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78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和侯友宜暢談2小時,管中閔凌晨發20字破「侯管配」!侯也回應:過程真的沒談到其他事情

國民黨5/17於中常會宣布,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為總統候選人,原先積極爭取提名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隨即也在臉書恭賀。就在國民黨宣布藍營戰將後,民眾黨也在同天宣布提名黨主席柯文哲參戰選舉,而柯文哲也隔空恭喜侯友宜,並希望能在2024總統大選「良性競爭」。現在雙方副手會不會考慮選擇郭台銘,柯文哲、國民黨人士各自有盤算。不過,日前傳出侯友宜的副手人選,國民黨有意循張善政模式,力邀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擔任副手。消息一出國民黨發言人林家興澄清,傳聞是空穴來風。侯友宜週二(5/23)在臉書表示,前幾天拜訪剛從台大卸任的管中閔校長,針對近來國內外的經濟情勢,向管中閔請益專業意見,兩人也對於當前青年面臨的就業、居住、高教等問題,交換了許多看法,引發是否「侯管配」關注。管中閔週三(5/24)凌晨在臉書PO文表示,自己沒有意願參與任何選舉,「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妄人們可以休矣」。對此,侯友宜表示,管中閔在台灣學界是重要的脊梁,知識淵博、有智慧與風骨,令人敬佩,當天他是以請益、學習的態度,請教管中閔對於國內外經濟情勢、高等教育、青年關心的議題,加上台灣面臨少子化挑戰,聽取他的意見和想法,相談甚歡,2個多小時的過程中沒有談到其他事情,希望大家不要用政治意識形態看待。(原文刊載於2023/5/18,更新時間為2023/5/24)

日期:2023-05-24

職場生活

從國中王牌數學老師,到申請教職退休當荒野全職志工...「年齡漸長的好處,就是可以做點理想事」

周遭很多朋友4、50歲時,工作、事業、家庭都好端端的情況下,卻突然出走,最絕決的是連根拔起地移民到國外,有的是轉換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比如原本在調查局工作17年,辦過許多重大經濟案件的念陽,50歲之後與原本在博物館工作的太太,搬到臺東縣長濱鄉的山上開民宿,一邊接待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旅人,一邊陪伴偏鄉弱勢的孩子。還有位前些年才讀完研究所的老朋友羅力,20多年前從職業軍人退伍,到媒體擔任攝影記者,後來自己拍紀錄片,因為熱愛潛水,拍攝海底生態時,看到珊瑚礁及海洋棲地的破壞,於是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帶領一群志工守護海洋,並因此重回學校讀書,補足自身缺少的環境教育專業知識。的確,人到了熟齡階段是一個「給」的階段。回饋社會、提攜後進,因為你給得起了。同時,心情帶著幾分慵懶和散漫,可以好整以暇地開始二度學習(或事業第二春)。不過,我倒覺得年齡漸長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要!」比如面對一些「好像應該」必須做的事,就可以稍微大聲地說:「我年紀大了,不要可以吧!」比如不再委屈自己,可以做些「理想性」的事,也許不一定很賺錢,只要讓自己樂在其中。想起張曉風老師說:「一切正好,有看雲的閒情,也有猶熱的肝膽!」勇於改變、接受挑戰的朋友都是處於正好的年紀!這種不管幾歲,不斷重新學習,開展生命不同面向的朋友,個個都活得興高采烈。卸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這十多年,寫文章、演講,同時不斷對抗著自己的質疑:「所為何來?有用嗎?」就如同當理事長時的心情,最耗費心神的不是開不完的會議與參加不完的活動,而是夜闌人靜時,不斷和自己的無力感對抗著。總覺得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有所體會的人,不勞你多說,他自然就會去做;但是無法體會的人,任憑你苦口婆心,他仍是我行我素。簡單講,懂的人,你其實不用說;不懂的人,說了也沒有用。假如世間事真的如此,那麼多年來不斷寫文章、不斷演講,豈不是庸人自擾嗎?因此,每當收到讀者或聽眾的回饋,我都非常感激,這些鼓勵正是我對抗無力感的力量。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2024大選前哨戰》侯友宜「藍袍加身」出征總統大位,落跑、整合、兩岸…三大挑戰得面對又該如何解?

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周三(5/17)下午召開中常會,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為該黨2024年總統參選人。在中常會上,朱立倫率領台北市長蔣萬安、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基隆市長謝國樑等縣市首長,率領黨內提名的區域立委選將高喊「凍蒜」,為中常會營造大團結氣氛。值得注意的,是台中市長盧秀燕、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並未出席。朱立倫致詞時宣布,國民黨根據科學數據,根據各地縣市長、立委及立委提名同志共同意見,他宣布國民黨徵召侯友宜參選2024中華民國總統。侯友宜則是表示,感謝郭台銘在經濟上做出重大貢獻後,為國為民做出團結大家的精神,因此要「團結勝選」。確定代表藍營出征,侯友宜上午在出席市政會議時,被問到是否會請假或請辭?侯友宜說,新北市的市政永不停歇,規劃的2030年願景是既定的期程,期待市政在大家努力下,把事情做得更好。事實上,侯友宜在「藍袍加身」後,立即面對的三大挑戰,除了市長任期未滿就「落跑」選總統外,如何整合郭柯泛藍與非綠陣營,還有在國際與兩岸事務相對缺乏經驗,該怎麼補足。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劉美芳坦言,侯接下來的首要之務以及最大挑戰,就是思考要卸任或帶職參選,畢竟還有很多市政或建設進行到一半,不可能一下子突然完成,侯勢必將面對針對此議題的猛烈砲火攻擊。國民黨立委李德維則建議,畢竟總統(候選人)位置只有一個,他相信侯會借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經貿背景與實力,例如侯當總統後,可請郭擔任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代表。至於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李德維坦言這塊整合難度高很多,但相信會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日期:2023-05-18

產業時事

現場直擊》高中生「很敢問」,小英總統端政績拆招!跟緊時事脈動,從缺水、詐騙談到阿共打來

總統蔡英文連續八年出席《今周刊》高中生論壇,今年是任期內最後一次參與,面對高中生犀利提問,宛如化身民代上演質詢秀,小英怎麼見招拆招?

日期:2023-05-17

職場生活

講台語正時行

隨著本土語言已正式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程中,其中最多人口使用的「台語」,也宣告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丟掉老派、粗俗的刻板印象,用台語寫詩、玩桌遊、讀經典文學《小王子》,台語音樂劇更風光登上國家戲劇院、國慶活動,坐擁好評,「台」味潮流文雅藏趣味,跟上流行張口說,正港台灣人愈台愈在地。

日期:2023-05-10

產業時事

英前首相特拉斯將訪台,晉見府院高層、5/17發表演講…外交部:台灣長期堅定友人

外交部週二(5/9)宣布,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將於5/16至5/20訪台,將晉見府院高層、拜會相關部會首長,並參訪我國文經設施。此外,特拉斯應遠景基金會邀請於5月17日發表演講,也將與國內政、商、學等各界人士交流互動,強化台英密切友好關係。

日期:2023-05-09

產業時事

日本外相避談台灣有事,是拒走安倍晉三友台路線?矢板明夫:只能做不能說

日本外相林芳正日前在國會備詢中被問到「台灣有事」等議題,林芳正選擇避談,引發外界揣測是否岸田政權對於台灣態度有所轉變,也讓外界產生不少疑問。不過,若是將台灣問題放在「防範中國」的脈絡下,或許可以看得更清楚。

日期:2023-05-04

職場生活

科技人別再只賣肝!「健康達人挑戰賽」三大科學園區動起來:每天7000步、每月12天就能有改變

台灣健康運動聯盟(健盟)再次出擊,特別從影響國家生存地位的科技人出發,週三(5/3)舉行總獎金150萬元的「健康達人挑戰賽(CBHS-Challenge to Be a Health Smart)」誓師記者會。比賽從5月1日開始,國科會轄下的三個科學園區管理局均熱烈響應支持與組隊參加,期待藉由為期三個月,養成每天走7000步、每月各12天的規律運動與生理量測開始,達到「運動健康科技人,永續發展護國群山」的目標,並且在科技圈與全國引爆運動新趨勢。

日期:2023-05-03

產業時事

當年5連霸為何急流勇退不選議員?秦儷舫:撐到母親喪禮風光辦完圓滿了、曲終人散就要漂亮轉身

廣播節目主持人「秦晴」、前台北市議員秦儷舫,從大學時期就努力打工,期間歷經廣播人、5屆市議員拚搏生涯,每件事都自我要求全力以赴,直到56歲退休。工作狂的她坦言自己曾一度「不能不工作」,但在退休後,也能甘於回歸平淡生活。秦儷舫能有如此體悟,是因她目睹過某名議會老前輩卸下市議員身份才不久,其母喪禮上弔唁者寥寥可數,讓她深感「人情冷暖」,並體悟政治人物除了自己能當主角,有時也要能當配角,甚至最後要退下來當觀眾,「政治人物在曲終人散時,要有個漂亮的轉身」。面對2024大選將屆,秦儷舫有感而發表示,國民黨長期問題就是如同「一灘死水」,她坦言前總統馬英九任內不懂得疏通延攬民代入閣的管道,讓老將能發揮所長,並因此帶入更多新人注入活水,這也讓國民黨因此一直一路往下走,難以從谷底翻身。

日期:2023-04-27

產業時事

美中關係仍有波動!陸前駐美大使:不排除發生「驚濤駭浪」的事…美對華政策的消極變化將延續幾年

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日接受陸媒訪問時表示,美國對華政策不受美國2024年大選結果的影響;中美關係還會有很多波動,甚至可能發生「驚濤駭浪」的事情。

日期: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