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21223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2-23

職場生活

別傳聊天室截圖「小心被盜帳號」!詐騙手法又翻新招 台灣大揭手法:「2步驟」做了錢也沒了

跟陌生帳號聊天真的要小心,有民眾反映近期透過通訊軟體,收到詐騙集團要求提供聊天室的截圖,一旦截圖傳過去沒有留意到訊息上頭的OTP驗證碼,自己的帳號可能就輕易被盜、拱手送人。

日期:2022-12-23

投資理財

偏愛幼子行不行?從長榮集團創辦人的繼承糾紛看豪門爭產攻防:大老闆的遺囑為何總能引起軒然大波

甲為著名的a海運集團創辦人,該集團除海運以外,也跨足空運、倉儲及旅遊等,他與元配乙育有丙、丁、戊、己四名子女,與A女(二房)育有一子 B,乙與己先於甲死亡,A 成為甲的配偶,甲年事已高,他的集團事業已交由丙、丁、戊接班,B 為甲的幼子,熱愛航空,有機師的資格,亦持有 a 集團的股份,甲生前最疼愛 B,有意將集團總裁安排給 B。甲在就醫期間,在四位 a 集團重要人士見證下,書立遺囑,將遺產全部讓與給 B,並指定 B 為 a 集團的總裁,甲過世以後,丙與丁認為該遺囑係在甲意識不清醒下寫的,且該遺囑不符合法定要件,否認該遺囑的效力,並以優勢的持股將 B 逐出 a 的海運與空運事業,B 對外自立門戶,認為甲的遺囑有效,雙方的主張誰有理?

日期:2022-12-23

職場生活

HONDA也要漲價、3款車最高漲2萬!Toyota這款爆貴11萬 60萬小車要絕跡了,漲幅一次看

成本壓力真的撐不住了,繼裕隆日產汽車、和泰汽車漲價後,台灣本田(HONDA)12/23也宣布,明年2/1起旗下3款汽車要調漲售價1~2萬元不等。而先前和泰已表示,自明(2023)年元旦起,旗下豐田品牌車系不論國產或進口車款,全面調漲1~11萬元不等價格,平均漲幅達2%,從若把漲價後等領牌相關稅費加總,想買60萬元以下的小車恐怕幾乎是天方夜譚了。

日期:2022-12-23

產業時事

台積電工程師「降薪」也要去美國,全為生小孩?3位台積人親吐心聲:只想替下一代買個保險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設廠,台積電陸續將總計超過千名員工及家屬送至美國,被形容為「台灣半導體史上最大人才遷移」,此件事引起外媒關注。BBC News中文網以台灣晶片工程師為何願意「降薪」去美國為題撰文,分析這些台灣的科技頂尖人才為何願意舉家遷移的關鍵,受訪的三位年輕工程師都透露是想為下一代避險,「計劃在美國生小孩得到綠卡」。

日期:2022-12-23

產業時事

台灣擁龐大稅收,或可考慮直接寄支票給大家…謝金河:跟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會丟掉政權

對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丟掉政權!蔡英文總統22日在臉書發文,承認執政團隊沒有看到經濟數據,與人民實際感受的落差,需要深切檢討。民進黨敗選之後,這是蔡總統對敗選比較切入核心的回應。

日期:2022-12-23

產業時事

金管會罰完換證交所?國泰金中信金、新光金開發金各罰20萬,同件事為何罰兩次?這關鍵不一樣

證交所週五(12/23)公告,對國泰金、中信金、新光金與開發金這四大金控開罰,原因是四大金控沒有即時公告子公司國泰人壽、台灣人壽、新光人壽及中國人壽決定變更經營模式、將金融資產重分類,四大金控各罰20萬元。

日期:2022-12-23

投資理財

計程車起跳將漲15元,6大「小黃神卡」刷哪張省最多?一次看信用卡怎麼綁讓回饋能享25%!

為反映營運成本、司機薪資、燃油及維修等費用,北北基地區的計程車確定漲價,起程價從原先的70元漲到85元,連延滯計時運價也全面調漲。不少銀行端出牛肉來吸引消費者,善用信用卡的回饋,就能把計程車費給省回來,《今周刊》為民眾整理出6大「小黃神卡」,需要常常搭乘計程車的卡友絕不能錯過!

日期:2022-12-23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65期︱黑松與崇友低波動的本事與操作策略

黑松(1234)與崇友(4506)是存股池中兩檔股價低波動、配息穩定的傳產股。我們趁這兩家公司近日召開法說會,檢視了它們之所以業績與股價保持低波動的原因,並探討可能的操作策略。

日期:2022-12-23

職場生活

「富媽媽」前一天亮麗上通告、隔天拿菜瓜布幫客戶刷馬桶…先生憂鬱症離開科技業,她陪創業年收近千萬

2017年,十方在台灣知名半導體公司工作的先生,因長年在高壓的環境中,身體慢慢出現狀況。隔年公公罹患癌症,先生也得到糖尿病和憂鬱症。那年他不過43歲。幸好,她很早就有理財思維,2006年開始投資房地產和股票,2017年被動收入超過家庭支出,已經財富自由。先生46歲離開職場,疫情期間找到未來想投入的事業,經營一家清潔公司,目前年營收近千萬元。她強調,每個人都要成為有彈性的成熟大人,拓展自己的技能,讓心更穩,「要成熟退休,不放棄成為更好的自己」。

日期: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