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2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保險稅制

陳建仁扛年改重擔:我如瀑布下的水鳥 鍛鍊心性

軍公教年金新制七月一日上路,歷經兩年多與社會各界溝通的歷程,擔任年改委員會召集人的副總統陳建仁接受本刊專訪,談七百多天以來的心境,以及接下來的重要任務。

日期:2018-08-01

財經時事

育才基地》春雨台灣新青年領袖營 新潮流一條龍人才庫 政治種子養成術解密

新潮流用盡洪荒之力栽培年輕人,派到各縣市蹲點學習、甚至送出國進修,只為持續「換血」,累積實力。辦了十屆青年領袖營,催生出台中、高雄四名市議員。

日期:2016-12-01

產業時事

國會擴權明拚三讀…藐視國會罪連外資圈都喊怕:本土企業都不擔心?39法學者籲「國會五法退回討論」

立法院正在審查由國民黨、民眾黨主推的國會職權行使法修法,被民進黨和民間團體批評國會擴權法案,目前關鍵條文包括「藐視國會罪」都已二讀,外界預估法案將於週二(28日)完成三讀。在台灣投資的外商公司憂心忡忡,數名主管都向本刊表達憂慮,認為修法將影響外商持續對台投資意願。「以金融圈來說,貸款給哪些公司都是機密。」一名美商金融業的法務主管H先生指出,有許多大型的聯貸案,其中就同時包含公股銀行和外資銀行,如果負責人要被叫去國會聽證,那對於公司來說,即使沒有涉及洩密,仍會對於公司形象有影響。H先生解釋,台灣的立法院環境跟美國環境不太一樣,在國外,大家或許會看到某一些公司的CEO會去國會聽證,捍衛自身產業或公司的權益。但在台灣,企業對某個法案或事件的立場,很容易會被歸類為贊成或反對就是支持某個政黨。除了外資憂心投資環境,包括法學界、司改團體、國際學者也都在近日紛紛聯名發表投書,憂心在野黨的國會改革版本,超出各憲政民主國家的範疇,顛覆法治及國會程序。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則秀出年輕人喜歡的社交平台Dcard指出,學生也都一面倒支持立法院推動國會改革,中興大學有72%支持、政治大學88%支持、陽明交大82%學生支持,就連賴清德國會發跡地,成功大學也有79%支持。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法案三讀後一定會分別針對實體的違憲及程序性的違憲提請釋憲,交由大法官定奪。至於行政院是否提覆議,民進黨團尊重。

日期:2024-05-27

財經時事

6個故事 認識蔡英文治國性格

20201230編按:第二任期連任的總統蔡英文...回顧她的執政風格...(以下為上任時期的報導):--------------------新總統蔡英文來了!她將會是一位怎麼樣的總統?也許千言萬語,不如說幾個鮮活的故事容易懂。我們亦問遍跟隨她多年的文臣武將、謀士幕僚,爬梳出她骨子裡幾個鮮明特質,決定用四個字來詮釋她:柔韌不屈!一起來認識台灣新總統,蔡英文。

日期:2016-01-21

產業時事

蔡英文就職演說全文》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總統蔡英文今(20)日上午10點,於台北賓館發表第二任期就職演說,內容共有「作為共同體的台灣」、「空前的挑戰和絕佳的機會」、「國家建設工程」、「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與「結論」等5部分。

日期:2020-05-20

財經時事

失衡的正義

「正義不僅應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這句著名的法諺,恰好是當前台灣司法的寫照。身為正義守護者,台灣司法卻因遠離社會脈動、難與外界溝通,讓人民失去信心。強烈的不信任,導致人民對司法恐懼、冷漠,形成惡性循環。法律源於人民集體意志,只有讓人民看見司法、讓司法聽見民意,才能扭轉信心危機。

日期:2016-06-23

產業時事

這群台灣之女 用溫柔力量征服選民

一月十六日,當台灣社會用選票迎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之際,這個國家的其他角落,還有三位出身背景大不相同的女性,憑藉同樣柔韌不屈的精神,擊退強勁對手,進入國會殿堂。她們用各自的故事,詮釋出女性參政的多元樣貌。

日期:2016-01-21

產業時事

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兒虐隱憂比你想得更嚴重…1歲男童那晚的哭喊,戳出兒少安全網5大殘酷真相

今周刊編按:1歲童被保母虐死事件震驚社會,殘忍行徑讓外界質疑具有高社會信任度的兒福聯盟、社工,這層保護兒少的安全網是否出了問題。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心痛不捨,該處理的都會處理,也呼籲中央、地方精進相關措施,像是提高醫療專責醫師制度涵蓋率、過渡時期安置的保母需比照寄養家庭標準,及建置保母推薦評鑑平台。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3/14)也向家屬及全國人民道歉,表示會要求中央、地方提出改善措施。早在2017年7月,《今周刊》即以封面故事「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探討虐童問題,雖引起迴響,然而令人鼻酸的事件仍一再發生。以下為《今周刊》2017年報導。

日期:2024-03-14

財經時事

台灣去年底列管的受虐兒達9470人〉被通報的孩子每周仍有2.4人死亡 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

台灣少子化的缺口還沒補上,兒童保護的漏洞又緊接而來!孩子一個都不能少,當受到保護的孩子又遭毒手,凸顯既有系統失靈真相。一個個讓人流淚的無辜兒虐,誰來救?

日期:2017-07-20

財經時事

全球76個民主國家 只剩台灣20歲才能投票 誰掐住青年的聲帶?

「增加年輕人的社會參與,是對未來的重要投資。」因為這句話,選民高齡化的日本決定在二○一五年下修投票年齡,也為日本創造了扭轉「銀髮政治」契機。在台灣,即使人口高齡化的速度更快,即使是全球民主國投票年齡最高,但一個宛若掐住年輕人聲帶的制度,仍讓我們的青年無法在體制內參與公共議題,承擔更多未來的他們,無法發聲。

日期: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