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24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巴氏量表」放寬3族群,失智症不用再去診間評估了!60萬辛苦家庭受惠、最快這時候上路

衛福部、勞動部昨日拍板,放寬3大類對象,不需經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僱看護移工,包括輕度失智症患者、使用長照服務滿6個月,並擴大特定身心障礙類別,初估有60萬家庭可受惠,最快本月即可上路。

日期:2023-09-13

職場生活

47歲洪曉蕾西班牙「插管救命」開刀人已清醒!醫:扁桃腺炎嚴重無法呼吸「恐氣切」5症狀就醫

5天前才在IG發文人在南韓仁川機場的47歲藝人洪曉蕾,週二(7/4)媒體卻爆出她正在西班牙馬德里當地醫院插管治療,且需要休息2-7天才能恢復,病因則是扁桃腺發炎。前夫王世均第一時間飛抵馬德里,週五(7/7)他透過臉書表示,洪曉蕾手術後已經清醒,他說週四(7/6)晚上醫生會診後認為雖然病情有好轉,但還是認為有膿決定動刀,從口腔內清創,洪曉蕾清醒後只說很抱歉麻煩大家了,非常感謝各界關心。(原文刊登於7/5,更新時間為7/7)

日期:2023-07-07

職場生活

「如果發現我倒地不起,請先放著不管...」90歲醫師奶奶的善終哲學:比起插管急救,孤獨死並不可怕

二戰結束前夕,1945年(日本昭和20年)6月,當時年僅16歲的中村恒子,為了成為一名醫生,隻身一人從廣島的尾道市遠赴大阪。直到現在90歲,恒子醫生仍然一直從事精神科醫師的工作。恒子醫生原本每週上6天的整天班,從2017年8月開始,終於減少為一週只上4天班。身高148公分,體重不足40公斤的恒子醫生,個子嬌小,說出來的話,充滿了溫暖和深深的慈愛。病患聽了她的話,都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氣。就好像微弱、細小的搖曳燭光,再度回復為熾烈的火焰一般。不僅是患者,恒子醫生周遭的人看到她澹然工作的樣子,或是感受到她的溫暖個性,都因此獲得勇氣,打起了精神。身為採訪撰述者,我也是受到恒子醫生關照的其中一人。她的生活方式,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恬淡慢活」。不精明、也不追求效率,總是專注於活在當下,而且絲毫沒有勉強自己的感覺。恒子醫生總是隨順自然的樣子,讓我們發現「原來可以這樣過日子」,「沒想到這樣的生活也很不錯」。怎麼做,才能夠像恒子醫生那樣恬淡慢活、「智慧處世」呢?接下來,請一起來了解她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和她的處世哲學。

日期:2022-11-08

全台防疫報導

入境上限放寬「每週4萬人」即起實施,7/14起三類人搭機免附PCR…陳時中揭邊境鬆綁關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7)日公布國內新增31,46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1,364例本土個案及9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5例死亡。指揮中心也宣布即起調整入境總人數為每週4萬人次,另外,自7/14起,國人、持有效居留證及來臺轉機者,搭機前得免持2日內PCR報告。

日期:2022-07-07

全台防疫報導

8月開放邊境?指揮中心鬆口「不會規劃那麼久」!確診者解隔入院鬆綁「6類對象免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二(6/7)公布國內新增83,0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2,973例本土個案及5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4例死亡;此外,指揮中心也宣布確診者解隔入院鬆綁規定,6類對象可以免篩檢。另一方面,傳出8月有望鬆綁國境,民眾有望可以出國旅遊?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概不會規劃那麼久」,商務客優先規劃。

日期:2022-06-07

全台防疫報導

無敵星星失效?羅一鈞:「二度確診」出現2狀況需居隔!陳時中揭「疫情6/10可望反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62,11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2,080例本土個案及3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4例死亡。

日期:2022-06-05

全台防疫報導

我孩子發燒超過41度確診、昏睡怎麼辦?這8種「兒童腦炎重症前驅症狀」出現立刻送醫

編按:本土確診維持在高原期,但兒童重症個案頻傳,週日(5/22)256例中重症個案中包含3名孩童,其中1歲男童確診後出現發燒、全身抽搐等疑似腦炎症狀,至於另一名10歲男童,染疫後出現合併腦炎與多重器官異常,正在加護病房救治中,全台今年累積至今已有12名兒童重症案例。指揮中心呼籲,如果觀察到小朋友出現8大症狀,很有可能就是「重症前驅症狀」,就要立即就醫評估。

日期:2022-05-22

產業時事

川普對華為開刀卻不讓它一刀斃命?兩關鍵數字暴露原因

2018年底,中國科技大廠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捕,美國總統川普想打壓華為的意圖,愈來愈明顯,但從去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納入禁止美國企業交易的實體清單開始,至今年5月止,美國卻5度發放臨時許可給華為,究竟,川普選擇凌遲華為,卻不讓它一刀斃命的原因是什麼呢?

日期:2020-06-04

幸福熟齡

不願臨終受苦,他們簽下預立醫療決定!提早安排,是給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禮物

放手,需要智慧;善終,是自己的責任。

日期:2019-07-15

財經時事

看似感冒小病,即使是有運動習慣的年輕人,仍可能身陷危機

一九一八年的大流行迄今已經超過一百年,我們從流感身上學到許多。我們已經知道其基因碼,如何變異、如何使我們生病,但仍然沒有掌握有效的對抗方法。流感一次又一次的出現,一九一八年和二○二○年沒什麼不同……

日期: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