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26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9
產業時事

從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針對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

日期:2021-05-31

產業時事

《台灣蘋果日報》宣布5/18紙本停刊 給讀者的一封信:持續虧損忍痛決定

《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將在5/18(二)起紙本停刊,5/17(一)為最後一次出刊,《蘋果日報》工會也貼出訊息指出,目前801名員工將資遣326人,未來將由執行長吳玉愛接下《蘋果新聞網》運作責任。《蘋果新聞網》於下午5時左右推播告知讀者,全文如下:

日期:2021-05-14

產業時事

「一開始就說謊,人民就不再信任你」 松山之亂暴露了警界什麼扭曲生態?

自家派出所被人闖入破壞,理應維護治安的警方,第1時間的反應竟是試圖隱匿真相,這起荒腔走板的「松山之亂」,點出警界目前亟需擺脫的沉痾陋習。

日期:2021-05-12

產業時事

「內政部沒溝通利弊得失 態度太粗暴了!」 為何7成專家反對換數位身分證?

標榜能讓民眾享受便利服務、接軌國際潮流的晶片身分證,因無法化解資安疑慮,在試辦前夕狼狽喊卡。其實,台灣民意拒絕的,並非身分識別數位化,而是政府不願耐心溝通的草率態度。

日期:2021-01-06

產業時事

萊豬亂象!中央地方不同調 化解僵局只能靠「釋憲」?

2020年耶誕夜當天,立法院表決同意備查9項行政命令,完成2021年元旦開放萊豬的前置作業,但地方政府也祭出「萊劑零檢出」的《自治條例》反制。萊豬亂象,恐須釋憲才得以畫下句點。

日期:2020-12-30

財經時事

社宅租金過高!自償率100%導致 柯文哲:請中央制定全國統一的標準

北市明倫社會住宅三房型的月租金破四萬,引發外界批評,認為是否有租金過高的疑慮;但除此之外,近日也有議員爆料,木柵的社會住宅三房型的價格也來到40200元、中南社宅的租金,皆比以往來得高。外界認為,原因出在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下令,社宅的自償率需達到100%(租金要能負擔建設費),讓社宅能完全「自給自足」,才導致今年社宅的租金比過往都還要高。

日期:2020-12-07

財經時事

痛失大同百年經營權 70歲林郭文艷:我要學當市場派

對小股東而言,歷經多次革命,大同帝國百年林家王朝終被推翻,似乎是一場勝利;但是各有盤算的新經營團隊,是否真能合作,才是擦亮大同招牌的關鍵。

日期:2020-10-29

產業時事

川普狂插話、拜登嗆「你是美國史上最糟總統!」 美大選首次辯論5議題激烈交鋒!吵到主持人都「凍未條」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首次辯論,於台灣時間今(30)日上午9點登場,現任總統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針對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新冠肺炎疫情、經濟情勢等多項議題,進行激辯;過程中,川普頻頻插話,打斷拜登發言,拜登也不甘示弱,要川普閉嘴,還嗆他是「美國史上最糟總統」。

日期:2020-09-30

產業時事

兵不夠,買再多武器也沒有用!台海軍事挑釁頻傳,政府首該檢討現行「當4個月兵」制度

近來因為中美軍事瀕臨衝突邊緣,加上香港情勢急劇變化以及台灣民心逐漸與中國疏離,中國在經濟、內政及疫情的多重壓力下,持續在台海有軍事挑釁行動以尋找壓力出口。

日期:2020-08-31

投資理財

每一任執政者的考驗:打擊囤房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根據外電報導,南韓政府為抑制房價飆漲,日前宣布將針對擁有多處房產的有錢人課較高的房產稅。反觀國內對於要不要對多屋族課囤房稅,則還在爭論不休,令不少民眾十分感慨,紛紛在網路上留言「好想贏韓國喔」,同樣面對高房價及投機炒作,為什麼南韓政府敢祭出重磅打房,但台灣卻不能呢?

日期: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