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36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陳吉仲造訪《部長講堂》 談臺灣國際農業合作交流現況

臺灣位於亞熱帶,四季溫暖潮濕,適合發展作物生產,因此也有「水果王國」的美譽。臺灣的熱帶農業技術在國際上首屈一指,技術、研發、資材及設備等皆是臺灣的農業優勢。農委會主任委員陳吉仲日前造訪僑務委員會直播單元《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第五集,與全球僑胞暢談「臺灣國際農業合作交流現況」,深入剖析拓展農產品外銷、推動智慧農業等前瞻計畫。

日期:2022-08-30

職場生活

柬埔寨錢好賺、當客服月入9萬?想證明自己有本事出國工作,沒搞懂「3個常識」代表你太天真

近期台灣人受高薪廣告引誘,赴柬埔寨「上班」、「淘金」,卻慘遭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對此,職場專家直言,很多人都希望出國工作,但某些「海外高薪職缺」,只要用常識判斷,就能察覺有異,呼籲打算赴海外就業的求職者,應循正規管道,而非靠來路不明的「朋友」介紹職缺。

日期:2022-08-16

投資理財

中國軍演成常態,靠台積電當護國神山還不夠!只要台股「做到這件事」,就可增加避戰籌碼

就在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式訪台之後,中國立刻宣布禁止100多項台灣食品進口,而且自8月4日起,連續三天在台灣周邊的六個區域展開軍事演習。

日期:2022-08-15

產業時事

SDGs卓越城市論壇》縣市互學共好、借鏡國際經驗事半功倍!「與民同行許台灣新未來」

今周刊連續3年舉辦永續城市大調查,以聯合國2015年頒布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選出落實SDGs最強城市,並邀請桃園市、高雄市、花蓮縣、金門縣4個歷年常勝軍縣市首長代表出席「2022SDGs卓越城市論壇」,分享推動城市永續轉型成果,透過縣市互學共好,攜手為台灣齊心努力,許諾永續新未來。SDGs成為城市新顯學,不僅關乎全民福祉,更是推動經濟共榮、社會共好、環境共美的社會新願景,而城市則是落實SDGs的最佳場域。

日期:2022-08-10

產業時事

SDGs卓越城市論壇》高雄減碳量「減掉一個台北市」!副市長羅達生:淨零碳排是國際競爭力問題

「高雄是一個工業的都市,在淨零碳排方面非常重要,氣候變遷嚴峻的考驗,讓淨零碳排議題變成趨勢,這不僅只是環保問題,而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問題。」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今(10)日出席《今周刊》主辦的「2022 SDGs卓越城市論壇」時,將這段話做為前言。

日期:2022-08-10

投資理財

熊市免驚!一年後平均漲一成 危機入市選優質龍頭企業就對了

籠罩在高通膨、經濟成長放緩等利空陰霾,全球股市自高點修正20%,技術面進入熊市,許多投資人不禁大喊「我不玩了,把錢還我!」的確大家面對下跌都會恐懼,原因在於虧損與未知,但現在真的是停損出場的時機嗎?從歷史經驗來看可能並非如此,不變的真理是,唯有在熊市中堅持不放棄的投資人,最終才有機會迎來回漲的曙光。

日期:2022-08-09

產業時事

氣候變遷進入緊急狀態!2050年再生能源比重逾50%...台灣發展離岸風電「開創新綠金時代」

隨著全球綠色意識抬國,各國對再生能源都加大力度尋求轉型發展的機會,台灣也不例外。今年3月國發會公布「2050 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預期未來在2050年時,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超過60%。在再生能源領域中,台灣因為有多個全球公認的絕佳風場,特別適合大力發展離岸風電,因此2035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達20.5GW為目標,未來可望為台灣開創新綠金時代。

日期:2022-08-01

產業時事

綠電搶手 這回不須政府保證收購 開發商敢零元投標 離岸風電兩兆商機新熱潮

離岸風電啟動第三階段,開發商參與盛況空前,代表風電發展可以不用仰賴政府躉購,進入自由競價時代,也終於出現本土開發商,國產化大有推進。不久的將來,台灣西部沿海將遍布風機,最後會由哪六個案場中選?結果將在九月底揭曉!

日期:2022-07-27

產業時事

專家解析》入股紫光能加分,但談不上如虎添翼!「最懂鴻海分析師」楊應超:拚成長,跨界併購是必要選擇

「入股紫光的確對鴻海有加分機會,但還談不上是『如虎添翼』的天大利多。」科克蘭資本董事長及異康集團首席顧問楊應超分析,畢竟紫光在中國僅是二線半導體廠商,尤其在歷經破產重整後,財務結構是否健全、競爭力能否改善等,都還是個未知數,「但比起其他電子五哥,鴻海願意跨領域收購、試圖改善集團獲利成長僵局,在策略上,還是勇氣可嘉的。」

日期:2022-07-20

產業時事

疫情海嘯一度打趴這5大產業!他們靠韌性、轉型拼命挺住:「蟄伏就等這一刻再起」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已達「全球大流行」(pandemic)程度。當時,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大規模傳染病,國發會立即針對台灣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提出評估報告。該報告強調,在各國為防堵病毒,紛紛祭出旅遊禁令,以及疫情造成的恐懼情緒影響下,將衝擊民眾消費信心和內需表現,包括零售、餐飲、運輸、觀光旅遊等產業,都會受到波及。

日期: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