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6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6
產業時事

國泰金台灣淨零推手 氣候變遷論壇攜1800家企業組織「說到做到」

氣候變遷對於全球的影響加劇,包括平均氣溫升高、融冰讓海平面升高等,日常生活中的變化,已讓人漸漸感受到氣候變遷將成為人類必須面對的巨大衝擊,時值此刻不容緩的時刻,除了政府公布的二○五○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外,更需要民間企業的大力配合,才有可能達成目標。

日期:2023-07-14

產業時事

「囤房稅」改全國歸戶、稅率最高4.8%明年起實施...實現居住正義346萬戶房屋稅反減輕!

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7/6)拍板通過新一波「健全房市措施」,其中以「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為政策主軸,「囤房稅」將從現行個別縣市歸戶改為「全國歸戶」,且將非自住住家稅率從1.5%至3.6%間調升至2%至4.8%間。財政部評估新制預計在2024年7月上路實施、2025年5月開始課稅,將有36萬戶因此增加稅負、346萬戶則反而減輕。此外,央行日前推出的自然人於六都、新竹縣市購置第二戶住宅貸款成數上限為7成新規,引發換屋族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考量到此族群換屋需求,近期會持續和銀行研議提出一套對銀行實務可行的方案,以解決這類換屋族群實際的資金需求。陳建仁表示,為能更周全地照顧住者需求,居住政策需因應市場狀況推動調整、滾動調整,請相關部會密切掌握市場發展,持續研議精進措施,以擴大對民眾照顧、落實居住正義,打造溫暖更堅韌的台灣。

日期:2023-07-07

投資理財

台南版「信義計畫區」地點浮出來!背後推手南科躍居科學園區老大「善化新市大熱區」

馨傳不動產智庫彙整三大科園學園營業額資料顯示,近年南部科學園區營業額快速攀升,今年截至4月底,南科累計營業額約4,585億元,超越竹科4,371億元、中科2,984億元,成為三大科學園區之首。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雖然南科比竹科更晚設立,但南科園區面積更大,進駐南科的產業多元,主要產業包括半導體、光電、精密機械、太陽能、生物科技等,總營業額終於贏過竹科。受到南科蓬勃發展的帶動,台南成為今年七都中預售屋買氣相對活絡的地區,成交量不減反增,房價更具支撐。

日期:2023-07-06

產業時事

產官學齊思台灣前景 科技、永續是關鍵字 迎戰淨零 賴清德:不會讓中小企業落單

在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新興科技和AI應用的進步推動了產業革命,同時碳定價和永續發展的浪潮席捲而來。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該如何應對?

日期:2023-07-05

產業時事

投資創投要當作是投資國家的未來,投資新創則是投資國家的動力

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所舉辦的「2023台灣投資博覽會」日前盛大登場,益鼎創投董事長邱德成看過創投產業的榮景,也經歷過2000年取消對創投產業投資抵減後,整個創投產業投資動能不足的低谷期,在2020年當選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第八屆理事長後,邱德成對台灣的創投產業與新創發展,有更深刻的觀察與目標。

日期:2023-06-29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從生產驅動走向創新驅動!賴清德:邁向淨零轉型「不會讓中小企業落單」

《今周刊》第6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周四(6月29日)進入第2天的議程,這場以「科技.永續解密新局」為主題的峰會,邀請到副總統賴清德前來致詞。賴清德在致詞時除了重申台灣2050年的淨零目標,也宣示會兼顧經濟正義,「不會讓中小企業落單」。

日期:2023-06-29

投資理財

不等20年後退役終身俸,他24歲存第1桶金離開安穩軍公教去創業:人可以窮一下子,不要窮一輩子

覺得理財不容易的人,常常是認為根本沒錢可理,或因為沒有方向,不知如何分配自己的錢,甚至覺得規劃很麻煩,不想花時間傷腦筋。本文作者謝劍平提供簡單易懂的原則讓大家很容易做到、做正確,並解答現今年輕人不可輕忽、也不能不知的財務規劃觀念,掌握邁向富裕人生的關鍵入場券。

日期:2023-06-26

投資理財

股票營業員年薪千萬,為何會買不起房只能租屋?3案例:高支出的「高薪族」根本談不上財務自由

用自己不了解的方式理財,是標準的賭博,運氣好或許能嚐到一些甜頭,運氣不好的時候會讓自己財務崩盤。

日期:2023-06-16

產業時事

中小企業淨零意識高達9成,綠色運輸轉型勢在必行! IPCC:電動車減碳潛力大,6成台灣企業觀望中

《今周刊》與中華汽車合作綠色運輸轉型調查,針對台灣中小企業在迎接淨零時代之下,運輸減碳的策略布局,並於週三(6/14)舉辦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本次調查主要發現,超過9成的中小企業已意識到未來將面對運輸碳中和的挑戰,並有5成以上企業認為綠色運輸具有急迫性,尤其是已被客戶要求碳盤查的企業更進一步要求、建議或提醒供應商將運具改換為電動車,但透過問卷了解,仍有6成企業在觀望中,並普遍認為價格是轉型阻力。根據IPCC 2019報告,運輸排放占全球年碳排的14%,並且持續增加中,而其中72%運輸排放源來自於陸運交通工具;IPCC 2023報告另指出,由低排放電力驅動的電動車,具有陸運交通減排的最大潛力,因此,從運輸著手減碳已是企業實踐淨零的必修項目。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電動車價格成本拖累轉型速度,但若有解方,如電池改租用、降低入手與使用成本,企業汰換意願則明顯提升!

日期:2023-06-14

產業時事

台灣投資博覽會/賴清德:願所有千里馬找到伯樂!龔明鑫:國發基金預算若用盡,將再提至100億

2023台灣投資博覽會周一(6/12)登場,以馬拉松式精選海內外台灣新創,精選海內外台灣新創共同展出前瞻技術並進行全天馬拉松,展出產業屬性包含資通訊軟硬體、機電機械、生技醫療、綠能環保、科技農漁、食品製造等,企業階段別亦橫跨早期初創事業至即將上市櫃走向公開市場等公司。副總統賴清德出席時表示,他代表總統蔡英文恭賀博覽會圓滿成功,祝福所有千里馬都能找到伯樂,所有伯樂也能找到千里馬,期盼未來藉由創新創投驅動經濟成長,運用年輕人的創意,打造國家的希望工程,讓國際社會肯定台灣成就。

日期: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