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1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台積電做這麼好,生技業不見得做不到!」 醫學博士黃崇仁:台灣生技醫療大有可為 但這兩大弱點要解決

力晶集團創辦人暨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認為,台灣不僅半導體實力是世界一流,在生技醫療產業的前景同樣可期,「台積電做這麼好,生技業不見得做不到」,並看好科技業及生技醫療業共同發展的未來。但他也直言,與科技業相比,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有兩大弱點,第一是民間研發動能不如政府,大家老想著要去台灣大學、中央研究院等研究機構或學術圈做研究,也就是花政府經費,「產業不太想拿錢出來」,與科技業有很大差別。第二,同樣與科技業相比,國內生技業的研發能力或能量不足,因為台灣在生技醫療產業培養的博士人才數量,遠遠不如在科技業的博士規模。

日期:2021-12-02

產業時事

「Space X恐有破產風險」馬斯克寄信示警 台廠供應鏈「大鳴大放」後恐夢碎遭殃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對其創辦的Space X公司員工發出內部信,示警公司恐面臨「真實的破產風險」。Space X狀況不妙,金寶(2312)、同欣電、元晶、事欣科、昇達科、康舒等台灣協力廠恐遭殃。

日期:2021-12-02

競爭力

政大公企中心設立60周年 打造「綠建築」新地標!營運長:與社會做溫暖連結、協助培養跨領域人才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簡稱「公企中心」),適逢設立60周年,經拆除重建後,近期以全新「綠建築」面貌亮相,結合教學進修、策展、住宿餐飲、企業委訓等功能,預計於明年重新啟用。重新落成的公企中心有教學與會議空間、辦公室、人文藝術客房外,還有挑高的中庭與5個露天花園,並取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公共工程金安獎與第21屆公共工程金質獎佳作。

日期:2021-12-01

產業時事

缺電、碳中和焦慮 讓科技、傳產、飛機製造商全搶進 台廠瘋儲能 10年商機翻20倍的競技場!

台灣年初兩次大停電,以及中國突如其來大規模的限電,讓企業正視「儲能」的重要性。不過事實上,許多台灣企業早就開始著手布局儲能市場。

日期:2021-12-01

【黃豐凱】小資斜槓雙週報

免費試閱【黃豐凱】20211114小資斜槓雙週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16

產業時事

救救台灣「菜英文」!小學英語授課時數比韓國少3成、成人多益平均落後韓國119分…一文讀懂台灣與雙語國家的距離

政府以「厚植國人英語力」與「提升國家競爭力」兩大目標,希望在2030年將台灣打造成雙語國家。去年底,國發會與教育部在上述藍圖基礎下,擬定雙語國家的執行策略,然而,隨著許多政策細則於今年陸續落地,對於教育現場,有驚豔、有鼓舞掌聲,亦有不少困惑與質疑聲音。究竟,英語力對台灣的意義是什麼?我們離雙語國家的目標又有多遠?

日期:2021-11-10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87期︱電池事業能為台泥加多少分數?

台泥大手筆投資100億元,在小港舊廠興建電池芯工廠。這筆投資到底能為台泥加多少分,值得好好探究一番。

日期:2021-11-03

產業時事

台灣在永續趨勢下的困境 ——淺談再生能源與永續發展

根據經濟部《能源統計手冊》,二○二○年台灣能源總供給量,進口能源占九七.七九%,自產能源占二.二一%。若按能源種類區分,煤及煤產品占三○%,原油及石油產品占四四.一七%,天然氣占十七.一七%,核能占六.五七%,這些能源主要來自進口;近期努力發展的再生能源,包括生質能及廢棄物、水力、地熱、太陽熱能、太陽光電及風力等,合計僅二.○九%;再以電力供應來看,二○年總毛發電量各類占比,抽蓄水力一.一三%、火力八二.一八%、核能十一.二二%,再生能源發電五.四七%。

日期:2021-11-03

產業時事

開放AZ混打莫德納腳步將近… 陳時中曝首批幸運兒人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規劃本月開放AZ混打BNT,美國日前(1日)再贈150萬劑莫德納疫苗,再加上近期自購莫德納疫苗到貨,指揮中心昨表示,擬開放AZ混打莫德納。衛福部長陳時中今證實此事,表示滿足第2劑莫德納需求、第1劑登記意願並預約莫德納者後,初步估算約有45萬劑莫德納疫苗可釋出混打。

日期:2021-11-03

產業時事

蔡英文與高中生面對面對談》年底四大公投案成焦點 學生問民意是否「有專業」? 總統妙回引發迴響

今周刊今舉辦第6屆「青春無懼未來我行-2021小英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現場逾120名高中生參與,高中生們輪番向總統犀利提問,從疫後的國際情勢一路到近期爭議的四大公投案,都成論壇上的討論焦點。多位高中生針對年底四大公投案提出質疑,更質疑公投民意決定未來走向是否有「專業性」?小英總統現場一一說明「不同意」理由,並強調政府有義務要向社會理性溝通、讓人民了解政策是理性的決策,形成理性思考的社會,答案引起現場熱烈迴響。

日期: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