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9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家登小金雞傳奇!幫員工加薪月領10萬,離職竟刪光資料、部門人去樓空...慘遭背叛老董如何2年營收翻倍

資本市場風起雲湧,有不少人把目光轉向未上市公司,尋找明日之星。《今周刊》製作「未上市100強」,篩選出獲利較佳或生機盎然的趨勢產業。觀察未未上市100強成員,不少績優公司背後有強大的股東奧援,「小金雞」特色相當明顯,其中一個就是家登旗下的家碩。

日期:2023-09-06

職場生活

鼎泰豐連3年加薪,這次最高6%!福利還有日本考察補助⋯再開150職缺「無經驗也OK」

新冠疫情後餐飲業復甦,紛紛祭出加薪政策搶人也留才,全球餐飲企業鼎泰豐日前宣布自6月1日起再度調薪,平均幅度3%至6%,已是連續3年加薪,總計幅度最高達16%。此外,鼎泰豐與台北市合作專案招募,將於6月10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在台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辦理徵才,將開出150個職缺,9成以上「無經驗可」,提供求職者現場面試。

日期:2023-06-08

產業時事

日本製造不再稀少?廉價日圓掀爆買潮,大金、本田...製造業產能回流,日本能擺脫失落30年?

過去30年,資本市場談到日本,想到的,是停滯的經濟成長,是流失的產業活力,但過去一年,在疫情解封與日圓貶值的助力下,它似乎正逐步擺脫這個「失落國」的標籤。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日本製造不再稀少?廉價日圓掀爆買潮,大金、本田...製造業產能回流,日本能擺脫失落30年?

過去30年,資本市場談到日本,想到的,是停滯的經濟成長,是流失的產業活力,但過去一年,在疫情解封與日圓貶值的助力下,它似乎正逐步擺脫這個「失落國」的標籤。一場經濟與產業的「質變」,正在這個國家的各地展開。走出陰霾,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嶄新的日本,或將出現在你我眼前。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存股族注意!兆豐金、華南金、第一金…6公股行庫舉手喊今年會發股利,但老董默認數字會縮水…

存股族要失望了! 公股金融機構今 (2023) 年雖然仍會配發股利,但受到去年獲利下滑、股債投資虧損等因素衝擊,股利縮水已成定局,4 金控、2 銀行董座「默認」今年股利將比去年少。

日期:2023-03-16

產業時事

股價暴跌、大裁員後...蝦皮全面撤出這市場 半年砍了7000人,留下來的員工不升職也不加薪

繼股價暴跌、大規模裁員後,「東南亞小騰訊」、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Sea)(SE-US) 正採取更多「過冬」措施,將全面結束歐洲市場蝦皮業務。

日期:2023-01-13

職場生活

「對不起大家,我們只加薪220元!」這家公司向員工道歉為何被讚爆?內部信曝光,風向一面倒...

辛苦工作一整年,許多人殷殷期盼的就是過年前領年終,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年終可以領;也有人新年新希望是加薪成功,但經濟不景氣,能加薪的機會可以說是小之又小。中國一間公司近期發出內部公告,表示今年加薪金額僅人民幣50元(約新台幣224元),表示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並向員工道歉,此消息也在網路上引起討論。這封內部信內容隨之曝光,只見信中提及,「公司非常抱歉,2023年調整薪資50元,這微不足道的金額,公司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請見諒。」

日期:2023-01-12

投資理財

台銀年終4.4個月+加薪5%「6年加了17趴」…想換新鈔?董座揭密:我家ATM現在就能換

農曆過年即將到來,國銀龍頭台銀周二(1/10)宣布,今年元旦起全體同仁加薪5%,調薪幅度也創下25年新高。過去6年台銀已調薪5次,總幅度高達17%,據了解,不只台銀,土銀今年同樣調薪5%,讓其他上班族好羨慕。

日期:2023-01-10

財經時事

全家茶葉蛋漲價全網崩潰!低薪、高房租雙夾擊...為何台人狂哭窮,人均GDP仍將超越日本?

台灣低薪未改善、實質薪資負成長,小資族每天省吃儉用就為了多存一點錢,但物價上漲狀況持續,全家宣布茶葉蛋一顆自10元漲到13元,網友崩潰一片。日前一篇「100元一餐可以買什麼?」發文引發熱議,釣出不少「乞丐超人」分享分享超商打折優惠時機、追蹤惜食地圖等省錢妙招。但令人意外的是,台灣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屢創新高,今年IMF更估GDP成長東亞第一,國外智庫更預估今年台灣GDP將超越日本,顯見台灣貧富差距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大中,形成「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落差。

日期:2022-12-19

產業時事

通膨榨乾薪資、考核涉歧視…百年老報《紐時》逾千名員工大罷工,40年來首見!一文看懂勞資引爆點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NY Times)超過1100名記者、員工在今(12/9)日午夜發起歷史性大罷工,《紐時》高層也坦言,這是《紐時》員工自1981年以來,首次展開連續24小時大規模罷工;而員工憤怒停工的背後原因在於,勞資雙方已協商長達20個月仍未有結果,包括考績不公、薪酬太低等,管理層的回應態度讓他們不得不選擇罷工,也創下《紐時》近40年來首次大規模的抗議浪潮。

日期: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