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23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財經時事

真的好想出國玩!明年第二季可望見出境旅遊曙光?阿聯酋台灣區經理這樣說…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無論台灣或世界多數國家都已實施邊境管制已久,也讓民眾對於出國旅遊這件事,只能有所期待,卻始終無法實現,但是,近期情況似乎有了轉機。除了台灣向來對於疫情控制得當以外,隨著前一段時間國際疫情趨緩,台灣陸續有討論「旅遊泡泡」的消息傳出,雖然近期歐美地區疫情再次有升溫之勢,仍讓民眾對於出國旅遊充滿期待。

日期:2021-11-25

職場生活

明年起,值班一律算加班,最高罰100萬!一文搞懂:值班、待命、on-call…錢差很多

勞動部預告「事業單位實施勞工值日(夜)應行注意事項」即將於111年1月1日停止適用,也就是說,明年起雇主安排勞工正常工時以外上班,一律算加班,需付給加班費。這對各企業目前的值日值夜制度有何影響?勞工又有什麼權益可以主張?

日期:2021-11-17

職場生活

美職棒界「老好人」 三度被貶, 關鍵銜命救援迎來大翻身 把勇士送進世界大賽 老派教頭40年搏鬥記

這是一段無怨無悔的勇氣、堅持友誼、傳統價值與忠誠的故事。老教練史尼克帶著勇士隊,搶奪暌違二十六年的美國職棒冠軍,充滿了令人落淚的辛酸、無情的風霜,與不畏挫敗的堅持。

日期:2021-11-03

產業時事

高雄市》隔離政策大受好評 精準疫調斬斷社區傳播鏈

六月二十九日,高雄鳳山某一社區大樓,有五名住戶感染新冠肺炎,當時屏東傳出Delta病毒案例,經過高雄市政府疫調,研判搭乘同一部電梯傳染,高雄市長陳其邁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後,當天下午決定啟動「大樓住戶清零計畫」,並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陳其邁在記者會上形容:「這是很痛苦的決定。」高雄市府的精準疫調,有效揪出外縣市傳播感染源,讓高雄市獲選為「最佳防疫表現」獎項。

日期:2021-10-27

產業時事

王長怡上火線》端第三劑抗體數據 疫苗受阻30天捲土重來 聯亞提三大補強證據 再拚EUA重審

從最早三家新冠疫苗開發者中脫穎而出,聯亞生技以未上市生技公司姿態,與高端疫苗同步推進到二期臨床試驗,卻未能跨過EUA關卡。投入免疫領域四十八年研究的王長怡,此刻要如何布局這支疫苗的未來?

日期:2021-09-29

產業時事

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30年前立陶宛人賭上一切爭取獨立 他們如何全力捍衛民主、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26

產業時事

你怎能不愛立陶宛? 區區280萬人小國 為台灣頂住中國壓力 原來北京超care是擔心「這檔事」!

台灣與中國交手不只是在東亞,也在遙遠的歐洲,特別是今年超級挺台、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以區區近280萬人的小國,力抗14億人口的「大魔王」中國壓力,很難不令人注意及激賞。國人對立陶宛較熟悉的,或許是今年已經兩次捐助新冠疫苗給台灣,且本周宣布的第二次將捐助23萬多劑,幾乎是第一次捐助數量的十倍有餘!今年立陶宛有兩件事大大挑戰了中國,先是5月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已加入九年);接著是7月宣布雙方議定,我國將在立陶宛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立國也打算年底前在台北設立館處。由於這是少見由外國政府同意我方以「台灣」為名的駐外代表機構,而非「台北」,大大提升了實質官方交流程度,讓北京大怒,並於8月召回駐立國大使以表抗議。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北京之所以強硬反對立陶宛對「台灣代表處」開綠燈,甚至下重手報復立國,就是擔心此例一開,恐使其他東歐國家、甚至其他西方國家,都「循例」提升與台灣的實質外交關係,造成骨牌效應,導致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倒退。

日期:2021-09-24

財經時事

麥當勞員工染疫 北市發649封細胞簡訊、匡列23接觸者

台北市昨日新增1名麥當勞店員確診武漢肺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隨後麥當勞證實為林森三店員工。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13日)表示,該案為一名20幾歲女員工,匡列接觸者包括職場、家人等23人,另有7人自主健康管理,北市也依照實聯制資料發布649封細胞簡訊給曾到過此餐廳的民眾,目前感染源仍不明,但Ct值已達37。

日期:2021-09-13

產業時事

30年前立陶宛人賭上一切爭取獨立…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 他們如何捍衛民主、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08

產業時事

經驗借鑑》不忘歷史悲痛 二八○萬人小國盡全力捍衛民主 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 立陶宛如何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