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82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財經時事

傳在墨西哥設新廠 鴻海澄清:與事實不符

鴻海 (2317-TW) 昨 (24) 日傳出,擬在墨西哥建新廠生產 iPhone,但對此,鴻海晚間發出聲明強調,近期國際媒體報導集團在海外大規模投資的訊息,皆與事實不符。

日期:2020-08-25

產業時事

圓剛小股東二十億元人間蒸發

圓剛分割子公司圓展上市前,以相對低價釋出超過一萬六千張持股,且釋股僅限董監事等特定對象,圓展上市案因上述因素,遭證交所董事會緊急喊卡,但這是否有背信嫌疑,主管機關金管會、交易所應對社會有所交代。

日期:2010-06-10

投資理財

搶電動車商機!板卡大廠華擎腦力激盪5年「喝掉可買下一間星巴克的咖啡錢」,跨界開發「車載數據平台」

「台灣不應該只有硬體,台灣軟體應該是很有能量的。」這是台灣板卡大廠華擎,旗下最新成立的車載軟體平台華玉科技總經理陸康瑋的感嘆,有感於現在電動車熱潮席捲全球,因此台灣不少電子大廠也搶布局,不過華擎的投資卻有點不同。

日期:2021-12-08

財經時事

本土疫情連環爆》亞東醫院、蘆洲員警、文大、經濟部都有人確診 已啟動隔離採檢大消毒

國內本土病例暴增,疫情嚴峻,雙北地區提升至第三級警戒,各地方政府陸續宣布防疫升級,多家企業、學校、政府機構等皆傳出確診病例。

日期:2021-05-17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0513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5-14

投資理財

投資門道 電源供應器迎熱浪、記憶體報價將轉強… GTC大會 藏新版輝達受惠股

(今周刊1423)輝達GTC開發者大會近期落幕,包括GPU、超級晶片GB200及伺服器等新產品,仍緊扣AI的發展。對台廠來說,部分產業族群也有新的受惠空間,值得多多關注。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iPhone供應鏈染更紅 被稱「果鏈三傻」 砍價也要搶單 立訊大擴產劍指台廠 短中長期效應解析

中國電子代工廠立訊在中國昆山大擴產搶iPhone訂單,再加上日前冒出的聞泰、比亞迪等陸系供應商,究竟對諸多台灣組裝供應商有何影響?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未來看得見

上個月,佳世達集團向港交所遞出了轉投資公司「明基醫院」的主板掛牌申請。這公司在中國南京、蘇州運營兩家醫院,去年獲利1.67億人民幣,比前一年大增87%。明基南京醫院是在2008年設立的,2013年再開了蘇州醫院,但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跟我們說,直到2015年他進入醫院董事會,才終於找到經營竅門,2017年轉虧為盈,如今迎來獲利豐沛、股票可望掛牌的收割期。

日期:2024-05-22

投資理財

43檔「黃仁勳點名股」出列…10檔漲停、工業電腦嗨翻,它28元誘人!老黃開金口、台股能強彈幾天?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進行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專題演講,分享AI科技技術進程,包括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等科技業巨頭都到場共襄盛舉。3月時,黃仁勳在GTC大會的演講上出現了SOLOMON所羅門的商標,造成其股價從40元、漲破175元,讓外界都好奇下一個飆股是哪檔。而週日演講,談及機器人應用時,黃仁勳點名「43家台廠供應鏈」入榜,被網友視為「報明牌」。其中包含台達電(2308)、緯創(3231)、和碩(4938)等,其中還曝光與鴻海(2317)合作的虛擬工廠;黃仁勳也不忘感性告白,一一點名合作夥伴,包括廣達(2382)、技嘉(2376)、英業達(2356)等。提及的43檔,引起股民討論的除了過往常被提到的AI概念股之外,還有先前在股東會嘆沒被邀請黃仁勳晚宴的仁寶(2324),以及身為傳統產業、以腳踏車聞名的巨大集團巨大(9921)。

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永續供應鏈與創新應用論壇盛大登場!電子資通產業共擘淨零新藍圖

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主辦的「2023 永續供應鏈轉型與創新應用論壇」,將邀請產官學研於10月24日在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盛大登場。經濟部為加速推動產業智慧升級、淨零轉型,攜手四大產業公協會(TEEMA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PSA 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TPCA 台灣電路板協會與TSIA 台灣半導體協會)凝聚產業共識,完成減碳路徑規劃白皮書,提供電子資訊產業減碳方向。政府也將透過以大帶小的模式,由中心廠帶動供應鏈生態系升級轉型。舉今年為例,在產業龍頭加上輔導顧問團隊的合作下,成功帶動國內超過750家企業邁向低碳化與智慧化雙軸轉型,預計於明(2024)年累計達成減碳34萬公噸,相當於879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碳吸附量,更促成採購國產設備超過11億元,亮點成果豐碩。

日期: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