證照一張接著一張考。每一步都好不容易,都值得你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已經走過的路。規劃未來的同時,也請你回首來時路。那晚,你也談了好多未來的可能,我感受到你深深的焦慮。很真實的感受。我想,焦慮是邁向自由的邀請;而在享受自由的同時,我們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是,如何和焦慮好好相處。這我也還在學,我們一起學。送你一句我常常拿來安慰自己的話:「勇敢,是帶著恐懼向前走。」和你比肩同行的國國

日期:2022-05-05

財經時事

17歲家道中落,25歲拍台積電、聯電形象片 《逆者》砸千萬無法回收,以李安為師的他「拿一張最貴的門票」

「失敗是一個選項,最容易取得的選項,我們可以選擇走向成功或失敗,可失敗永遠都存在,承認它也沒有關係。」《逆者》紀錄片導演陳文良,在影片的最後寫下這句話,他說的不只是主角黃育仁的故事,也是他自己的。 很難想像76年次,今年不過35歲的他,對人生有如此深刻的體悟,但最難得的是,他以無比正向的能量,面對自己的失敗,因為這部由他個人出資千萬元,拍攝的紀錄片,發行後已註定無法回收。轉個心念,他笑道:「就當作是拿一張進入台灣電影圈的門票,雖然這張門票很貴!」

日期:2022-04-14

產業時事

找回建築初心 顛覆貝聿銘、札哈迪 撒哈拉沙漠黑人建築師 首獲普立茲克獎

來自撒哈拉沙漠的黑人建築師,用非洲隨地取用的黏土、木柱及鐵架,號召鄉親協力,在貧瘠土地裡長出契合在地需求的靈魂建築,震懾近年以絢麗奇巧為主流的建築界。

日期: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