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6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職場生活

建中輔導老師養出北一女學霸女兒,給高三父母的勸告:分數不等於未來「用愛心而不是擔心來陪伴孩子」

編按:學霸≠書呆子、女校≠愛勾心鬥角。《那些學霸教會我的事》首次公開的機智學霸生活,超乎想像的有趣、熱血!著迷於寫程式的鄭允臻,是北一女史上首位晉級資奧二階選訓的學生,但是學業與競賽雙重壓力下,卻導致她自律神經失調⋯⋯作者王蘭芬在書中特別專訪允臻媽媽,同時也是建中輔導室教師的曾毓芬,真心分享如何經營親子關係,陪伴「高敏感」的高中生,走過升學的荊棘之路。

日期:2023-09-11

職場生活

月收入11.5萬生活依然吃緊?他嘆「以為自己薪水很高」 每日開銷攤開一看:「魔鬼」藏在細節裡

現在物價上漲速度快,讓許多上班族感覺「錢不夠用」,日前一名網友表示,他的薪水8萬元,老婆薪水3萬5千元,以前覺得他們薪資贏過很多人,結果生了孩子才發現,扣除生活開銷、育兒支出、車貸與電信費後,根本沒有娛樂費,讓他直呼「心滿累的」。

日期:2023-09-09

職場生活

70歲退休老師哀傷:有自住房領終身俸,最後還是住養老院等死!50歲就該思考「老了要住哪」

上有老下有小,三明治族群該怎麼安排自己?

日期:2023-09-08

職場生活

「我覺得哥嫂都沒好好照顧失智的爸爸...」醫師勸長照裡不同居的家人們:照顧不是出錢的人最大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患者老張先生的女兒張小姐,她一大早就守在門診區,想趕著在其他人出現前和我說話:「陳醫師,在我爸跟我哥來門診之前,請讓我先和你聊聊好嗎?」既然時間尚有餘裕,我就請她進診間坐著說。

日期:2023-09-06

投資理財

住院醫師股市翻身記:他39歲用26萬本金開始,5年還完700萬負債、零貸款買下蛋黃區34坪電梯大樓

編按:作者高一時赴美,後自康乃爾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回國服役時擔任空軍翻譯官,並曾於三星電子任職。而後歷經9年修練,成為獨當一面的兒科專科醫師。雖千辛萬苦當上醫師,卻發現這個職業無法保證家人的未來而備感挫折,決定投入股市。經一年半苦心鑽研,制定出不會耽誤醫師本業、符合自己生活週期的的波段投資法──「天地人選股+狙擊手交易」。從1000萬韓元(依當時匯率,約26萬新臺幣)的種子資金,以及3億韓元(約780萬新臺幣)的負債開始,歷經5年時間,創造了稅後55億韓元(約1.3億新臺幣)的資產,2021年秋於首爾江南區零貸款買下一戶約30坪大的電梯大樓,實現心心念念的夢想。

日期:2023-07-13

產業時事

「你怎麼看我們家?」洪士琪找20年老友劉揚偉請益,他給新光金2字建言「很合鴻海邏輯」

新光金(2888)董事、改革派代表洪士琪在周五(6/9)股東會上大獲勝利拿下10席,在董事會囊括三分之二席公司派僅取得5席,其中改革派推派的獨董陳彥希以第一高票當選。洪士琪在會後接受採訪時指出,謝謝各位股東給我們改革派的支持,現在才是責任的開始。事實上,洪士琪在獲得這場勝利前、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已透露可能的方向。

日期:2023-06-09

產業時事

原以為會和同學一樣升學,當個平凡高中生...泥作師傅告白:那一晚的跑路開啟了我快30年的工地人生

有句話說:「不讀書就去做工。」我是南部囝仔,和大多數小孩一樣,每天就是吃飯、睡覺、讀書、跟同學抬槓。國中的時候,我讀的是升學班,成績不錯,還拿過獎學金。後來的聯考,我考上了南二中。本來,我以為我會和其他同學一樣,順利升學,當個平凡的高中生。沒想到有天半夜睡得迷迷糊糊,家人急急忙忙把我搖醒,叫我把東西收一收,說要走了。

日期:2023-05-22

職場生活

感覺煩躁的時候「想嘆氣嘆氣吧!」專家:「嘆3口氣」秒緩解壓力 4個呼吸法幫你放輕鬆

平時心煩意亂的時候,總是會悶悶地嘆一口氣,或是看到身旁的人嘆氣時,也會關心問一句「你怎麼了?」其實,嘆氣不光是悲傷或沮喪的表現,有最新研究指出,「嘆氣」(Sigh)可以幫助人們放鬆,緩解壓力。

日期:2023-03-12

投資理財

「我跟你說,單身存錢速度真的有夠快!」父母南部養老,50歲運將隻身台北:中年寂寞比沒錢還可怕

前幾天搭到一台UBER,那運將大哥沒記錯的話應該是62年次,上車時沒多說什麼,但他還蠻想聊些什麼。老樣子開場是這樣:「今天假日,大哥還出來跑車做生意呀?」

日期:2022-12-21

職場生活

「原本我以為跑步的人都是笨蛋」10歲後放棄運動直到44歲慘遭身體報復...一個文組大叔的中年反省

原本我以為跑步的人都是笨蛋。我是真的這麼想的,當然這完全就是偏見。比賽就算了,又不是運動選手,普通人跑那麼長的距離有何樂趣可言?那種把馬拉松和人生畫上等號的論調令我嗤之以鼻,無論是跑步時穿的運動服或跑者臉上的神情,那種「認真感」也是看了就煩。我最後一次從事像樣的運動,大概可回溯到小學4年級加入少年棒球隊打的棒球。10歲之後,我就放棄所有運動了,過著極度文組的生活。出社會之後,工作時會用動到的肢體只有手肘到指尖這一段。儘管是名體虛男子,幸好年輕能彌補一切,即使一邊嘆氣說「本大爺就是體質虛弱」,偶爾熬夜工作還是辦得到的。然而,這樣的生活型態終究迎來了極限。

日期: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