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23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光靠儲蓄哪能支應退休生活!月投資1.5萬的2個退休金準備啟示: 理財是個人的,最怕你死抄答案

投資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可以投入多少?」和「整體的理財目標是什麼?」● 光靠儲蓄,不可能支應退休生活;● 光靠儲蓄,不可能財富自由;● 光靠儲蓄,不可能達到長久的經濟穩定和保障。這是因為儲蓄靠的是用人生的時間交換金錢─我們稱為主動收入─當我們只靠主動收入這個方式來賺錢的話,那麼存款的數目註定有所侷限。

日期:2024-01-17

投資理財

看到大戶同事當沖我就買,被父親勸「跟車太緊會翻車!」進券商當營業員後,我才領悟什麼叫「盤感」

股票當沖的風險大、獲利快速,短短4個半小時就能決勝負,但卻只有極少數的人能真正成功獲得高報酬。

日期:2024-01-05

產業時事

政見會/侯友宜提治安3箭「騙越多關越久」,批台灣成詐騙島:如何安心將國家交給民進黨

總統候選人第二場政見發表會登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首輪發言鎖定詐騙。侯友宜表示,台灣人民每天生活都要面對詐騙,民調顯示有九成民眾,曾接過詐騙訊息、電話。在民進黨執政之下,台灣成為「詐騙之島」,這是台灣之恥,民進黨立委更和詐騙集團「勾勾纏」,如何安心將國家交給民進黨?

日期:2023-12-26

產業時事

台灣只剩下台積電跟半導體?童子賢談產業創新:若服務業走不出去 年輕人薪資很快就會到天花板!

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周四(12月21日)表示,台灣能夠揚名國際的產業,不應該只有半導體及資通訊等科技業,也不能只安於工具機或塑膠製品等傳產業的出口主力,應該要探索或培養更多有國際實力的服務業,例如生技醫療、文化創意及影視、金融服務業或百貨零售等。他指出,從愛爾蘭及芬蘭的歷史經驗來看,如果台灣在經濟發展或國際舞台上,過於依賴單一產業,若產業逆風來臨,整個國家經濟可能陷入五年、甚至長達十年的危機。童子賢強調,若觀察發達國家的狀況,服務業產值多半超過工業(製造業)產值,不僅美國如此,連中國也是如此。他也警告,若台灣的服務業無法走出台灣,「我保證,台灣年輕人的所得,很快就會看到天花板,上不去!」

日期:2023-12-21

職場生活

第二屆尤努斯扎根營延續感動 報名即將截止

今年初台灣尤努斯基金會首辦尤努斯扎根營,近50名大專院校的青年學子共同於山林環繞中學習社會創新提案,並且以格萊珉模式創業解決社會問題,延續首屆尤努斯扎根營的感動,基金會將於2024年寒假1月26日至28日舉辦第二屆尤努斯扎根營,廣邀18-28歲關注社會行動與永續的莘莘學子,一起在東勢林場創造社會共好的行動。

日期:2023-12-07

職場生活

月薪3萬牙醫助理翻身「直播帶貨王」!靠4款手機殼出道、素顏賣美妝...Miya人妻妹紙「年撈千萬」致富秘訣

編按:超人氣直播主Miya,是台灣直播業界的佼佼者,每場直播營業額破千萬,然而5年前的她,卻和老公經歷了一番煎熬又辛苦的創業過程。她捨棄穩定薪資的工作,從一個直播小白自己叫貨賣手機殼,到之後決定進入直播集團當小幫手,key單、回訊息、包貨樣樣來,在作息日夜顛倒又遇到廠商不看好的情況下,她也不斷反問自己:「要繼續堅持嗎?還是該離開放棄?找份穩定工作過平凡的生活?」這是一位直播主的成長經歷,也是給每個人在追求夢想途中的鼓舞之書。

日期:2023-12-07

投資理財

商界首富鋃鐺入獄應證「有錢人沒幾個有好下場」?2案例看窮人財富瓶頸:渴望致富卻不是真心愛錢

我從小長在母親身邊,跟著她一起做過很多賺錢的工作,夏天去學校門口賣冰棒,冬天到市集上賣木頭燒製成的炭,一大早就把一簍一簍的東西往市集裡背,晚上再把空簍背回家。每次到家後,母親就會從荷包裡掏出所有的錢撒在床上,我們倆一張一張撫平、疊在一起,數了又數,還互相核對對方手裡的數目……至今都忘不了數錢的欣喜。我和母親像大主管一樣分配和統籌著數錢任務,遊刃有餘中透著一股指點江山的豪氣。從小我就知道賺錢有多麼重要,家裡有一個會賺錢的媽媽是一件多麼讓人心安的事情。後來因為創辦社交平台,我接觸到了很多母親,她們不斷告訴我學東西就是為了能賺到錢、沒有錢的生活太難堪……我總是時不時為她們和她們的孩子擔心。

日期:2023-11-15

投資理財

她靠「無痛存錢法」27歲買房! 剪卡、脫離月光族,把衣服、包包…全換成房子

從大學時期開始存錢,理財購屋Youtuber冰蹦拉27歲在桃園青埔入手人生第一間房,她有計畫地買房,期間歷經3-4年北中南四處看房,詳細記錄買房每個階段所需花費,搭配建案地點、建商品牌等資訊,將看房融入生活,一步步完成買房夢想。她強烈建議:「自己想住的房子,愈早開始愈好!」

日期:2023-11-02

產業時事

軍醫退伍後,他棄公職鐵飯碗選擇創業...童瑞龍:童綜合最早的創院地址,原是大哥退伍前買來自住的家

「童醫師,台一線清水彎道發生車禍,我把受傷的人載來了,你趕快看看,」一位計程車司機身上沾著未乾的血漬,口中不斷嚷著,神色緊張地直接衝進童醫院。聽見動靜,穿著白袍的童醫院院長童瑞欽立即起身,馬上帶著護理師與助理跟隨計程車司機衝出門外,大家合力將受傷嚴重的病人抬進診間,準備開刀治療。這是70年代初期,台中沙鹿童醫院經常出現的景況。50年前,那裡還是醫療資源不足 的地方,沒有救護車、沒有推床,因此, 當中部海線民眾發生意外時,為了爭取搶救時間,傷患都是由計程車司機直接送到醫院。「傷患必須包紮、固定好才能移動,這是現在才有的緊急處置觀念,當時大家都不懂,」剛退伍就到台中沙鹿童醫院,幫大哥童瑞欽處理行政庶務工作的童綜合副董事長童瑞龍,回憶起如今看來可能有些難以想像,卻又真實發生的故事。

日期: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