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86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40歲兒卡債滾到130萬,逼得他拿勞保退休金幫忙擦屁股!66歲運將嘆:銀行循環利率就是合法高利貸

前兩天搭到一台計程車,路邊隨手招的小黃,看著車內似乎有客人要下車,就等他們結帳吧!等著等著,怎麼一段時間還沒好?仔細一看才發現坐在副駕駛座的這位客人是個老人家,還拿著拐杖,動作相當的緩慢,於是也過去協助開門,還問這位老人家說要不要幫忙扶著?他講閩南語很乾脆說:「免啦!(不用)」

日期:2024-01-03

職場生活

一週天氣/跨年夜「越晚越冷」還飄雨,元旦下探12度!不想看霧茫茫101煙火,最佳觀賞處在這

和2023年說掰掰,即將迎來嶄新的2024年,不少人安排跨年活動、追曙光,針對跨年夜的天氣,中央氣象指出入夜後冷空氣強度將明顯增強,各地溫度逐漸下滑,預估各地溫度在17、18度附近,記得做好保暖措施。至於是否會下雨?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迎風面地區持續會有短暫陣雨,而施放跨年煙火的台北101大致為陰天,偶有短暫飄雨,西半部地區則是多雲為主,整體來說降雨預估不會太多。未來一週天氣,週三氣溫逐漸下降,入夜北台轉冷;週四至週五晨因「輻射冷卻」,各地早晚偏冷;週五白天起冷空氣減弱,氣溫逐日回升。

日期:2023-12-31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1230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2-30

職場生活

長榮航空推出期間限定「SKYTRAX五星級桃捷彩繪列車」 送您全球不限航點雙人來回機票大獎 共同迎接嶄新的2024年

長榮航空連續八年榮獲SKYTRAX五星級航空公司的榮耀,為感謝全球旅客的肯定,「長榮航空SKYTRAX五星級桃捷彩繪列車」自即日起感恩啟程,凡於列車行駛期間,捕捉長榮航空SKYTRAX五星級桃捷彩繪列車」的身影或與其拍照合影,將照片分享於長榮航空官方臉書粉絲團活動文內,並完成指定任務,除了長榮航空限定的LOGO商品要送給參加民眾外,還有機會獨得全球不限航點雙人經濟艙來回機票的夢幻大獎,一人獲獎、雙人同行,就讓出國旅遊開啟嶄新的2024年!活動詳情請參考長榮航空官方臉書粉絲團。

日期:2023-12-29

產業時事

二○二三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領航新紀元 「創新醫療.邁向國際」 細胞治療、人工智慧、奈米製藥解決方案發光

善用AI人工智慧、Nano奈米製藥與細胞治療,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宣布應用最高醫療與科技能量,帶來智能抗菌等等舉世最先進且完整的全套解決方案,大降敗血症風險、抗感染、治癌、新冠肺炎急救都有展露曙光的新解方。

日期:2023-12-28

職場生活

更值得的一年,從討論失敗開始

「年終是反思與成長的重要時刻,這時檢視、回顧失敗,可以更清晰地勾勒出我們的現狀,並且將失敗轉化為新一年的智慧,從變革與成長的心態出發,開始更值得的2024年。

日期:2023-12-27

產業時事

預測死亡時間、一生能賺多少錢…AI準確率竟高達78%!但背後潛藏哪些社會倫理問題?

隨著AI人工智慧日漸純熟,究竟已經進化到什麼樣的程度?除了繪圖、寫作、聊天⋯⋯丹麥一群科學家開發出一款演算法類似ChatGPT的AI模型「Life2vec」,據了解,它可以精準預測人類何時會離世,甚至能算出人的一生中能賺多少錢。研發出「Life2vec」的科學家指出,它的準確度高達78%,相當驚人。不過,這背後也潛藏著一些社會倫理問題。

日期:2023-12-26

職場生活

一週天氣/冷氣團繼續發威、聖誕節跌破10度!4縣市大雨「這天起」逐漸回暖...跨年天氣如何?

中央氣象署指出,週日(12/24)又有大陸冷氣團南下,強度有機會來到強烈冷氣團等級,天氣持續冷下去,尤其入夜後北台灣氣溫會降到12、13度,中南部也會降到13至15度,花東地區則有17、18度。氣象署也對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受到這波冷氣團影響,週日各地仍舊冷颼颼,預計週一(12/25)清晨是最冷時刻,各地低溫預估11至13度左右,平原空曠地區輻射冷卻效應明顯一點的話,有機會9至10度,預計週二(12/26)才會較明顯回溫。至於跨年、元旦天氣,氣象署指出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稍涼,北部、東半部有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天氣。

日期:2023-12-24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1223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2-23

產業時事

下一場全球經濟危機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