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17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台鐵招考放榜,這項僅1人報名還沒錄取!「以前搶破頭」...問題出在哪?他分析:過5關才領33K

台鐵公告113年甄試榜單,這也是今年台鐵公司化後首次招考。本次甄試各類科正取人數756人、備取722人,平均錄取率依筆試到考人數計算約16.91%。這次招考4類職缺,包含助理管理師、助理工程師;事務員、技術員;助理事務員、助理站務員、助理技術員;服務員。月薪約新台幣3萬3000元至約4萬2000元不等,然而民眾發現,有個項目招考7人卻只有1人報名,且報名的這唯一一人還沒錄取。此現象引起民眾討論,有人認為台鐵過去是公家單位,在鐵飯碗時期一堆人搶破頭,如今公司化卻沒人報考,原因出在哪?

日期:2024-04-16

產業時事

開戰!伊朗證實發射無人機與飛彈攻擊以色列,美軍已擊落部分無人機…拜登急返白宮戰情室

中東戰火持續延燒、衝突再度升級,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證實,已向以色列發射無人機和飛彈,以報復4月1日針對其大馬士革領事館的致命攻擊。以色列、約旦、伊拉克都已暫時關閉邊境,以軍正動員做好來襲防範。美國白宮也再度承諾,將堅定支持以色列防禦來自德黑蘭的攻擊。

日期:2024-04-14

產業時事

偽造賴清德聲音宣稱「支持藍白合」!政治假新聞1.4萬來自中國帳號,分工炒作疑美論

去年總統大選,台灣首見政治人物的生成式AI假訊息。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指出,儘管這些AI假訊息目前品質拙劣,容易破解,但已出現聲音、AI主播等各種型態,過去的查證技術逐漸不足以應付。此外,雖然這些AI假訊息對選舉影響不大,但許多炒作「疑美論」的誤導性論述,長期恐影響台灣社會對國家認同、國際地緣政治的公共討論,是需要特別注意之處。

日期:2024-04-12

產業時事

印度崛起、中國衰退、科技即財富成強勢訊息 剖析二○二四《富比世》億萬富豪排行榜

《富比世》公布二○二四年超級富豪排行榜,科技新貴稱霸榜單,印度富豪創下人數、財富、新人最多的新高紀錄,而中國不只出現「雙降」退縮,首富還慘遭小粉紅出征。

日期:2024-04-10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67期︱台肥、遠東新與黑松2024年期望值設定︱股池更新

台肥(1722)、遠東新(1402)與黑松(1234)是《存股助理電子報》謀定而後動、而且精挑細選的三檔具有雄厚資產、加上本業獲利豐厚的傳產股。我們認為,2024年這三家企業在雄厚的根基下,可望有穩健的獲利成長。

日期:2024-04-08

產業時事

核電最便宜就該繼續用?美國擁最多核電機組、業者卻常瀕臨破產!沒經濟規模,小型核電廠比大型更貴

4月起平均電價確定調漲11%,在略早前台電公司指因國際化石能源價格高漲,導致這兩年營運嚴重虧損,因此申請中央政府補助與調漲電價解決困境。擁核人士則認為台電虧損源於蔡政府的廢核政策,在立法院擁有多數席次的國民黨委員倡議核二、三延役,醞釀修改《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廢除延役應於執照有效期屆滿5年前提出的申請期限;因為他們認定核電最便宜,該繼續用。

日期:2024-04-01

產業時事

民企撐不住大裁員,外資缺乏信心,2原因顯示:中國經濟恐比日本失落30年更嚴峻!

美國華爾街、矽谷的裁員潮漫延到中國。三年大疫就已經摧毀了一大票民營企業、嚇跑了許多外資,疫情解封之後經濟未見起色,民營的製造業如科技廠、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汽車廠從去年開始減員,金融業也撐不住了,投資圈也迎來嚴峻的大裁員時代。

日期:2024-03-28

投資理財

本益比低、殖利率高、新題材點火 兩萬點免驚 價值投資達人口袋名單出列

台股寫下歷史新高兩萬點,有人搶進、有人保守,但兩位價值型投資達人都表示,即使二萬點,仍有被低估、具價值的公司值得投資。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數位轉型的過程,轉型是重點,數位只是工具!陽明(2609)董座鄭貞茂:中小企業轉型要釐清2件事

陽明海運為臺灣的貨櫃三雄,現為全球第九大海運公司,在2022年迎來50週年。過去在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的狀況下,陽明海運受到不小震盪,但卻能在當中確立自己的戰略角色,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2020年鄭貞茂接任董事長後,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和永續經營的策略,在疫情期間也帶領陽明海運攀上高峰。隨著數位科技優化了內外部的服務,未來也將朝向「海洋科技運輸公司」的定位邁進,成為世界航運中重要的一環。

日期:2024-03-15

產業時事

逾千家廠商、七萬人次 直擊亞洲最大綠能展熱況 與地方共榮 日本光電發展擁兩大亮點

東京二○二四智慧能源周,展現日本綠能市場的蓬勃商機,而光電發展也走向新階段。朝向淨零轉型的路上,日本除了搶占新商機,更逐步實現與地方的共榮合作,值得台灣學習。

日期: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