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0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史上最大投資抵減方案!「台版晶片法」拍板,購置設備金額「無上限」…台積電、聯發科都適用

行政院會通過經濟部研擬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台版晶片法),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投資前瞻創新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得適用新租稅優惠。相關抵減優惠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是史上最大企業研發投資抵減方案。經濟部表示,將會積極和立院溝通、早日完成修法,盼能明年元旦上路。經濟部在臉書上也寫到,台灣不只領先,還要繼續保持領先。台灣半導體是世界經濟關鍵,當全球重視半導體產業,紛紛提出不同獎勵時,行政團隊也跨部會協商,針對國際關鍵的戰略產業,提出鼓勵企業持續研發、購置先進設備的誘因。在總統蔡英文、院長蘇貞昌的支持下,今天行政院正式通過產業創新條例10-2的修正案,提高研發抵減的比例,讓在國際供應鏈中佔有關鍵地位的產業,加大研發力道,持續保持領先。行政部門也持續以最高效率,協助國際產業落地投資,以最近ASML宣布的在台最大投資案為例,副院長沈榮津協調經濟部、財政部、交通部、環保署等跨部會合作,從用地取得到園區進駐,甚至是開發土方後續到台北港填海造地,每一個細節都協助處理,讓投資不僅如期,更要加速。不管是持續鼓勵產業創新,或是重點外資投資台灣,在在顯示台灣在國際產業的關鍵能力,也讓所謂「去台化」的炒作不攻自破。

日期:2022-11-17

產業時事

推動創新永續有成 李謀偉獲選工研院第十一屆新任院士

「十幾年前,李長榮就開始轉型,如今以琥珀酸製成的可分解塑膠,已漸漸成為世界主流,世界有名的品牌已經陸續開始導入。」站在工研院講台上,李長榮化工集團總裁李謀偉說著公司近年在推動永續、再生材料的成果,而正是這樣的努力和成績,讓他獲選為工研院第十一屆新任院士。工研院今天舉辦第十一屆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五位新科院士分別為怡和創投集團董事長王伯元、長興材料董事暨資深顧問蕭慈飛、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總統蔡英文、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等也都出席授證典禮。

日期:2022-11-11

產業時事

我的連線,上太空

5G通訊逐步實現智慧生活,但地面通訊受限地形、地貌,仍有40%地區難被訊號覆蓋。低軌衛星居高臨下,補地面通訊之不足,連線上太空,訊號無死角、萬物聯網的美麗新世界即將來臨!

日期:2022-10-20

產業時事

接軌國際六大永續準則,鄧白氏協助提升企業韌性,用數據落實ESG

1992年進入台灣市場,鄧白氏陪伴企業走過產業升級、轉型的黃金三十年,協助企業啟動ESG轉型提升韌性,將是下一個三十年的使命和目標。

日期:2022-10-06

產業時事

大師專訪》強美元底氣、最易出事國、英鎊劇本全面解析 美前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美元黃金年代要結束還早!

「在可預見的未來,甚至數年內,美元很大可能會持續保持強勢,還有進一步升值的空間……。」說話的是獨立智庫Thematic Markets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巴特(Marvin Barth)。

日期:2022-09-28

產業時事

精誠集團以ESG科技 助企業永續發展加速實現低碳轉型

極端氣候引發企業經營危機,瞄準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ESG成為企業營運顯學。精誠集團以逾50項綠色科技及3大具體做法,協助企業實現低碳轉型。

日期:2022-09-21

產業時事

新能源國際論壇》2個台北大的日本島嶼 ,如何把閒置土地變太陽能發電所、綠能占比達6成?

今年8月22日12點24分,台灣太陽光電發電首次達到555萬瓩,占當下負載約15%,接近當時核能機組總發電量的2倍,超越大潭、興達、台中電廠等火力電廠的整廠裝置容量,顯示2016年以來,政府推動再生能源轉型,已見成效。

日期:2022-09-12

產業時事

SDGs卓越城市論壇》高雄減碳量「減掉一個台北市」!副市長羅達生:淨零碳排是國際競爭力問題

「高雄是一個工業的都市,在淨零碳排方面非常重要,氣候變遷嚴峻的考驗,讓淨零碳排議題變成趨勢,這不僅只是環保問題,而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問題。」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今(10)日出席《今周刊》主辦的「2022 SDGs卓越城市論壇」時,將這段話做為前言。

日期:2022-08-10

產業時事

美版碳關稅2024年搶先歐盟上路,日本、南韓、中國將跟進 業界觀察:台灣產業面臨極大壓力

編按:美國宣布將加入徵收碳稅行列,時程將比歐盟早,預計2024年上路。屆時,美國本土生產的產品,以及進口產品,碳含量低於基準線無需繳稅,但若碳含量超過基準線,超出部分徵收每噸55美元(約1650元新台幣)碳稅。根據DIGITIMES報導,美國在2024~2025年會適用上述能源密集型的原始產品,自2026年起,產品範圍往下游延伸。意即進口的加工產品中,含有碳稅課徵對象原始產品一定標準的碳含量,也要被徵收碳費,而且碳含量標準會階段性減少。台灣以外銷為重的工具機產業,若出口一台機床,其中的鋼鐵含碳量達到標準,就要繳納碳稅。業界觀察,從歐盟和美國針對碳排實施更強硬的措施,包括南韓、中國、日本等也會「跟隨潮流」加入徵收碳稅行列,以避免自家產業遭受不公平競爭。同時,專家示警,台灣製造業是以出口為導向,在國際供應鏈上有重要角色,國際市場規則怎麼走,就必須跟進,避免被全球市場排除在外。

日期:2022-08-02

產業時事

「2022移動式衛星通訊國際供應鏈結線上論壇」即將登場 國際大廠齊聚 低軌衛星最新商機大揭密

全球低軌衛星產業快速成長,移動式通訊(COTM,Communication-On-The-Move)將是低軌衛星的關鍵應用服務,有助於推動車聯網、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產業發展,市場商機潛力無窮。在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下,由工研院舉辦的「2022移動式衛星通訊國際供應鏈結線上論壇」即將於7/22(五)登場,邀請多家國際知名大廠,包括美國航太衛星系統整合大廠Aerkomm、知名海事衛星寬頻服務商Speedcast、歐洲最大衛星製造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以及臺灣已打入國際衛星供應鏈之芳興科技、隴華電子等企業,分享國際間低軌衛星移動式通訊產業的最新動態與商機。

日期: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