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43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亞矽搭橋僑委會攜手前進國際市場 「臺灣新創與海外僑臺商線上見面會」打造新創大未來

新冠肺炎阻斷了國界,也切斷了國際交流,但在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及僑務委員會努力搭橋下,「臺灣新創與海外僑臺商線上見面會」順利於臺灣時間2021年12月13日隔空在臺美同步登場,經由3對3的交流,新創不但有機會在臺灣冒出頭,還有機會播種海外,長得更好、更壯。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四大公投」明登場!還搞不清楚狀況?藥師「超精簡神解」一秒看懂 7大注意事項勿犯

四大公投案即將在明天(12月18日)登場囉!這段時間內,正、反兩方積極宣傳自己的理念、願景,期盼讓人民更加理解這次公投的意義;然而,即使在各大媒體大力推送消息下,仍是有不少民眾對於這次的公投案「霧煞煞」,搞不清楚下便難執行手上握有的公民權。對此,有藥師特別用「各一句話」的方式解釋四案正反選項,盼大家能更好懂,並踴躍投票實踐自己的公民權。

日期:2021-12-17

產業時事

低碳化浪潮來襲 傳產龍頭齊拚轉型

全球已有146個國家及歐盟提出淨零排放目標,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臺灣也宣示必須在2050年達成淨零。順應國際減碳浪潮,台電、中油、中鋼等傳產龍頭都已展開布局,短期內將持續建置技術成熟的綠能、實施智慧化能源管理、推動低碳製程;長期則投入氫能、循環經濟及碳捕捉封存利用等技術,由低碳邁向零碳。

日期:2021-12-16

職場生活

傳承與永續的聲聲呼喚:新屋愛鄉協會x龍華科技大學

空氣中飄盪著海上捎來的鹹味,遠方浪花正拍打著鵝卵石堆疊的堤岸,而那堤岸,正是佇立在此兩百多年的石滬。過往,它是用來捕魚的重要設施,隨著時間推移,石滬捕魚技法雖然已不符合經濟效益,卻充份體現先人善用自然生態的智慧,讓這座「海上長城」至今依舊被大家讚嘆著。

日期:2021-12-15

財經時事

就算窮死也不拿意圖分化我們的錢!3個大男孩如何熬過資金斷炊危機,打造出全球下載逾億次的App?

時間是2012年底,某個禮拜五深夜11點多,Gogolook(陌生來電辨識軟體Whoscall開發商)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起,當時正為資金斷炊、公司虧損逾千萬所苦的執行長郭建甫,順手接起電話,對方是有意投資Gogolook的創投業者,這次來電,就是希望Gogolook接受他們的資金。對彼時的Gogolook來說,創投業者願意提供這筆資金,似乎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根浮木,只要郭建甫點頭,公司就能取得「救命錢」;但,在他掛上電話,並和共同創辦人鄭勝丰、宋政桓討論之後,3人很快便得出結論,「就算窮死,也不拿這筆錢!」

日期:2021-12-14

公投專區

「核四重啟要15年,顏寬恆都當曾祖父了!」 呱吉:若核災恐影響900萬人 黃士修:3000億元核電廠白白報廢 要有人負法律責任

中央選舉委員會今(11)日舉行最後一輪公投意見說明會,針對第17案「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正方代表由提案人黃士修第五度親自上陣,反方代表由無黨籍台北市議員邱威傑(呱吉)上場。黃士修從發電成本比較、環境影響評估、揭弊、建照到核廢料等議題出發,不僅反駁之前反方陣營觀點,並力陳核四廠已經花了3000億台幣的人民納稅錢,民進黨政府執政五年來又不想徹查,他不能坐視核四廠就這樣白白報廢,要有人負起法律責任。邱威傑則從核四重啟需要經過安全分析、地質調查及環評等三大步驟指出,若根據正常程序,核四重啟還需要15年,遠高於反方代表聲稱的短短幾年,到時候「連顏寬恆都要當阿祖(曾祖父)了」,並強調不能把北台灣900萬人的安全當成賭注。以下依序就正反雙方代表在各自兩次意見陳述中的發言,做擇要摘錄。

日期:2021-12-11

產業時事

勇闖離岸風電場併購案 成金鑫獎贏家 國泰永續私募:每座風場發展史都得摸透

國泰永續私募股權基金與加拿大退休基金共同參與台灣風電專案,過程中,無論是風險評估,或者各方角色的權利與責任釐清,都是高難度的全新工程,但也因此,讓本案別具意義。

日期:2021-12-08

投資理財

真的假的?台南仁德站上3字頭,百人熬夜排隊買房…第一名竟遠從新竹來,他曝原因是這個

房市熱,但有熱到需排隊搶房嗎?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上一處建案接待中心外,今(8)日凌晨有高達數十人的排隊人潮,不少人還帶著桌椅、毛毯打算通宵奮戰,甚至到早上時,該建案接待中心外已達上百人排隊,為的是要在正式開賣時能搶先購買,這般猶如「排一蘭拉麵」的熱鬧景況,也引起外界熱議,甚至消保官及地政局也聞風而至,今日上午立即前來稽查。

日期:2021-12-08

職場生活

劉揚偉鴻海董事長 開門造車,像孔雀華麗登場

台灣電子業談管理,經常愛用動物做比喻,像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巨獅策略」、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烏龜精神」,而鴻海在創辦人郭台銘時代,則是強調速度的「狐與虎」。但你知道,正帶領鴻海往電動車轉型、接棒董座兩年的劉揚偉,是用哪種動物闡述管理嗎?答案,是孔雀。

日期:2021-12-08

產業時事

北醫大醫療科技展:驅動精準醫療、啟用生醫園區

北醫大體系今年聚焦「精準醫療.智慧創新」,於臺灣醫療科技展上大秀「一校六院」之傲人研發成果,更宣布2022年將啟用雙和生醫園區,結合全臺首創的「生醫加速器」,打造臺灣的「生醫矽谷」。

日期: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