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41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樂富一號追加募集新股上市開紅盤!一躍成為REITS台灣一哥「大者恆大趨勢確立」

今(6)日上午9點鐘,樂富一號REITS(不動產信託基金)追加募集之後的新股上市,這是台灣資本市場史上頭一次有REIT在成立上市多時之後,再有追加募集額度,並順利上市,今天樂富一號以紅盤開出。

日期:2021-12-06

投資理財

驚豔的第三季財報

今年上市櫃整體第三季財報可能從一兆元淨利起跳,會是史上最好的一季財報,全年淨利可能超過四兆元,這當中,最大的憑藉還是台股的基本面著實太強。

日期:2021-11-10

產業時事

10個月市值增7成…富邦金超車國泰金,加上台哥大、momo助攻,看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如何讓老集團迸發新火力

Nanotech energy是一家美國石墨烯超級電池新創公司,石墨烯是從石墨中提煉出來的⋯⋯,可以避免目前鋰電池易燃的缺點,而且輕巧、導電效率佳。」說這段話的,不是科技業大老、也不是電動車供應鏈廠商,而是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

日期:2021-11-03

產業時事

10個月市值增7成…富邦金超車國泰金,加上台灣大、momo助攻,看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如何讓老集團迸發新火力

所謂「跨界」,必須先在既有範疇踩下沉著有力的腳印,再穩健跨步到全新領域,並且又領風騷。不容易,但是富邦集團做到了!今年以來,集團核心事業富邦金控市值成長8成,背後動能是改寫金控業歷史紀錄的獲利表現。另一事業富邦媒體科技同樣精采,市值狂升逾2倍,穩坐電商龍頭寶座,甚至撼動國內零售版圖。然而他們的腳步沒有停下,還在持續不斷嘗試新的事物。對於這個站在浪尖上的老集團,你必須重新認識。

日期:2021-11-03

產業時事

進入北美醫療市場的關鍵

台灣生醫團隊投資北美醫療產業,多不勝數,真正完美切入甚至致勝的,卻寥寥無幾,因為醫療產業不是不能投資,而是不能只做短期投資。台灣失敗的關鍵,在於「時間」。

日期:2021-10-27

財經時事

兩家生技公司赴美掛牌,一家大漲61%、另一家卻下跌20%,資深會計師點出關鍵原因!

台灣生技資本市場上周五(10/8)發生兩件大事,一是首度有台灣生技創投以SPAC公司在美股掛牌,這家Maxpro Venture未來將收購那些生技公司,對台灣資本市場會帶來那些衝擊,已引起廣泛討論。

日期:2021-10-12

產業時事

上市眉角  兩個月即掛牌 散戶投資人可提前買進  Gogoro搶搭SPAC熱潮 背後有何門道?

日前,Gogoro宣布將透過與「特殊目的性收購公司」合併的方式赴美掛牌,寫下台灣新創出海發展的新頁。過去兩年風行美國IPO市場的SPAC,對企業與投資人究竟有何吸引力?

日期:2021-09-22

產業時事

台灣的金融業逐漸兵肥馬壯

台灣金融業經營體質逐漸改善,再加上金控的合併整合與近年資本市場大旺,擁有保險業的金控公司加大獲利能力,使得市值增強的力道愈來愈可觀。

日期:2021-09-15

投資理財

最大外資空頭對台積電全面翻多!當初賣掉轉買長榮的人後悔了 因為他們忘掉這個投資原則

有關台積電漲價及未來半導體產業的動向,由於之前已有許多人談過,本來我不打算再寫評論,但剛剛收到朋友轉來一份100多頁的外資報告,過去一年不看好晶圓代工及台積電的大和資本證券,如今終於改變立場,把台積電目標價從595元調升到666元,投資評等也從持有(Hold)升到優於大盤(Outperform)。

日期:2021-09-02

產業時事

「從一個人武林,到巨木成蔭」 台股不再只靠台積電唱獨腳戲!謝金河:從外銷接單看端倪,台產業正變化

去年財訊雙週刊的專欄作者蔡鴻青發表了一篇,題為台股「一個人的武林」專文,引發外界共鳴。台股去年一口氣漲到15000,最大動能來自台積電的一枝獨秀。大家都很擔心台股只靠台積電一隻腳,萬一台積電有什麼三長兩短,怎麼辦?

日期: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