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8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強化政經體質

內有接連不斷的罷免動員造成社會對立、外有中國對核心關鍵技術的虎視眈眈,享有民主自由的台灣,在政治經濟上,都還有進步空間。

日期:2022-02-09

產業時事

美國對台灣安全援助計畫的限制

台灣面臨中國日益緊迫的威脅,對此美國國會通過許多法案以加強台灣的威懾,包含「台灣嚇阻法案」(Taiwan Deterrence Act)與「武裝台灣法案」(Arm Taiwan Act of 2021),但是依現有的結構法案若通過,可能會適得其反。

日期:2021-12-30

產業時事

北京透過選擇性執法脅迫台灣經濟

11月22日國台辦發言人表示「絕不允許支持台獨、破壞兩岸關係的人在大陸賺錢,幹吃飯砸鍋的事。」並對台灣遠東集團在當地投資企業,以違反相關法規為由開罰 7,420 萬美元,這種反复無常的法規執行令人擔憂中國是否正改變對台灣的態度,並透過選擇性執法脅迫台灣經濟。

日期:2021-12-20

產業時事

中經院李淳:「維持現況是最好的結果。」 萊豬公投通過台灣須付出的三個代價

「臺灣應該尋求一個平衡的狀態。」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平靜地說。公投第十八案反萊豬公投將於18日舉行,國民將就是否同意禁止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口進行投票。然而,受到公投結果影響的,恐怕不是只有要不要讓豬肉進口這麼簡單。李淳就提醒,若是公投通過,台灣可能要付出三大代價。

日期:2021-12-10

產業時事

以區域力量管理台灣的太平洋島嶼戰略

隨著印太地區在國際經濟、安全等議題越趨重要的情況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今年七月為抗衡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日益擴大的優勢地位,訪問法屬玻里尼西亞。澳洲也因應在法屬玻里尼西亞和在馬紹爾群島新開設大使館,不僅美國許多國家皆欲抗衡中國在太平洋日益加強的影響力。

日期:2021-12-09

產業時事

日本人來台要隔離14天,我們過去日本卻想只隔離3天?致台灣人:請別再當溫室裡的巨嬰

教企業轉型的MBA教授或企業講師,都喜歡提諾基亞(NOKIA)的案例。在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嚴格說來,是在蘋果iPhone問世以前的世界,是諾基亞引領風騷的黃金時代。2007年iPhone落地、三星等大廠接著推出安卓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唯獨諾基亞,仍舊兢兢業業地固守功能性手機的城池。

日期:2021-11-18

產業時事

雷曼級別的中國黑天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對國內經濟所做整治,是近乎鐵了心的「獨孤求敗」,筆者判斷此為兩大因素疊加,而後續中國對恆大案的應對,與之連結的台灣企業,得注意了。

日期:2021-09-15

產業時事

美國國內政局 為何關乎台灣安危? 普立茲獎得主歐逸文 解讀拜登抗中進化論

見證過中國快速發展的黃金年代,也近距離觀察拜登一路攀上權力高峰,歐逸文認為,拜登最可怕的對手不是野心勃勃的習近平,而是因撕裂對立、已近乎失能的美國政治。

日期:2021-07-28

產業時事

台灣的國際與在地氣候政策挑戰

4月22日至23日,美國總統拜登主持了線上領導人氣候峰會,並宣布到2030年,美國將把造成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50%到52%,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時重申2060年實現碳中和,與此同時總統蔡英文提出2050淨零排放目標,在中美對於氣候政策的競合下,台灣更需面對國際與在地氣候政策挑戰。

日期:2021-05-31

職場生活

「好端端的,怎麼就吐釘子了?」金馬新導拍《南巫》:不平等待遇是大馬華人被下的降頭

張吉安溫柔地說鬼故事,他一點也不想嚇人,他想用最寫實真誠的方式,說位於馬泰邊界多元民族的家鄉事。

日期:202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