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35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台積電7000人研發大軍9月就位!張忠謀教誨是「不誇張、不炫耀」 為何台積高調辦研發中心啟用典禮?魏哲家揭「這三原因」

台積電周五(7/28)在新竹科學園區寶山一期用地舉行全球研發中心啟用典禮,行政院長陳建仁、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等貴賓出席。總裁魏哲家致詞時表示,張忠謀留給台積電的教誨是不誇張、不炫耀,而今天台積電大張旗鼓辦活動,就是要向國人宣示台積電將根留台灣、感謝中央及地方政府多年來支持,同時向客戶宣示將持續投資於研發,與客戶一起發展其最新產品。董事長劉德音則指出,全球研發中心將探索2奈米、1.4奈米及以下的技術,且該中心預計在今年9月底前,超過7000人的研發大軍將全部到位。

日期:2023-07-28

投資理財

不是所有ETF都適合存股!投資達人點名:除了台灣50反一(00632R),這5檔ETF也不推薦長期持有

台灣在近幾年新發行的ETF 數量如雨後春筍,而且很多是追求高股息與季配息的多因子ETF,但也有些是追求當下流行產業的ETF,包括5G、電動車、生技、綠能等,進一步探討所有ETF 都適合存股嗎?適合存股的ETF 盡量要分散產業,不要將績效與風險集中在單一產業、甚至是國家或地區,所以部分ETF 並不適合長期持有,且需要時常關注其相關動態,以下列舉出幾個我特別不建議當存股的ETF。

日期:2023-07-27

產業時事

台積電是我們的指標!陽明交大半導體系年花5千萬營運「無塵室」,還沒招生各國已搶預約合作

陽明交通大學新創立的半導體學系,預計在113學年開課,這個不同於半導體學院的教育系統,將如何因應當前半導體人才供不應求的問題?

日期:2023-07-19

產業時事

台灣DRAM教父回來了!高啟全接兆捷董座、7/13上興櫃 攻半導體特用氣體 為何想做到亞洲最大咖?

有「台灣DRAM教父」外號的高啟全,在2020年離開中國紫光集團回台後,少有公開露面。隨著半導體特用氣體供應商兆捷科技(6959)董事會,今年3月從未上市公司變成公開發行,並將在周四(7/13)登錄興櫃,久違的高啟全終於在媒體鏡頭前現身。他宣示,在長期投入DRAM行業後,如今將投入半導體供應鏈的材料端。除了擔任兆捷科技董事長,高啟全也以位於中國湖北的晶芯半導體董事長的身分,與台股上市的半導體設備廠辛耘合資,在湖北成立一座12吋的再生晶圓廠。高啟全也希望,在諸多大環境有利因素加持下,有朝一日把兆捷科技做大為亞洲最大的電子業特用氣體供應商。

日期:2023-07-12

產業時事

畢業去台積電薪水就比教授高!從「大學教授低薪悲歌」看半導體人才荒:40年前紅利啃完後,台灣怎麼辦?

2023年4月,陽明交大舉辦校慶日,我回學校主持一個電機系論壇,三年來因疫情停擺的活動終於恢復正常,也充分感受到解封後的校園活力。

日期:2023-07-12

產業時事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業界人才斷層是現在進行式!台灣被全球追著做晶片 但人才危機正在成形

台灣當前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可謂呼風喚雨,但到了十年後,還能高枕無憂,繼續稱霸世界嗎?這可能是大問號,因為國內半導體人才已出現斷層危機。台灣正面臨理工人才的數量、素質及就職意願等多重問題,除了大學理工科系畢業生人數逐年下降,大學生素質也令業界憂慮。隨著108課綱培養出的第一屆學生進入大學一年級,有大學發現大一學生數理能力明顯弱化;還有碩士生跟不上進度,迫使教授出手拉同學一把,加強相關基礎課程,甚至得找暑假開課。其次,半導體業遍地工作機會,但有相關科系同學寧願攻讀太空等其他領域,原因從不想顧機台,到政府政策扶持太空產業等不一而足。若台灣半導體業想維持現有榮光,該如何因應人才斷層危機?

日期:2023-07-12

產業時事

張忠謀回娘家!91歲半導體教父參加工研院50周年院慶 總統蔡英文頒獎時跟他「咬耳朵」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周三(7/5)「回娘家」,以工研院第三任董事長及第三任院長的身分,參加老東家的50周年院慶典禮。張忠謀今天僅上台接受總統蔡英文親自頒授給歷任董事長及院長的「創新傳承、成就產業」榮耀獎盃,並未公開發言,但依然是現場的矚目焦點。他在院慶典禮並未多做停留,典禮結束後就在專人攙扶及媒體攝影機的大軍環繞下,搭乘專車離開。

日期:2023-07-05

產業時事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前科技部長陳良基:企業面對科技競爭出現嚴重困境 ,「教育部應聽聽企業聲音,而不只教育學者的聲音」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自3月底出刊至今,已獲得一些業界人士迴響,從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至文中受訪的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都有。除了相關教授在教育現場看到的問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是長期關心這個問題的業界大老,因為如同台積電身為IC製造龍頭,容易見到在代工生產方面的人才問題,聯發科身為IC設計龍頭,也看到了在設計端的的本土人才危機。

日期:2023-06-30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晶片製造或因缺水面臨重大風險,為何台北房地產也難逃氣候變遷之苦?MSCI專家解析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風險加劇,ESG投資更是全球各大企業與投資人的首要目標,積極發展永續投資是為了我們下一代的生存環境,而達成淨零碳排更是全世界各國的終極挑戰。

日期:2023-06-29

產業時事

半導體競賽下的供應鏈新契機 ——兼論廠務設備商帆宣

據研調機構統計,全球半導體設備2023年規模成長至1752億美元,其中台灣以69.3億美元居冠。因此就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所言:「AI 帶動電腦產業再生,也為台灣企業帶來黃金契機。」

日期: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