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50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習近平尚無主動武統台灣意圖 但兩岸軍力擦槍走火可能性大增 軍方專家:台灣「可做這三件事」以避戰

長年研究共軍的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也是剛卸任的前所長馬振坤表示,中共20大結束後,兩岸海空兵力在台海周邊對峙恐成為新常態,因為北京認為必須以軍事遏止外國干涉台灣及支持所謂台獨分裂實力,惟共軍會在達到爆發衝突的臨界點前收手。只是,由於兩岸海空軍兵力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對峙頻率更高、距離更近,未來雙方爆發擦槍走火的非意圖性衝突,可能性大為增加。但馬振坤也指出,目前「習近平沒有主動實施武統(台灣)的意圖」,因為北京對兩岸關係的基調依然是和平統一,而在和平統一政策下,武力是依據中國反分裂法遏制台獨促進和平統一的手段。「若要將和統改為武統,便是(中共)黨中央對台政策的重大戰略轉變,需要中央政治局會議,甚至是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同意。」他也重申,對台灣來說,「國軍做好備戰就是避戰」,台灣必須建立不對稱作戰實力、維持先進基本戰力,同時強化後備戰力,才能有效因應台海新常態。

日期:2022-10-24

產業時事

20大閉幕/李克強確定裸退,栗戰書、汪洋落榜「不入常」!朝日新聞:「習1強時代」來臨

中共「二十大」(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今(22)日正式閉幕,而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也隨之公布,值得留意的是,現任7名政治局常委中,有4人均不在此次的名單內,分別是李克強、汪洋、栗戰書、韓正,確定不會「入常」,而「習家軍」也將全面接掌中共領導階層。對此,日本《朝日新聞》解讀,「二當家」李克強的完全引退,象徵著「習1強時代」的到來。

日期:2022-10-23

產業時事

美方示警中共提早攻台,國安局長陳明通坦言「最快2023以戰逼談」:執意犯台他們不會贏

編按:針對美中台議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一 (10/17) 表示,北京決心加快統一時間表,不惜以武力手段來實現,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Michael Gilday)上將19日在大西洋理事會亦指出,中國可能會在2022年或2023年展開攻台行動,不能排除其可能性。國安局長陳明通週四(10/20)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上,被問到如何看待布林肯稱中共會加速統一台灣的時間,陳明通說中共作好攻台軍事準備的時程,有好幾個時間點需要注意,從完成軍事整備2027年、2025年,「2023年也必須密注」,中共對台比較可能是「以戰逼談」,國安單位有一定因應建議。陳明通表示,中共為了轉移自己國內壓力也可能攻台,「獨裁國家常常做這種事」,若是中國實施封鎖台灣能撐多久?陳明通坦言封鎖視同戰爭,會想辦法做安全通道,國安部門有因應,「這是非常嚴肅的國安問題」。會前陳明通受訪時表示,有注意到20大報告對台部分,「其實是老調重彈,武力攻台沒有贏的可能。」

日期:2022-10-20

產業時事

習近平不放棄武統,國民黨卻搶發賀電、連戰洪秀柱都列名…被稱「台灣區政黨」簡體不夠再發繁體版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在北京召開,台灣包括中國國民黨、新黨、無黨籍團結聯盟等不理會中共對台不安好心,不放棄以武力統治台灣的主張,仍然發出賀電,結果被中共稱為「台灣地區政黨」,大吃豆腐,而且繼16日的簡體字版後,週一(10/17)上午,對岸再發一次繁體字版,國民黨等形同被搧了2次巴掌,網友痛罵「無路用」!

日期:2022-10-17

中共20大 特別報導

習近平20大講2hr不承諾放棄武統!575字涉台報告一次看…台灣是中國的台灣?總統府回應了

中國20大週日( 10/16 )上午開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報告時,在對台方面談話未提及「九二共識」,而是強調「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反台獨」,但會後發表的二十大報告中,依然有提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堅持一個中國及九二共識」。新華社報導,習近平表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對於習近平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總統府表示,台灣的立場很堅定,國土主權不退讓、民主自由不妥協、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選項,這是台灣人民的共識。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民主自由是台灣人民的信念與堅持;台灣的主流民意也清楚表達,我們堅定拒絕「一國兩制」。台灣的立場很堅定,國土主權不退讓、民主自由不妥協、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選項,這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誠如蔡英文所強調的,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之下,我們也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求雙方可以接受,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兩岸共同的責任」。張惇涵說,國安團隊嚴密掌握相關局勢,並持續密切關注相關發展。

日期:2022-10-17

產業時事

中共20大開幕,習近平回顧5年對台政績: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牢牢把握主導權」

編按:中共二十大16日上午10點開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政治報告,在涉台部分,他表示過去五年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展示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他還說,提出了「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針對台灣,習近平說「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他提到始終關愛台灣同胞,不過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決定」,「中國以最大誠意和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在實現建軍100年奮鬥目標方面,習近平說會全面加強軍隊建設,確保「槍桿子永遠聽黨指揮」,健全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體制。

日期:2022-10-16

2022縣市長選舉

討厭洋基隊、討厭湖人隊、討厭有錢的霸權!「桃園勇者」鄭運鵬的養成之路

「桃園勇者」鄭運鵬,在選戰倒數時刻,臨危受命接下了桃園市長選舉參戰任務,他向總統蔡英文報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讓桃園選戰變的歡樂。「桃園勇者」這個角色,到底怎麼誕生的?這一切,都要從鄭運鵬的家庭開始談起。

日期:2022-10-12

財經時事

蔡英文首度向北京遞出橄欖枝,是「親近中國」還是創「新台獨紅線」?一探她的國慶曖昧政治學

台海近期風險升溫、中國共軍擾台力道與頻率高張,又逢中共20大政權交替的關鍵時期,總統蔡英文今年國慶日演說,較以往顯得有彈性及務實,不僅明確向中國喊話「兵戎相見不是兩岸的選項」,更首度向北京遞出橄欖枝,期待在兩岸邊境解封後,逐步恢復交流,願與北京尋台海和平的方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丁樹範直言不諱,「風險控管才是主旋律」。英國諾丁漢大學亞洲研究所中國計畫主任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受媒體訪問時評論,台灣越來越懂的在(台獨)紅線後頭創造空間。

日期:2022-10-11

產業時事

泰晤士報:中國可能封台,台灣經部次長證實正儲備關鍵物資!美再傳將售台NASAMS防空飛彈系統

編按:美國在今年7月曾援助烏克蘭多套「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現在這套系統,極可能列為軍售台灣的項目之一,政府高層人士透露,美方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宣佈對台多項軍售項目。據了解,這套防空系統是由挪威康斯堡防衛與航太公司(Kongsberg Defence and Aerospace)和美國雷神公司合作推出,可補強我空軍對機場丶軍事基地與據點的防空戰力,為功能強大的中短程地面防空系統。

日期:2022-10-07

產業時事

87歲評論家李怡今晨病逝…曾說離開香港是「完成最後的人生」: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監獄

編按:旅居台灣的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李怡周三(10/5)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87歲。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過去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文章,被視為立場反共。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落腳台灣,認為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他曾經在臉書寫道,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邱吉爾的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而《今周刊》在今年5月曾專訪李怡,評析香港政府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逮捕香港「六一二人道支援基金」5位信託人,對香港社會具體影響與象徵意義,以下是訪談口述摘要。(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10/5)

日期: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