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35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本土疫情狂燒家庭常備藥、物資清單大公開!輕症居家照護急上路有七症狀速送醫

今年四月中起,COVID-19本土個案每日以上千數字成長,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在政院報告時,以數學模式推估,月底有可能破萬例!在不拖垮有限的醫療量能下,最好的解方是落實輕症確診者的居家照護。

日期:2022-04-27

產業時事

我確診了,該要去哪裡收治?台灣將有460萬-470萬人染疫!一圖看清楚不用慌張

台灣疫情進入新階段,週二(4/26)本土確診更超過6200例!隨著每天確診數字跳增,指揮官陳時中說,未來全台可能會有460-470萬人確診,萬一收到簡訊需要進行隔離,究竟是要去醫院?或者是只要居家照護?或者要去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今周刊》整理圖表,讓讀者可以快速釐清自己屬於哪一種身分,第一時間不用擔心!

日期:2022-04-26

產業時事

「我快篩陽性了怎麼辦?」要衝急診室PCR?五張圖正確教你,怎麼做不緊張能真正保護彼此

本土確診病例連兩天超過5000例,週二(4/26)居家隔離改為「3+4」新制,對於匡列密切接觸者的天數,也從原本的4天縮短至2天。民眾在接觸到確診案例後、自己被列入密切接觸者,第一步就是要用家用快篩來確認是否染疫,萬一快篩陽性,不少人想到是「立刻往急診室做PCR」,這樣的想法卻已經造成急診室人滿為患!

日期:2022-04-26

產業時事

藥局人山人海、好多藥都剩一罐...藥師公會:6種藥家戶必備!這6大自保「脫險工具」也好重要

編按: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持續增長,尤其雙北疫情嚴峻,讓台北市長柯文哲宣佈週三(4/20)啟動確診居家照護,不少民眾在前一天下班趕著去買常備藥品,不少藥局又出現當年搶買口罩般的掃貨動作。有網友在網路分享,家附近的藥局是人山人海,不少藥品都剩最後一罐!藥師公會提醒民眾,疫情期間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六種藥品醫材品項,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分享6大自保「脫險工具」,提醒現在是「人人有險的地步」,他整理出6大自保「脫險工具」,包括台灣安全距離App、快篩工具、了解自己健康狀態、家中常備藥物、心情溫度計App和危急快打電話(三條緊急專線:119、衛生局或1922,協助立刻就醫)。

日期:2022-04-21

全台防疫報導

慢性病患者易突破性感染?2條件才是關鍵!羅一鈞:確診有七大症狀就要特別注意

週三(4/20)中央流行疫情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是否患有慢性病比較容易有突破性感染發生?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觀察並無直接關聯,還是與疫苗施打的劑量和接種時間比較有關係,他也說明成人染疫後的七大症狀。

日期:2022-04-20

全台防疫報導

兒童疫苗快要有BNT了,「問題解決雙方有共識」!陳時中透露合約進度:剩「文字」細節就能簽約

兒童疫苗接種廠牌有限,社會上吵得沸沸揚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透露BNT合約談判上「有困境」,不過週二(4/19)他表示,BNT疫苗談判上,雙方已經取得共識,目前正在最後階段應該是可以簽約了。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宣布,北市確診者明天起(4/20)全部居家治療,由台北市政府來電通知,除非家裡環境不適合或獨居無人照顧,才轉送防疫旅館。柯文哲說,既然中央沒打算升高防疫等級,又預期會有大量感染發生,趁目前重症還不是很多的情況下,12個行政區確診者明天起全部採居家治療,除非家裡環境不適合,或是獨居無人照顧,才考慮送進防疫專責旅館。

日期:2022-04-19

職場生活

要讓小孩打疫苗嗎…兒童疫苗選莫德納、不是BNT「副作用有哪些」?九個QA一次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開放6~11歲兒童,可以施打半劑莫德納疫苗,總共2劑、施打間隔28天,不過家長們仍擔心幼童施打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副作用?質疑指揮中心為什麼不選BNT?《今周刊》整理以下QA解惑說明。

日期:2022-04-19

職場生活

2歲確診重症「病毒直接攻擊大腦」!台大醫示警:「腦炎」歐美少見、華人案例多,4症狀立刻送醫

國內首例染疫兒童出現重症,2 歲男童確診後,出現急性腦炎合併多重呼吸器官異常,病況相對嚴重緊急插管治療,引發家長擔憂認為兒童染疫不是都是輕症居多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分析:「香港近期報告看到同樣現象,染疫兒童突然出現腦炎,雖然在歐美沒有這樣狀況,代表可能在華人、東亞特別需要注意此現象。

日期:2022-04-18

全台防疫報導

輕症在家怎麼辦?家中快備好「3物1藥2種水」,出現4徵兆快送醫,別讓輕症變重症

本土病例不斷向上攀升,16日國內出現首例2歲幼童重症案例,14日確診後一天內病況急轉直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孩童一旦出現4種症狀要特別留意,必須立即送醫。而雙北市長柯文哲、侯友宜對於嚴峻疫情向市民們呼籲,家中要備妥溫度計、酒精、消毒水以及常備藥物,倘若民眾確診為輕症,大部分可以吃普拿疼解決不適。

日期:2022-04-17

職場生活

台灣首例5歲以下重症,家屬控昏迷求救沒人理!陳時中:各單位都是全力在做該做的事情

台灣出現了首例未滿5歲的兒童重症案例,且該案的家屬還控訴出現了求助無人理的狀況,導致小朋友都昏迷了才能送醫,還必須要插管治療,甚至忍痛簽下「放棄急救書」!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說明,能了解家屬著急的心情,也把1922的通報和後續的處理時程報告了一次,並表示「不論1922、地方衛生局、119也都是全力在做該做的事情。」

日期: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