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95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4
產業時事

國軍頻傳掉槍,邱國正才震怒!警查槍械驚見「這步槍」:以為只是改造槍炮,沒想到挖出核彈級的料

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二總隊與桃園市龜山分局查緝非法槍枝,今天在龜山一處民宅逮捕年約60歲的羅姓男子,同時起出一把印有「中華民國造」的T65K2步槍及大批彈藥,由於國軍日前才發生掉槍案,因此本案引起軍警高度重視,目前正釐清槍彈來源和用途。

日期:2023-03-23

投資理財

從航太到紡織 概念包山包海 股價搭火箭衝太遠 賺國防題材要盯基本面

經過戰爭、預算增加的一番熱炒,國防題材成為今年帶著軍工股價往上衝的火箭。雖然題材依舊熾熱,但是部分公司股價已經脫離基本面,投資人該如何參與軍工股熱潮?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它做出第一個固態超高頻微波功率放大器 反飛彈系統最強準星 全訊自信攔截零失誤

全訊與中科院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個取代行波管的固態超高頻微波功率放大器,如今中科院自製飛彈天弓、天劍、雄風都搭載全訊的產品,堪稱是台灣最純軍工股。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各國備戰 相關銷售五年增30% 揭軍工一○○強神祕面紗 誰是最大軍火商?

軍火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產業,因為地緣政治對決升高而爆發為「成長股」,美、歐、中的軍火巨頭各有什麼特色? 讓我們來揭開它們神祕的面紗。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美國出兵救台灣「有心乏力」? 前藍營國安高官如是說 AIT前高層則提出四個觀察點

曾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的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認為,目前美國對於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方向是「鬥」+「拖」,不論是川普政府或拜登政府對中國都是鷹派政策。問題是,若中共武力犯台,現階段美國軍力不足以及時援台,會讓北京有時間對台灣造成「既成事實」。蘇起也認為,從諸多因素來看,美國想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可以說「有心乏力」,因此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這次將在加州會見總統蔡英文,而非如2022年傳出的他訪問台灣,就是因為美國不想「在軍事上與中國攤牌」。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永遠的部隊長」鍾逸人辭世,享嵩壽103歲…228率眾抵抗,被捕時曾喊: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在228事件中帶領民軍對抗威權政府的二七部隊長、知名作家鍾逸人於周日(3/19)與世長辭,享嵩壽103歲,據了解,鍾逸人1月14日因肺積水住進醫院,加上心臟衰竭,住進中國附醫,很快惡化為急救,1月16日住進加護病房,周日晚間病逝,家人皆隨侍在側。

日期:2023-03-20

產業時事

全球瞭望》美歐搶救銀行大作戰 衝擊Fed利率步調?習近平訪俄 洞悉中國背後的三個算盤

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即將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在美歐銀行業爆發危機後,投資人高度關注利率步調會否受影響?美歐搶救銀行的行動能否挽回投資人信心,進而穩住銀行股及大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本周訪問俄羅斯,外界再度關注北京在烏克蘭戰爭中的角色與態度。

日期:2023-03-19

產業時事

金門二膽島上兵傳話「不想回台」 代價恐用軍事機密交換! 馮世寬怒:不回來就算了,他能幹什麼

金門二膽島陳嘉壎上兵游到中國,被當地海警撈起,據立委轉述,人在中國目前「吃好、睡好、非常好」的他向外透露不想回台灣的意願,外界擔心陳姓上兵若想留在中國,恐怕會拿台灣軍事機密作為代價交換。對此,退輔會主委馮世寬3/16表示,這不過是象徵性叛逃或游泳游錯方向「他懂什麼?他能幹什麼?」,但是一個連自己父母都可以不要的人,他震怒回嗆「不回來就算了」!

日期:2023-03-16

產業時事

金門二膽島上兵能順利遣返回台?中國反常「靜悄悄」...我軍2天後發布通緝令 敏感前線小島同袍完了

金門二膽島3/9驚傳一名陳姓上兵失蹤,不料一日後卻傳出該名失蹤上兵,疑似因為在外欠下大筆債務無力償還,竟穿著救生衣試圖游到中國,中途因體力不支而被中國海警救起。但詭異的是,這次中方並未針對陳員做出任何的行動或消息,海巡署目前已透過機制與中方聯繫,盼將陳員遣返回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3/13證實,人確實就在中國,而我軍也依程序3/10發布離營通知,3/15若陳員未歸就會發布通緝令。令外界好奇的是,這名上兵的救生衣從哪來?軍方強調,營中救生衣一件未少,那麼陳員身上的救生衣,也成為諸多須查證的重點之一。不過士兵擅自「離營」到對岸事情非同小可,網友們也好奇,同袍和連長是否也跟著被罰?

日期:2023-03-13

產業時事

台灣130公里海峽屏障,也成外援障礙…以俄烏戰場為鑑!壓制解放軍登陸,我方最需這2款重武器

烏克蘭對俄抗戰已逾一年,西方國家支援的主力戰車正進行整備訓練,將陸續開赴烏東戰場。在這場不對稱戰爭中,烏克蘭以寡擊眾、以弱勝強的戰績,對於面對對岸軍力強大的台灣,有值得借鏡之處。

日期: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