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73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保險稅制

她在騎樓放娃娃機竟被課房屋稅?正常情形本該免稅 一旦出現「2現象」國稅局就會找上你

你完成報稅了嗎?5月報稅季開跑,113年期的房屋稅單也已經寄出,卻有民眾困惑,為何只是在騎樓放2台夾娃娃機給大家玩,今年就被課徵房屋稅?稅務局解釋,一般來說騎樓是免徵房屋稅的,不過如果有2種狀況出現就會收到稅單。而如果要繳交房屋稅,其實除了金融機構外,便利商店或者透過ATM、信用卡、電子支付等方法都可以繳納稅款。

日期:2024-05-09

產業時事

打詐新四法騙愈多關愈久,最重判10年!TikTok等4大網路平台須設法律代表,違者罰款可封網

新型態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行政院周四(5/9)通過「打詐新四法」,其中最重要者為制定《詐欺犯罪防制條例》專法(打詐專法),要求一定規模的網路網路廣告平台業者負有4項義務。首先這次專法最特別的是「類落地」義務,是要求域外業者須提報「法律代表」,作為在台灣的防詐窗口,第二是強化網路廣告資訊透明度,第三是制定詐欺防制計畫納入風險管理措施,第四是執行詐欺廣告處理與通報。未來無論是TikTok(抖音國際版)、LINE、Google、X(原Twitter)以及Meta(Facebook, Instagram, Threads)等大型業者,需負擔上訴義務,違者可處新台幣250萬元至2500萬元鍰並限期改正,且得按次處罰,拒不配合者,情節嚴重甚至可管制流量或阻擋連結(封網)。

日期:2024-05-09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80期︱生達、櫻花、健鼎第一季財報評析

生達、櫻花與健鼎三家企業的首季獲利相當亮眼。然而,我們必須保持冷靜,仔細觀察這樣的獲利是否具有持續性。其中,櫻花最應保持警覺。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考試院所屬二部一會新首長出爐!賴清德親會黃榮村拍板:劉孟奇掌考選部、施能傑接銓敘部

準總統賴清德新一波人事出爐。賴清德在上周會晤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後,確認考選部長由教育部政次劉孟奇出任,銓敘部長由行政院人事總處前人事長施能傑出任,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保訓會)主委則由現任主委郝培芝留任。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受網銀國際邀請、參與智冠董事候選人提名 前立委許毓仁:加強國際化、推動整合

「參與智冠董事會選舉,是希望可以推動一些公司治理,還有發展智冠國際化的潛力。」前立法委員、曾擔任過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訪問學者的許毓仁,對於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台灣遊戲大廠、智冠科技今年的董事候選人名單中,表明了自己受到網銀國際邀請,希望能將國際化經驗帶進智冠的想法。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京華城容積率飆840%史上最高,柯文哲親簽用印「大放送」!曾說都更不能1坪換1坪,為何讓財團1坪換4坪?

近一個多月來,柯文哲捲入任內釀出的三大案風暴,台智光費率案風波未平,緊接著又爆出京華城容積率、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地上權案爭議,遭質疑對特定財團讓利,兩案經民眾告發,台北地檢署已分他字案偵辦,將柯文哲列為貪汙罪被告。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討論的基礎

台北市政府政風處啟動調查,涉案主角因民眾檢舉成了他字案被告,台北市議會也成立了京華城、北士科兩案的專案調查小組;發生在柯市府時代的兩大案,這陣子成了最熱門的新聞話題,但在本刊追蹤採訪的過程中,一位長期關切兩案的台北市議員卻對我們感嘆,近來許多前來詢問案情的各路人士,其實並不理解其中內涵。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新藥股共信將上櫃,靠肺癌新藥營收暴增16倍!兩位創辦人皆非藥界出身,如何被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看中?

今年6月即將掛牌上櫃的新藥公司共信,靠著獨特的腫瘤消融新藥,已在中國取得銷售實績。創始團隊逾30年的研發路,是如何一步步取得醫師認可,並從中國逐步往東南亞與美國布局?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柯文哲兩大案 完全解密

(今周刊1429)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深陷京華城、北士科案爭議,涉圖利財團、獨厚業者、紀錄造假……,一連串指控接踵而來,兩大案疑雲罩頂,讓白色力量蒙上一層灰,向來標榜清廉、勤政的他,為何捲入這場風暴?三大黨政治攻防的背後,真相又是什麼?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Why is AR Glasses,not PC or Mobile ? 才能釋放Gen AI人工智慧的真正潛力

如果PC or 手機 App 就能搞定空間運算或是元宇宙,為何Apple Vision Pro and Meta Quest3 / Ray-Ban 等科技巨擘要另外做個硬體AR/VR/MR XR可穿戴裝置?真正讓智慧可穿戴裝置變「智慧」就要越靠近口、眼、耳越好, AI感測器靠近臉是合理選擇,從人角度思考,既然五官都在臉部,硬體越靠近頭部越好,另一個角度,機器人是否(把感測器)也都放在臉部?值得探討。

日期: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