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76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南投仁愛鄉災情比921還嚴重!土石流淹掉這加油站…多虧她聞到「土石流味」哭喊快跑救了所有人

卡努颱風外圍環流帶來的大豪雨重創南投仁愛鄉,南豐村受創嚴重,有加油站遭土石流掩埋,台14線在公路總局第二工處搶修下,周日(8/6)下午全線搶通,但指標73K人止關路段傍晚5點又發生坍塌,預計晚間8點過後才能再搶通。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再度前往仁愛鄉視察時表示,災民的房子被土石流淹沒無法居住,政府會比照莫拉克風災以現金專案救助,受損房屋整修、重建費用,也會協調經費協助災後復原。政府出動6架次直升機運送2噸民生物資,支援南投7村落,國軍派出黑鷹直升機救援,經過運送過後,受困部落物資補足,將以搶修道路和協助民眾脫困為主。

日期:2023-08-06

職場生活

一堆人都中!睡覺「1習慣」恐得糖尿病,研究揭實測結果:隔天飯後血糖瞬間飆⋯原因曝光

有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問題與糖尿病間存在緊密關聯。專家指出,不少人「習慣開燈」睡覺,但此舉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研究發現,讓一群年輕人在明亮的臥室中睡覺,隔天飯後血糖數值偏高,顯示已產生胰島素阻抗,將大增日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日期:2023-08-05

產業時事

賴清德給年輕人的一封信:支持你們用「跳脫框架」的創新活力,來參與民主!3600字全文一次看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臉書PO文「給年輕人的一封信」指出,建立進步的社會,投資年輕世代,讓每個年輕人都有公平發展的機會。他認為,年輕人並不喜歡被框架和定義。要爭取年輕人的支持,不該片面定義年輕人喜歡什麼,因為年輕人不喜歡被框架,所有人都有多元的樣貌。賴清德指出,尊重年輕人的獨立思考,支持年輕人用跳脫框架的創新活力來參與民主、追求自己和國家更好的未來,這是我的態度。而堅持價值,提出政策,和團隊一起務實解決問題,則是我的自我要求。「我會用這樣的態度與自我要求,來持續爭取年輕選民的信賴,讓台灣成為創新繁榮、公義永續、民主和平的國家。」以下為賴清德【關於台灣年輕人的未來,我的觀察和主張 】完整全文

日期:2023-08-02

職場生活

陳晉興今升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力推肺癌篩檢救國病:「病人把生命託付給你,你怎會不把電話給他?」

編按:原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今(8/1)日升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56歲的陳晉興是知名肺癌外科醫師,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多年來,陳晉興致力推廣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去年7月國民健康署終於將LDCT列入第5癌篩檢,上路僅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其中8成5都是早期患者,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啻是爭取到更大的生機與時間。面對已連續19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出生在彰化王功偏鄉的他,是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今周刊》曾於2021年專訪陳晉興,暢談自己從醫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1/1/20,更新時間為2023/8/1)

日期:2023-08-01

職場生活

新國病篩檢推手》「病人把生命託付給你,你怎會不把電話給他?」為什麼陳文茜、陳佩琪罹肺癌都找他

編按:原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今(8/1)日升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56歲的陳晉興是知名肺癌外科醫師,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多年來,陳晉興致力推廣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去年7月國民健康署終於將LDCT列入第5癌篩檢,上路僅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其中8成5都是早期患者,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啻是爭取到更大的生機與時間。面對已連續19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出生在彰化王功偏鄉的他,是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今周刊》曾於2021年專訪陳晉興,暢談自己從醫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1/1/20,更新時間為2023/8/1)

日期:2023-08-01

產業時事

親妹告發...禾馨蘇怡寧逃漏稅2877萬被起訴!臉書發文「無法選擇父母」曝內幕:沒分到股票他們就不爽

禾馨醫療創辦人、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在2021年底曾被父親控告棄養雙親,當時蘇怡寧在臉書粉專吐露與家人的多年相處關係,最後遺棄案予以不起訴處分。此外,蘇怡寧也被親妹妹蘇怡華告發,在2005、2006年間涉嫌拿她充當人頭逃漏稅,台北地檢署原本處分不起訴,但檢察官最新查出蘇怡寧及其妻子陳君惠雖然在2005年間無逃漏稅,但2006年至2012年間,冒用妹妹和弟弟、香港公司人頭,7筆收入涉及逃漏稅2877萬245元,依違反《稅損稽徵法》將2人起訴。蘇怡寧在臉書發文,對於被起訴一事表達不滿,坦言自己很無奈,「這件家庭糾紛已經陸陸續續搞了好幾年了,只因為這算是家裡事所以不想說太多」,「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沒有分我老爸跟妹妹,所以他們就不爽」。

日期:2023-07-24

幸福熟齡

卵巢癌是沉默殺手,一堆人確診已轉移!醫師:出現5症狀不注意,恐就已是末期

今周刊編按:據111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卵巢癌為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765人,較上一年度增長9.9%,死亡率每十萬人口6.5人,也比110年上升10.5%;若將區間拉長到10年,則可觀察到卵巢癌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分別上升40.4%及38.4%,順位由第11位上升至第10位,是女性不可忽略的婦癌殺手。卵巢癌雖好發於50歲以後,但近年卻有年輕化的趨向,如曾多次來台參賽的韓裔撞球好手「黑寡婦」珍娜李(Jeanette Lee),就在49歲驚傳罹患卵巢癌;立委邱議瑩、本土劇《甘味人生》演員李悅,也都是30、40歲就確診卵巢癌。而婦產科名醫王樂明的太太同樣因卵巢癌病逝,當時他上節目提到40歲妻子「身體每一個地方都在失火」,讓身為醫師的他感到無力淚崩。 醫師提醒,卵巢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要到腫瘤變大影響周遭器官、或形成腹水時,才會出現症狀,可能症狀包括腹脹、背痛、頻尿、骨盆不適、月經異常、性交疼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但等到出現症狀時大部分都已經是卵巢癌晚期,是相當棘手的癌症。卵巢癌沒有很好的預防方式,通常發現時已經是第三或第四期,肥胖、初經年齡較早、不孕症、有家族史等族群罹患卵巢癌的風險較高。建議女性40歲後應定期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才不會錯失黃金治療期。(原文刊載於2020/1/3,更新時間為2023/7/20)

日期:2023-07-20

產業時事

東非窮國首位助產士、反割禮先驅 伊斯邁爾奪鄧普頓獎 專訪索馬利蘭「國母」捍女權60年心路

來自索馬利蘭、高齡八十六歲的伊斯邁爾,是當今世上反割禮運動的先驅。至今,她仍持續為女性醫療權益、索馬利蘭的主權獨立倡議奔走不懈。

日期:2023-07-12

職場生活

婦科名醫肋骨跌斷,躺急診6hr「抽血驗尿照片子」噴41.5萬!好像住了總統套房…出國怎麼買保險?

台灣的醫療資源和健保體制享譽國際,也讓許多久居在台的外國人都稱讚不已,但到底在美國看醫生有多貴呢?婦產科名醫鄭丞傑分享,6月底去阿拉斯加旅遊,滑雪時意外摔倒,掛急診檢查發現肋骨斷了兩根,在急診室躺了6小時,期間做了抽血、驗尿和電腦斷層掃描幾項檢查,並和醫生交談6分鐘,最後竟收到台幣41.5萬的天價帳單,讓他感嘆「台灣人實在太幸福了」。

日期:2023-07-06

職場生活

一款早餐連吃20年,她體內長出巨大腫瘤,肝癌胃癌都跟它有關!劉博仁:養出癌症的11大原因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對抗,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日期: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